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 李太文/三王峪抗战(七)

文摘   2024-09-18 22:44   山东  



关联阅读:(一)(二)(三)(四)(五)(六)



殷丙和骑着马越过一道山岗,此处视野开阔,他手打凉篷四处观瞧,刚刚萌芽的小草泛着青黄,不远处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几只布谷鸟绕着岩石飞上飞下。

走近一看,一凹清泉清澈见底,周围杂草丛生格外的茂盛。站在岩石之上,观看山下村庄一目了然。蝗虫一样的鬼子端着枪从各个村口涌了出来。

殷丙和心话:小鬼子出动大部队埋伏在此,不能是光为了看戏,廖司令的第五军来到章丘这些天,小鬼子到处扫荡抓人,就是为了查找他们的下落。不行,我得赶紧想办法给廖司令他们报个信,别中了小鬼子的调虎离山之计。


青野村地处章丘明水城南,连绵起伏的锦屏山东麓,群山逶迤,像太师椅一样环抱着山下几个村庄。梯田鳞状纵横,有的像织布的梭子,有的像月似弓,簸箩大小的犄角地到处都是。一条小河犹似玉带从山下穿过。

人们依山而居,丘陵地带人多地少产粮寥寥。每到青黄不接,家家拖儿带女挎起篮子乞讨他乡。但青野人讨饭不像其它地方伸手去要,而是大人孩子人手一块“呱嗒板”边打边唱。善良人家听着、听着,悲喜交加,自然捐些吃食衣物。

人们不禁好奇,青野村的“呱嗒板”小曲哎哎呀呀的别有风味,便究其根源。


据传,明末清初,一位姓周的宫女随皇姑避难来至章丘,欲寻原明代大学士李开先的后人庇护。李氏后人将她们送至靠近大山的青野村隐居。

此女迫于生计云游化缘谋生,人称“周姑子”。但周姑子出身名门,不会沿街讨要,便在肘上架一小鼓,边敲边唱自己的悲苦人生:


未曾开口泪两行,施主听我说端详。本是宦门闺阁女,世道不公遭祸殃。天昏地暗无日月,谁人可怜周姑娘。佛旁自对孤灯叹呐,怨恨天道太凄凉……



委婉的腔调引起人们同情施舍,并跟着她学唱起来。人们把这种小调叫作“肘鼓子”,后来演变为“周姑子戏”,在青野一代广为流传。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日本鬼子进入章丘之后,对章丘的地域文化也是垂涎三尺。李清照的诗词、李开先的墨宝,“章丘梆子”“周姑子戏”,都在他们的猎取范围之内。

驻扎枣园据点的鬼子军官叫野田正雄,有名的“中国通”,尤其喜爱中国民间艺术传统戏曲。他和驻扎文祖南大寨据点的鸠山爱好相似,唯一不同的是,鸠山是济南日军司令部佐藤参谋长的小舅子,酒色全占。

三人狼狈为奸互相勾结,哪里有戏曲名角,女旦、青衣,想方设法得见上一面加以祸害。各路戏班只要被他们三个盯上了,只有趁早散伙,否则弄个家破人亡。

野田正雄与鸠山同时接到密报,廖容标率领的抗日救国军,已经突围来到了章丘,他们便不断派出部队像野狗一样到处乱咬。他们知道,抗日救国军经过十余天的战斗,元气大伤,正是围剿的最佳时机。找不到目标的鬼子也学三十六计,什么引蛇出洞,打草惊蛇,调虎离山……


青野“周姑子戏”名声在外,小鬼子早就惦记上了,想来个台上台下两出戏,引廖司令的第五军上勾。不知怎么的,让青野人得到了消息,班主立马解散了戏班各归各家,但终究没能躲过此劫。

幸亏殷丙和在村外边搞出了动静,抢走了两杆三八大盖和一匹军马。这匹军马的来历可非同寻常,它是野田正雄荣誉的象征,这家伙自进山东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制造了“范家园”惨案,他的上司将自己的坐骑作为奖赏送给了他。

看此马:头至尾身长过丈,蹄至项八尺有余。浑身上下赤红鲜亮无半根杂毛,翻山越岭蹄快如飞。小鬼子视如珍宝。

野田骑着马来到村口,见道路狭窄,街上到处都是刚从猪圈里挖出来的土粪,发出刺鼻的味道。他用白手套捂着鼻子,命令士兵将马拴在河边柳树之上,设哨兵专人看管,步行进村看戏去了。

没曾想,被殷丙和给顺手牵羊骑跑了。野田正雄听闻暴跳如雷,“八嘎、八嘎”地命令部队全线出击,一定要找回他心爱的宝马良驹……


廖容标司令在石峪寺详细听取了四虎子与福来顺的侦察报告,深受感动。心话:本来是想派这对活宝出去历练一下,看看是不是干侦察兵的材料,没想到两个人配合得默契,一个熟悉地形,一个胆大心细,尤其是对唱戏人的几句台词理解得十分透彻。

福来顺言道:“我从小在水边长大。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要有山有水的地方就能适合我们生存。再说日本鬼子运送粮食、枪支弹药,不也是依靠咱们的小清河吗?”

四虎子接过话头:“对、对、对!那唱戏的就是这么说的,龙归大海才能掀起波浪,虎入山林方显威风。”

大虎沉不住气地言道:“既然咱把人家井子兄弟找来了,就让他给咱讲讲山里的情况。你不是常说,有朝一日咱还要回真正的老家三王峪吗?”

说到这里,大虎自觉已经跑题,下面的话强咽了下去。


井子还没从惊恐中释放出来,不好意思地言道:“俺是山里人,没念过书,也没见过世面,靠打短工养活几个兄弟姐妹。但要说在山里领个路穿个林,还真迷失不了方向。几条河流几条沟,沟沟壑壑都装在俺这心里头。”

“现在离咱们最近的这条河,叫东巴漏河,再往南山里有条嬴汶河,源头在相峪口西边的石匣,一年四季川流不息。两岸峰岭陡峭,道路十分难行。听说那地方泉多庙多,三王峪有几个爱唱戏的老艺人常常奔波两地交流梆子戏曲。”

“途经垛庄,南明、石屋、沙湾、埠村的西巴漏河在南明与横河交汇。横河的源头分别在我们三王峪和青港泉,途径大盘峪、没口、瓦口岭、黄石梁。”

“反正有水的地方就有人家,山里也不乏富裕大户宽敞门庭,都是早些年间进山一锨一镐地开垦土地,几辈子积攒出来的产业。像俺这种单门独户的人家,人口多土地少,就只能靠打短工过日子了。”


井子像背书一样的描述,听得廖司令频频点头。言道:“呵!看来两位大班长这次侦察收获不小啊。既探明了敌军据点的方位,和我们下一步的行军路线,最重要的是还找到了井子这个敢和鬼子拼命的大英雄、活地图。”

廖司令连夜召开各中小队长会议,安排下一步斗争方向和作战计划,并与政委姚仲明商议:李曼村的二十一中队都是土生土长的章丘人,熟悉当地环境,留在长白山一带与南部山区的部队形成南北呼应之势。三虎中的大虎带领一个三人小组留下来作双方联络人。

政委姚仲明做了战前动员,分析了当前敌我力量的悬殊,并叮嘱留下来的同志,一定要严守机密,确保人身安全。他说:“一个合格的战士潜伏在敌人的心脏,在打击敌人的同时,一定要先保护好自己的安全,稍有大意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保证了自己的安全,才能保证情报站的安全。”

姚仲明政委是1932年入党的老党员,山东省立师范毕业的高材生。讲起话来,引经据典铿锵有力,与马耀南和廖容标都是黑铁山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战前动员会议刚刚结束,负责外围警戒的侦察员传来急报。驻守文祖大寨的日伪军大白天突袭击了池子头村,抢了好多粮食财物,进村连烧带抢,把年轻些的妇女们赶进一个院子任意欺凌,有的当场致死。现在他们正押着粮食和许多青壮妇女行走在返回的路上。

青野方向也传来激烈的歪把子机枪声,小鬼子疯了似的往山里头进军,扬言要抓捕抗日分子中的大人物。

廖司令心话:我们进山后的给养还没着落,小鬼子倒先来了个先下手为强。遂命令:先头部队轻装上阵,绕到鬼子前面设伏,夺回老百姓的粮食,救出被劫持的姐妹,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出发……

(本文根据当地党史、红色旧址走访及知情者口述等资料创作)


【作者简介】



李太文,山东章丘三王峪大北头人,章丘区作家协会会员。早年参军,北京卫戍区文艺宣传工作,退役后在家务农,后迀居淄博,对家乡有浓厚感情,爱好唐诗宋词。


【声明】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网站、微信公众平台转发,需注明来源章丘故事。


商务合作请加主编微信:

yiqing3979(一清)

章丘故事
关注章丘本土资讯,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讲述章丘精彩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