在医学的世界里,每一次小小的发现都可能为无数患者带来希望。最近,一项发表在《Open Heart》上的新研究引起了心血管领域的广泛关注。研究指出,主动脉瓣(AV)钙化评分或许能够成为预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患者是否需要永久性起搏器植入(PPMI)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
TAVR: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手术
TAVR,这个听起来有些拗口的医学术语,对于许多患有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来说,却是重获新生的希望。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它会导致心脏的血液无法顺畅地流向全身,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在过去,对于这类患者,传统的开胸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这种手术风险高、恢复时间长,对于一些高龄或身体状况不佳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TAVR应运而生。这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将人工瓣膜送入病变的主动脉瓣位置,从而恢复瓣膜的正常功能。它不仅创伤小,而且恢复快,为许多患者带来了福音。如今,TAVR已经成为75岁以上患者或处于高手术风险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
PPMI:TAVR后的“隐忧”
尽管TAVR为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手术后的一个问题却始终困扰着医生和患者——永久性起搏器植入(PPMI)。在TAVR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心脏传导系统的问题,需要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来维持心脏的正常跳动。根据研究数据,TAVR后需要PPMI的患者比例并不低,大约有16%的患者在术后30天内需要植入永久性起搏器。而且,PPMI不仅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身体负担,还会增加医疗成本和资源的消耗。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在于TAVR手术过程中,人工瓣膜的植入可能会对心脏的传导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主动脉瓣钙化严重时,这种影响可能会更加明显,从而增加了PPMI的风险。
主动脉瓣钙化评分:隐藏在数字背后的秘密
主动脉瓣钙化评分,这个听起来有些专业的术语,其实就像是一个“预言者”,能够提前告诉我们患者在TAVR术后是否更容易需要PPMI。钙化评分是通过CT扫描来评估主动脉瓣的钙化程度,它能够为医生提供一个量化的指标,帮助他们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2016年至2022年在单个机构接受治疗的700多名TAVR患者的数据。他们发现,需要PPMI的患者的AV钙化评分明显高于不需要PPMI的患者。这就像是一盏明灯,为医生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通过这个评分,医生们可以在手术前就对患者的风险进行初步评估,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男性患者:PPMI风险的“高危人群”
除了主动脉瓣钙化评分,研究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需要PPMI的患者更可能是男性。这可能与男性的生理结构和心脏传导系统的特性有关。此外,这些患者在治疗前也更可能出现1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这些因素就像是一个个隐藏的“地雷”,在手术后可能会被引爆,导致患者需要PPMI。
未来展望:更精准的医疗之路
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主动脉瓣钙化评分在TAVR术后PPMI风险评估中的潜力。通过更好地对PPMI进行分层,我们可以将患者引导至更短的护理路径,从而优化资源利用率。这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负担,还能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研究人员也指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一结果在更大样本和多中心研究中的可靠性。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研究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让医学的光芒照亮更多患者的心房。
Reference:
1. Thomas Barbe, Charles Fauvel, Thibaut Hemery, et al. Can aortic valve calcium score predict a need for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after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Open Heart. Jan. 10, 2025.
-END-
声明:本文转载于<我爱瓣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违规,请立即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