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心相篇》
重富欺贫,焉可托妻寄子;
敬老慈幼,必然裕后光前。
“托妻寄子”是一个人在危难当头之时,对肝胆相照的朋友重任信托。他相信一旦自己赴难,朋友会照顾好他的妻子、儿女。
明朝初年有一出戏,名字就叫“ 托妻寄子”。什么人可以托妻寄子?是一言九鼎的大丈夫、是君子。
君子将信义二字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做到,所谓“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所以古代帝王才屡有“托孤”之举。
受人信托,照顾朋友的后代,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可不是脑袋一热辛苦几天,而是要无怨无悔地奉献几十年。谁能做到?恐怕做不了多久就烦了。再者,不把你老婆霸占过来,已经算对得起你了。
历史上享“ 托妻 ”盛名的是关羽,“寄子”美德的是诸葛亮。
徐州战败之后,刘备、张飞突出重围,关羽保着两位皇嫂,被围困土山。不得已,关羽“降汉不降曹”。到了许昌,曹操要败坏关羽的名声,把二皇嫂和关羽安排在一个院子里。关云长夜读春秋,秉烛达旦,最后干里走单骑,平安的将两位皇嫂交给刘备。
白帝城刘备临死前,将儿子托孤给诸葛亮,孔明为此被活活累死了,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果关羽、孔明二位“重富欺贫”,刘备当然是“焉可托妻寄子”?
至于“敬老慈幼”、怜孤恤寡的仁人君子,必然德蔽后代,光宗耀祖。“ 裕后 ”是积累福德,荫蔽后代子孙;“光前”是扬名声,显父母,超拔祖先。这是孔子在《孝经》里说的话:“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敬老慈幼 ”是人类慈悲心、侧隐心、爱心的表现,是人性的一部分。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地间的规律,无外是因果循环而已。敬老者,已老必受人敬;慈幼者,自幼必受人慈。
人间的事本来就是一报还一报,厌老、嫌老的果报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真所谓“莫嫌他人老,转眼黄昏至”。建立和谐社会也应该从“ 敬老”这个根本做起。
敬老要从小孩子做起,我们现在是不得己,从行为上硬转,但教育小孩子就要从根上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首先从饭桌上做起,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第一箸菜夹给谁?你儿子可在一旁看着。先夹给爷爷奶奶,将来你儿子就会先夹菜给你;第一箸菜先夹给你儿子,将来你儿子就会先夹给他儿子,你就没的吃。一报还一报嘛,这就是因果。
这期的内容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明天再见。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点击下方小程序
和我们一起【守护心脏 挽救生命】❤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让致命的五分钟变成救命的五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