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史料|| 甘扫微尘敬英烈

文摘   2024-08-20 09:28   湖北  

试一试新的

分享键




甘扫微尘敬英烈

--为《我替勇敢辩护》引言

 

丁鸿鸣
当我无意中看到一张发黄的旧版油印报纸《新华文艺》(1939年8月1日的原新华日报增刊)时,竟意外地发现刊登在第二版的《我替勇敢辩护——痛悼丁思林团长》一文,这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最早记录丁思林烈士的第二篇长文(另一篇是1939年8月1日刊登在《新中华报》上署名邓小平的《悼丁思林同志》)。

为方便各地读者更进一步地了解丁思林团长的历史背景,我先对他的生平履历作一个简要介绍:丁思林,1915年4月19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丁家岗,1931年5月参加黄安独立师,历任红军班排长、连长、营长、红274团参谋长、红272团政委;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后,赴晋冀豫抗战,先后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一营营长、副团长,新一团团长;参加过著名的神头岭、响堂铺、长乐村、香城固等抗日战斗,率新一团荣获“模范青年团”荣誉。1939年7月8日,在山西榆社县西周村掩护主力撤退时头部被流弹击中而不幸牺牲,时任129师政委邓小平写下《悼丁思林同志》以示悼念。2014年,被国家认定为全国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之一

          

丁思林团长是在抗战初期牺牲的团级以上著名将领之一,在当时颇受外界关注。但受各方面的条件限制,现在保存下来的有关他英勇作战的史料记载是少之又少。因此,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深度挖掘、研究和广泛宣传丁思林的人物形象和英雄事迹,的确有一定的困难度。

我们都知道,从事文字工作,尤其是研究旧版历史文献资料,犹如研究甲骨文一般晦涩和艰难,既耗费脑力,又损耗视力。当我第一次看到群友从民国报纸电子数据库里检索到《悼丁思林同志》、《我替勇敢辩护——痛悼丁思林团长》、《白晋路节节挫敌,丁团长壮烈殉国》、《白晋路东六县民众兴建叶丁团长纪念碑》和《冲到最前线去歼灭敌人——纪念英勇殉国的丁团长思林同志》等发黄的油印报纸和木刻的翻拍版电子照片时,既兴奋感动,又心中犯难。因为看到眼前翻拍的照片,是一张抗日时期的油印报纸,早已是文字模糊,加之繁体字较多,就犹如一张堆满蚂蚁的废旧纸片,即使拿上放大镜也辨认不清。

好不容易查找到的一丝史料记载,却又让人感到一筹莫展,只能望“报”兴叹。正当我用之乏力,弃之不甘时,我竟幸运地遇上了一批研究八路军历史的痴迷爱好者。

山西省晋中市就有这么几位爱好红色文化的热心人,他们就像是正在默默地甘当抢救式挖掘八路军革命史料的扫地僧。正好我有幸认识其中之一的年轻人田晓青,他在榆次区工作,也是我在研究和传播八路军在太行、太岳一带抗日史料时,在微信群友中接触到的、难得的一位年轻的红色文化爱好者。据了解,他有一位名叫田喜科的八路军爷爷,曾在八路军129师炮兵部队中任过班排长,多次负伤并立下战功。在那个特殊的战争年代,像丁思林团长这样的战斗英雄都没有能留下一些完整的文字记录,甚至连一张个人照片都没有。更不用说类似田喜科一样的普通战士,他们留下的文字记载更是少之又少。现在看来,那个年代的残酷战争留下的遗憾真是太多太多。

能结识到像田晓青、张跃飞、潘永生、张记军、宋树音、马万仙、武洪声等山西、河北一带的红色文化热心人,并与他们一道共同研究八路军历史,的确让我探索研究的思路更清晰,视野更开阔。自从有了他们的帮助和指导,我的信心更强,底气更足。

当得知我在研究旧报照片有困难和阻力时,田晓青十分谦虚地表示“让我来试试”,轻轻的一句话就接过去一项十分艰涩的任务。我与他仅只是素未谋面的微信群友,他的主动请缨,让我感动不已,并于内心热切地企盼着。但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地过去,旧文的研究进展依然是举步维艰,因为旧报的辨识难度之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这期间,我曾试图另辟蹊径去查找资料,但未能如愿,试图从作者生前的文集或专著之类中寻找相关线索也无结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个月后的一天,田晓青回复我:“完稿了”。在我看来是一件极难完成的繁重任务,没想到这位年轻人却主动应承下来,并在不声不响中出色地办成了。“这太不可思议啦!”当收到他发给我的电子文档时,我喜出望外地叫出声来。若不是相隔千里,此时的我真想邀请他小酌一杯以示庆祝。因为不仅仅是我要感谢这位热心肠的年轻人为革命先烈留下的文献所作的艰辛努力,就是作者梅行本人和他笔下的英雄丁思林烈士,倘若泉下有知,一定也会心存感恩。毕竟这篇早在85年前发表的《我替勇敢辩护——痛悼丁思林团长》一文,在今天几乎鲜有人知,然而却有人从积满灰尘的故纸堆中翻找出来(全国恐怕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档案资料馆才保存有这类早期的油印报纸),并费尽难为人知的洪荒之力,将其重新录入成新的电子文档。

看似简单的辨认、校对等收录工作,却耗费了热心者无数个昼夜,倾注了多位研究者的合力和智慧。就这样,从几乎无人翻阅的故纸堆中,重新查找到这一篇几近失传的梅行的早期作品,再将几乎难以辨识的旧体文字,经反复辨认、推敲后收录成新版文档。这是田晓青、李晋萍等几位潜心研究红色文化爱好者默默付出了大量心血后的不朽之功。这对于研究八路军军史来说,也是一件功德无量、意义非凡的义举。因为从这一篇不算太长的抗战宣传报文中,让我们更亲切自然,并更准确、细致地了解到丁思林团长当年的抗日英雄形象,为后人研究八路军抗战历史及弘扬丁思林壮烈殉国精神,提供了最新、最真实、最珍贵又最有说服力的第一手历史资料。

作者梅行为什么要替“过于勇敢”的丁思林团长辩护呢?难道“过于勇敢”仅仅是当时丁思林团长一个人的英雄表现吗?从作者梅行的文章描述中得知,不满25岁的丁思林团长是在率领三天没吃上饭的一排年轻战士,为掩护主力撤退时一起牺牲的。文中似乎早已告诉了我们答案。

为进一步寻求答案,我们有必要再深入了解一下英烈丁思林团长的成长环境。烈士丁思林的出生地是在湖北黄安(今红安)县,这里曾是黄麻起义的发源地,也是红四方面军、红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的创建地,还是两位前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的诞生地。这块神奇土地养育的儿女都有一个共同的气质,那就是勇敢,因为他们都深信“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当时总结当地的革命精神的形象表述是“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和“一图两不图”(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后来又进一步综合提炼出新的表述是“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这些简短文字,就是对献身中国革命的14万红安儿女英勇斗争精神的高度概括。这一点从当地流传的一首歌谣就可得到证实:“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这就是丁思林出生和成长的独特环境。

可以说“过于勇敢”就是当时、当地人民的共有气质和独特性格。而“过于勇敢”的丁思林团长,只不过是“不胜不休”的48万红安民众中已献出宝贵生命的14万英雄儿女之一。面对强敌,他们都能做到敢于亮剑,不惜以鲜血来染红这片英雄的土地,并前赴后继地锻造出200多位共和国将军,从而成就了红安“中国第一将军县”的美誉。难道他们都不是“过于勇敢”的独特性格所孕育的英雄气质么?所以说,“过于勇敢”,绝不是丁思林团长个人的“好强和逞能”,而是“不胜不休”的当地人民群体气质的典型代表的个人展现。

对此,我们唯有敬佩和敬仰!

在当今,挖掘先烈的英勇事迹,弘扬英烈的勇敢精神,正是我们赓续英雄血脉,力所能及的应尽之责。当下所有这些付出,包括今后我们所能做的一切努力,也只能算是为无数革命先烈们扫一扫微尘,以表对英烈的敬仰之情!

赓续和传承,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永不止步。
作者:丁鸿鸣,系丁思林团长之侄子,现为湖北黄冈市人大代表、作协会员,热心红色文化研究和传播,爱好散文随笔类作品,创办的个人公众号《随笔叙过往》颇受读者关注。)

附一:

  



我替勇敢辩护

—— 痛悼丁思林团长

  

(一)

一个月以前,我就听见关于丁思林的传言,都说他过于勇敢,自己冲锋,和弟兄们一样。

“过于勇敢”这句话在某些地方会使人误解的,也许就会变成一种飞【蜚】语,对于这,我很担忧。

为了敬爱他的缘故,别人曾好几次劝告他,但他没有听,不,我应该说,勇敢是好品德,那末【么】丁思林也就无须替自己辩白了。

七月六日,我偶然有机会见到他,是一个非常闷热的下午吧,当敌人炮弹盲目地飞过屋顶的时候。——对于死者的哀悼我想就从这里开始……

屋子里人很多,在讨论今夜袭击敌人的计划,当陈旅长【陈赓】讲完袭击布置以后,拉我到一个瘦小而鼻子上曾穿过枪弹的人的面前。

“我介绍丁团长给你们,”陈笑着说,“这是我们最勇敢的伙计(注一)……他今天刚从XX打了胜仗回来。”丁思林吸着烟,没有回答。

XX村战斗昨天已听说过,我是知道的。

“是怎样打的?”我问丁。

“昨天下大雨,我们就冲进了庄子…这和普通偷袭一样,敌人一下就乱了…。”

他没有说下去,拿出一包日本纸烟来。

许多人在谈着别的事,大声的笑,丁有些妞妮【忸怩】,急急的逃了出去……。

夜晚,是月光迷濛的夜里,人们在河滩上踏出丝丝的声响,我隐约看见丁思林骑在和他一样瘦的马上,驰向密林中去。

三天以后,清晨,风高兴地在山顶上刮着,寒冷而且恐怖。

饥饿和疲乏虽然不能征服人类的意志。……但我们却倒在荒芜的山麓的野地上睡去了。

“又是一个勇敢的好同志死了!”

这是陈旅长的叹息,我走过去。

“谁死了!”

“丁思林!”他回答。从那血红的眼光的逼视下,我看见了伤悼的悲痛,于是我又默然了。

(二)

“丁……思……林”我轻轻的重覆【复】的说,我重新又看见了瘦弱的脸和鼻子上的创痕,“他来了吗?”我又问。

“尸体还没有搬来。”随后,他骤然兴奋的叫起来:“大家都哭了,真的哭了,战士们两天都没有饭吃,现在走到那个大山上,走不动了,不能下来了……但他们会把丁思林抬下来的。”

我又躺下,听不见声音,没有泪,也得不到追忆;我不能想下去想得过多,因为我又知道了过于勇敢这句话所包含的一切预言。

(三)

在旧油布下面,我终于再见到丁思林团长,我默默地致无比崇高的敬礼。他的脸比以前白而且胖,这是老天的雨给浸润成这个样子的。从额角穿过去的机关枪弹的洞孔,也不再流血,油布上也没有血痕,只是淡淡的水印。

“同志,请你别翻开吧!”一个年纪相当老、生着满脸胡子的人恳求我。

“不,我是特为看他来的……”

“等一会来,等他们(指战士)走了再来!”

“为什么呢?”我又辩驳。

“弟兄们看着要淌泪的,……他们都争着要抬丁团长、…………但谁都是三天没有吃饭啦!”他用手推着我的肩膀,“同志,等一会再来,…他们走了,再来。”

我走开去,以后也没有去。

雨一丝丝从我身上穿过,山头上的雾变得更浓密,只有在极远的地方,我找到一角光亮的天空。

丁思林死了!和崇敬、赞誉一起得到的仍是关于他过于勇敢而牺牲的品【评】语。

当敌人最后一次冲上山头的时候,(那时已将解决战斗,我们大部队撤退了,只留一排人作掩护)。他提了短枪追过去,打死了七个敌人,随后突然倒在地上。

这是我仅仅得到的关于他的牺牲的全部消息。

他和他的一排人,葬在死去一年而和他有同样勇敢的人一起。(注二)武乡县一个村庄的山顶上。

丁思林对自己遇难【不】予辩白的,也不能辩白了,现在,我为勇敢而辩护。……


                      七月廿五日


(注一)伙计两字是同志的谐称。

(注二)指长乐村战斗牺牲的叶团长【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叶成焕】

带【】中的内容为录入整理者的补充注解。
                 2024年7月31日整理

                 田晓青(录入)

                 李晋萍(校对)


作者简介:梅行(1919年-2000年),江苏张家港市。1938年先后入延安抗大、鲁艺学习。1939年初,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3月中旬参加延安文艺工作团,赴太行山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帮助部队开展文艺宣传工作。1940年4月回延安。1942年7月到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任《抗战报》主编。解放后,曾是原中央书记处研究会室副主任,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新华日报增刊新华文艺1939年8月1日 第2版

附二:

  

白晋路节节挫敌  丁团长壮烈殉国


【新华日报-华北版号外1939年7月18日 第1版】

当白晋路南下时,我陈X【陈赓】旅与XX【772团】团即在白晋北段活动,阻敌南进。四日夜连向该线之敌作¨正面之袭击,一夜间破坏敌新修铁桥五座,挖毁公路五十多里,拆回电话线200多斤,并乘敌不备突袭夺占敌所筑堡垒八九座,击毙敌百余。五日该旅主力,又尾击陷武乡之敌一部,¨住在武乡附近激战数小时。七八两日,继续袭石盘、云簇、榆社之敌,血战达两昼夜,一鼓歼灭敌三百余,缴获重要文件一部。余敌被围不能出。太谷敌闻讯惊恐万状,急遣援军数千赶来增援。我即以XX【新一团】团上前迎头接战,一时大战展开,双方反复冲杀,白刃肉搏。XX【新一团】团长丁思林振臂一呼,身先士卒,向敌冲击,战士一勇而前,顿时击毙敌三百余,我亦死伤三百余,而丁团长竟于杀敌声中,饮弹殉国。后陈X【陈赓】旅即与陈XX【陈锡联】旅配合攻克榆社、武乡。

                  
                         田晓青整理

                        2024年8月1日



永垂不朽

白晋路东六县民众  兴建叶丁团长纪念碑


【新华日报-华北版1939年8月9日 第2版】

武乡七日特讯:路东榆社、武乡、辽县、和顺、襄垣、黎城等六县民众举行追悼八路军丁思林、叶焕文【应为叶成焕】二团长大会,已志前报。兹悉大会并决定于武乡X村【长乐村】建立叶丁二团长纪念碑及“长乐亭”,现已筹措经费六百余元,正积极进行兴筑,预期“九一八”举行落成典礼。并闻大会定由十八集团军朱彭总副司令及薄专员题字纪念碑亭,传叶丁二团长身前忠勇为国事迹将彰于后世云。(¨

  
                       田晓青整理                                    2024年6月24日


给其他同学吧





本刊主旨:分享红色故事,叙写生活趣事,回味过往旧事。

        (本刊分享的作品不以赢利为目的,主要供兴趣和爱好相投者

          之间学习和交流。如有分歧可私下留言并联系沟通。

责任编辑:点点

投稿箱:943879159@qq.com

微信号:D997267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随笔叙过往
主要刊载散文、随笔,侧重回味过往旧事、分享生活趣事、叙写红色故事。 (投稿箱:9438791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