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取得一系列新成效,也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为此,需加快提升一体化国家战略科技体系和能力,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持续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中坚力量,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战略性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战略性资源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战略科技力量能力不断提升,战略科技任务取得重大突破,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不断完善战略性创新平台体系。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在建和投入运行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天眼”、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散裂中子源等一批设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不断提高开放共享水平。面向集成电路、生物育种、先进高分子材料和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创新研究院、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大中型企业融通创新,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移转化。
不断优化战略性资源空间布局。加快打造创新高地,初步形成“3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N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创新空间布局。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和南京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10位。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果丰硕,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在空间科学、物质科学、能源科学等领域建设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等技术长板不断做强。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绩斐然,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集中度、显示度不断提升,正在加速形成国内最大、国际领先的光子与微纳电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3大产业的创新高地建设进展迅速。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初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顺利起步,5G等领域的产业优势显现。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聚焦能源、信息、生命、环境等领域,加快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强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不断提升战略科技力量能力。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组织实施重点领域产学研用协同攻关,聚集培养高水平人才和创新团队。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加快优化重组,体系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强化。中国科学院着力抢占科技制高点,解决了一大批重大科技问题,突破了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一大批原创成果。“双一流”建设扎实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升。部分重点行业领域科技领军企业数量不断壮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24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我国有579家企业进入全球前2000家研发公司榜单,入榜企业数量稳居全球第二位。
推动重大战略科技任务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铁基超导材料、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光子纠缠等研究世界领先,中微子振荡、干细胞等研究取得原创性突破,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实现“技术造物”,“悟空”“墨子”“慧眼”“太极一号”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系列重要成果,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深地探测、载人深潜、国产航母等加快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系统掌握高铁建造成套技术,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移动通信、特高压输变电、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新型核电、杂交水稻等世界领先,生物育种、新药创制、绿色低碳技术助力粮食安全和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入融合。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激光制造、高性能装备等技术有力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迈向中高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先进储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面临新形势。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竞争加剧等一系列挑战。
总体来看,科技创新基础前沿发展态势可以用5个“新”来概括。一是新特点。科学研究聚焦人类未知领域,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在加速孕育革命性理论突破的同时,推动前沿技术集中涌现,引发链式变革。二是新范畴。基础研究从对自然物、自然界的观察、测量、分析,拓展到对人造物、人造世界的研究,技术科学领域不断扩展。基础前沿科学问题更多来源于全球共同挑战、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需求,需求驱动更加显著。科技创新更加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三是新范式。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成为继实验科学、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数据科学后的新科研范式,人工智能技术正全面渗透从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到问题发现、技术研发,再到成果转化、应用扩散的全过程,加速赋能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等科技创新各领域,助力科学家提出新假设、获得新发现、测试新理论、预测复杂行为,极大地提升了科研效率与创新能力。四是新模式。科技创新组织模式正发生深刻变迁,“有组织性”凸显。基础研究以科学目标为导向、以自由探索为发现规律的根本形式、以科学家为主导,同时,研究选题、研究过程、研究手段工具的有组织性以及不同研究主体的协调性、协同性增强。从实施主体看,要依托战略科技力量部署战略科技任务,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促进重大科技攻关与突破。五是新博弈。美国、欧盟等纷纷聚焦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空天海洋等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开展前瞻布局,不断激发新态势、塑造新格局、催生新赛道、创造新模式,标志着全球科技竞争进入新的“斯普特尼克时刻”,基础研究成为大国博弈新战场,抢占未来制高点趋于白热化。
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重点任务。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要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优化定位布局,进一步凸显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进一步发挥好科技的根本支撑作用,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科技体系和能力,提升整体效能。
一是完善现代化国家实验室体系。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国家实验室,重组优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现代化国家实验室体系。发挥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作用,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高效组织体系。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推动国家实验室与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紧密合作,形成开放共享的创新网络。
二是优化现代国家科研机构体系。根据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部署,优化科研机构布局,明确定位和任务。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用好绩效评价工具,引导科研机构坚守国家使命任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让科研机构布局随着国家需求、前沿学科领域的变化而不断优化。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交流,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创新格局。
三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优势学科,强化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形成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提升整体科研实力。统筹推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培养更多杰出创新人才。
四是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完善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世界一流企业等梯次培育路径。在企业全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给予研发资金、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创新服务等精准支持。建设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产业创新基地,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等一体化配置,加快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支持科技领军企业更好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等优势,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活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五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推进科技创新部门协同、央地协同,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的现代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结合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统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际 /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等各类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科学合理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引领形成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鼓励和规范发展各类创新连接组织、新型研发机构,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作用,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 end •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5年1月6日第5版
本期编辑:王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