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银”影:中国银屑病患者有了新选择

健康   2025-01-22 19:59   北京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带着特殊的“印记”默默前行,这印记便是银屑病。这种顽固难除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俗称“牛皮癣”,通常以覆着银白色鳞屑的红色丘疹和斑块为特征。


银屑病不仅是皮肤上的病变,更是一场心灵的挑战。



因受误解心理蒙阴霾


《银屑病基层诊疗指南(2022年)》显示,我国银屑病患者已超700万1。其中,中重度患者比例高达57.3%2,银屑病不仅使患者饱受病痛困扰,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和社会问题。

调查显示,银屑病患者合并心理问题者高达40%~90%3,表现为重度焦虑、抑郁和自杀倾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还有不少人由于缺乏对银屑病的认知,误认为这是一种传染病,而对患者退避三舍,在群体中孤立,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病耻感、抑郁和尴尬等情绪,对其工作、情绪和人际关系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正是由于患者的这些心理特征,加之大众对该病存有误解,患者为求根治、速愈,容易听信虚假宣传,采用不规范的治疗方法,导致病情加重,脏器受损。如长期使用重金属制剂可导致鳞癌,滥用激素容易引发红皮病。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对患者身心造成了严重伤害。


生物制剂带来新希望


好心情是战胜疾病的前置条件,而对症的药物则是银屑病治疗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生物制剂因高效、低副作用等优点“圈粉无数”,也给患者正常融入社会生活带来了曙光。

银屑病的传统治疗药物以外用制剂、维A酸类药物、甲氨蝶呤、环孢素等为主,往往只能部分改善皮损,且难以实现长期控制,这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随着科学家对该病病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7、白介素-12/23等是银屑病发病的关键炎性因子4,切断这些通路可以阻止银屑病发病。其中,针对白介素-17的靶向生物制剂,因在疾病早期干预中的突出表现,迅速成为治疗银屑病的新星。

2024年8月20日,我国自主原研的1类创新药、人源化白介素-17抑制剂——夫那奇珠单抗,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这不仅打破了同靶点原研药物由进口药垄断的局面,为中国银屑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极大减轻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靶向IL-17A的生物制剂可快速、特异性治疗银屑病

生物制剂听起来神秘,但疫苗、胰岛素等其实都属于生物制剂。与传统治疗方案相比,生物制剂的精髓在于“精准靶向”。传统治疗药物对病变部位没有靶向性,是“无差别攻击”,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往往起效慢,不良反应多。

以夫那奇珠单抗为代表的生物制剂则针对性强、靶点明确,是“精准打击”,而且还有多重优点。

1

皮损清除率高

既往对于中重度银屑病,以皮损范围减少75%为治疗达标的标准,生物制剂用于临床后,此标准提高到了90%以上5

《美国皮肤病协会杂志》刊发最新研究显示,其12周皮损完全清除率(PASI100)高达36.6%,52周超过63.1%的患者皮损完全清除6

2

排斥反应低

夫那奇珠单抗从鼠源抗体人源化而来,人源化改造在保留高亲和力的同时,降低了免疫原性。这样的单克隆抗体尽可能避免了人本身的排斥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低。

3

药力更持久

对于银屑病患者来说,长期用药不胜其烦,且病情往往反复,久而久之容易降低用药依从性和战胜病情的信心。

人源化白介素-17抑制剂则在药效持久性方面发挥了优势,减少患者注射次数,不仅大大提高了用药依从性,患者用药后的生活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4

适用范围广

为众多被银屑病所扰的患者解忧,比如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疾病累及特殊部位(包括头皮、手掌、生殖器);传统系统治疗疗效不佳、不耐受或有禁忌证;传统系统治疗或光疗停止治疗后快速复发;需要采用高剂量传统系统药物治疗;中重度银屑病,伴有共病且接受生物制剂治疗可能获益的患者。

治病还要“医心”


在治疗银屑病的同时,好心情也是一剂良药。不少患者总认为,只要病治疗好了,情绪自然就能变好,所以关注点往往集中在银屑病本身。其实,情绪也在悄悄影响着疾病的发展、治疗和预后。

研究显示,焦虑、抑郁情绪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合并有情绪问题的患者治疗和恢复起来会更困难7。因此,对于银屑病不仅要有身体方面的治疗,还要进行心理方面的调整。



摒弃消极应对方式

遇到疾病或压力时,有人会以酗酒、吸烟、大量进食来应对。这些消极的应对方式,能暂时让人忘记烦恼,但长远来看,会带来更大的身心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要寻找积极的应对策略,比如,和能理解自己的家人、朋友诉说,获得支持;充分休息,膳食平衡,加强运动,保持规律作息;参加各种活动,转移注意力。


抱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信念

患者应保持乐观情绪,将银屑病看成生活中并不特别的一部分、一个小插曲。患病不可怕,只要积极就医,寻求科学的应对策略,就一定会有所改变。


预防复发是关键

患者要正确对待银屑病,把它看作“朋友”,找到与它友好共处的方式。比如,保持皮肤保湿,可通过适当运动微微出汗,经常洗澡,使皮肤湿润;着装要宽松,避免衣物过紧摩擦肌肤;放松心情,可以听音乐、锻炼、旅游、跟朋友相聚,以舒缓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ChenK,etal.Oncotarget2017;8(28):46381-46389.
2.胡煜,顾恒,陈崑,中国中重度银屑病疾病负担和未满足治疗需求的系统综述,中华皮肤科杂志,2023.56(10):965-972.
3.邹祖鹏,张海萍.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24,17(05):299-302.
4.刘紫欣,申琳.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24,21(30):65-69+78.DOI:10.20047/j.issn1673-7210.2024.30.12.
5.蔡祯,陶娟.生物制剂在银屑病治疗中的临床实践[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3,15(11):1-8.
6.XuJinhua,etal.Efficacyandsafetyofvunakizumabinmoderate-to-severechronicplaquepsoriasis:a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phase3trial.2023EADV.AbstractN°:115.
7.张丹,刘晴,李佳勋,等.寻常型银屑病复发的高危因素及预测模型的建立[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4,26(02):225-228.

特别策划






生命时报
☆人民日报主管,环球时报主办,一家具有国际视野的大众健康媒体。 ☆每天教你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点就通、一用就灵的科普知识,做你值得信赖的“家庭医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