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绘科普】扁桃体除了发炎,还会干啥?

健康   2025-01-18 07:58   北京  


开栏的话


氧气如何送达人体各处的?血管是怎么一点点堵住的?为何呼吸系统总受病菌侵犯……


有时,医学保健知识是枯燥无味、晦涩难懂、抽象难记的。


生命时报开设“漫绘科普”栏目,以形象的绘画,让这些知识“活”起来,让你能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扁桃体为何爱发炎?
一到天气干燥、温差大、病毒肆虐的时节,不少人起床后常发觉嗓子疼,如果照照镜子,还可能看到红肿的扁桃体。

本期,《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带你看看为什么扁桃体这么爱发炎?

审核专家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 顼晋昆

本文作者丨生命时报记者 张冕
绘图丨马宏亮


扁桃体,呼吸消化道的第一防线


腭扁桃体,俗称“扁桃体”,位于咽部两侧,因形似扁桃而得名,是咽部淋巴组织中体积最大的,张大嘴、伸出舌头时就能看到。



咽喉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关口,而扁桃体则是守护大门的卫士,空气、食物、水、病毒、细菌等都要经过扁桃体的“检验”才能通过。



扁桃体发炎全过程


正常情况下,扁桃体足以抵御外界病原体的侵袭,但如果人过度劳累、受凉、营养不良时,扁桃体的防御机能就会减弱,病原体便趁机侵入。此时,白细胞会派中性粒细胞出动,它们能迅速赶到感染部位,吞噬并消灭病原体。


不过,在免疫系统和病原体交战过程中,扁桃体也可能受到误伤,被打得“鼻青脸肿”,出现炎症反应,老百姓称为“上火”,表现为咽干、异物感、发痒等。



此外,由于扁桃体表面有坑坑洼洼的隐窝,病原体可藏匿其中,炎症会穿透扁桃体被膜,进入扁桃体周围间隙,进而引发扁桃体周围蜂窝组织炎,形成咽喉脓肿。



扁桃体炎会上下乱窜


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扁桃体炎还会上下乱窜,向上蔓延可引起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和鼻窦炎;向下则可引发急性喉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等。



扁桃体炎可影响所有年龄段人群,尤其是儿童。如果是急性发作,通常以喉咙痛、发烧(可达到38℃~40℃)、扁桃体肿胀、吞咽疼痛或困难为特征。


由于幼儿无法表达吞咽疼痛、困难等症状,可能表现为异常流口水、拒绝进食或异常烦躁。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引发的病毒性扁桃体炎最常见,症状可以持续3~4天;化脓性链球菌等病菌会造成细菌性扁桃体炎,相对于前者比较少见,可以持续1~2周。


病毒性急性扁桃体炎常会自愈,无需抗菌药物治疗。但细菌性扁桃体炎患者需要接受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同时可局部采取口腔含漱的方法,以达到清洁、止痛目的。


对于炎症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在综合评估病情、排除手术禁忌证后,进行扁桃体切除术。


此外,患者要保持作息规律,多喝水,饮食忌辛辣刺激,宜进食流质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即便康复后也要注意劳逸结合、积极运动,以增强体质。▲


本期编辑:邓玉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转载咨询:010-65363791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喜欢,就点个“在看”

生命时报
☆人民日报主管,环球时报主办,一家具有国际视野的大众健康媒体。 ☆每天教你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点就通、一用就灵的科普知识,做你值得信赖的“家庭医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