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相篇》第十集

文摘   2025-01-15 07:01   山东  

心相篇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心相篇》


轻口出违言,寿元短折;

  忘恩思小怨,科第难成。

     

     “违言”佛家称为“口业”,违者与心性相违也。

     

     “违言”有几类:

     一是违心之言,心口不一致,说一套做一套;

     二是违情之言,讲话不合情理、伤感情、伤和气,令人寒心。

     三是违理之言,强词夺理,无理搅三分,像煮熟的鸭子肉烂嘴不烂;

     四是违实之言,捏造事实,指鹿为马,无中生有。

    

     违言的果报最轻的是伤自己的福德,贫穷下贱;其次,折损自己的寿命,短命早天;最重的殃及子孙,得无嗣的果报。


     “轻口出违言,寿元短折”,是动辄就讲一些不合情理、伤感情、伤和气的话,这是中级口业,最易折损自己的寿命,再发展下去,就要秧及子孙了,例如古代的讼棍,现代的缺德律师,很少有好儿孙的。



              

     

     《心相篇》中提及的,因口业而折损性命的警句有五条之多,如说话:“ 尖酸刻薄,贫穷而损寿元”;“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 ;“出薄言,短折亡身”;“多言好胜必伤身”…等。

     

     为什么口业会与短命联系在一起呢?因为没有口德的人。性中无和气,有损生机。

     

     人之生靠的是和气,和气是生机。天地一日不可无和气,人不可以一日无喜神。天地和才能生万物,家和才能万事兴,夫妻和才能生贵子,心平气和才能有身体健康,所以天之和叫太和,地之和叫中和,人之和叫保和


     保住自己的和气,天地之和气才能守住,天地人三才和气贯通一气,福禄寿才能长久。


     性中无和气、缺乏生机,不但折寿,还会伤自己的性德,折损自己的福报,贫穷下贱。


     俗话讲“穷横”,越穷越横。君子则“讷于言而敏于行”,处处惜福积德和气能生万物,所以安康富贵,故《易经》有言“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忘恩思小怨 ”是忘恩负义的一种形式,这种人总以别人的帮助都是应该的,别人对他的好处记不住,有一点不满意的地方却念念不忘。这在过去的科举时代,是读书人大忌。



     《阴骘文》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忘恩思小怨的人,参加科考,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正在他兴奋得意之时,没留神把墨汁撒到卷子上。古代科举考试,不仅仅是考文章学问,也要看文章结构、布局和书法,这反映一个人驾驭知识的综合能力。对试卷的要求,卷面要干净,不能脏卷。他把墨汁撒到卷子上,当然完了,考不上了。为什么不小心呢?责任不在他,是鬼神在暗中捉弄他,让他考不成。



     因此,学做人首先要学宽厚待人,所谓“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更何况别人还曾对我有恩,我更应该知恩图报,这是最起码的做人之道。


 

     古人教育小孩子要“恩欲报,怨欲忘”,最起码的也要做到“抱怨短,报恩长 ”(《弟子规》)




     我们读书人更宜忠厚,最忌讳忘恩负义,俗语说“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不可不为戒。


     这期的内容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明天再见。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点击下方小程序

和我们一起【守护心脏 挽救生命】❤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让致命的五分钟变成救命的五分钟



福慧公益
福至心田,慧泽人间。欢迎加入到福慧公益事业的大家庭,让我们共同发菩提心,慈悲利他,为世界献出一份温暖关爱。 账号主体:青岛福慧公益慈善服务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