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由增量变动累积而成,增量又在存量的基础上产生,两者互为条件、相互转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作为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之一。这一规律性认识不仅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揭示了经济活动更加高效运行的方向与路径。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既面临结构性问题,也承载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使命。一方面,存量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问题逐步显现。无论是沉淀的资产、闲置的土地,还是低效运营的资本,都使得经济活力难以充分释放。另一方面,增量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传统的投资驱动模式已难以为继,高质量的增量供给成为稀缺资源。因此,只有通过盘活存量激发潜能,才能腾挪空间,为增量的优化创造条件;而做优增量,又是推动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的关键路径。这二者既是破解当前经济困局的手段,更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存量代表着已形成的资源、资本、产业结构和社会基础,盘活存量的核心在于释放资源的潜能,提升现有要素的利用效率。首先,通过深化改革盘活资产存量。加快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存量资产的整合与重组,通过资产证券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使沉淀资源流动起来,释放新的经济动能。其次,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优化市场规则和产权制度,推动土地、资本、人力等要素自由流动,打破低效占用和资源错配现象,让资源配置更加公平高效。再次,推动低效领域的资源退出机制。通过“僵尸企业”清退、低效资产处置和企业兼并重组,清理存量中的冗余部分,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优质领域。最后,技术赋能是盘活存量的关键抓手。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提升存量资源的利用效率。
增量代表着新技术、新资源、新动能,做优增量的重点在于质量和结构。做优增量不是简单的资源资本积累,而是一种深刻的经济结构性调整,是一场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经济革命。创新驱动是做优增量的核心动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是关键。通过提升研发投入强度、完善创新体系,推动更多核心技术的突破,使增量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其中,优化投资方向是抓手,强化精准化投向和绿色化导向。投资应向关键领域集中,包括高端制造、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产业方向,避免“大水漫灌”的粗放式投入,而增量资源配置也必须符合“双碳”目标。同时,健全政策支持体系是保障。通过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措施,为新经济产业和初创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增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看似是两个独立的命题,实际上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存量的盘活是做优增量的前提条件。如果存量资源长期沉淀,资源占用空间难以腾挪,增量资源的优化将面临瓶颈。通过盘活存量,不仅可以释放经济发展的潜力,也为增量投入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条件。做优增量又是盘活存量的动力所在。优质的增量供给能够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反过来推动存量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而实现资源效率的全面提升。二者互为因果、互为支撑,形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双轮驱动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共同构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整体。善于做优增量、盘活存量,要求我们坚持系统思维,从全局和长远的视角推动存量与增量的协调发展。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做优增量、盘活存量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我们必须增强系统谋划的能力,通过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既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end •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5年1月10日第1版
本期编辑:翟月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