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肉食,不同人有不同的态度:有人不敢吃,害怕长胖或升高血脂;也有人“无肉不欢”,认为吃肉比吃素更有满足感。
其实,冬天更适合吃点肉,尤其是红肉,不仅能抵御寒冷,还有利于健康。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综合专家观点,告诉你为什么红肉能御寒,并教你怎么健康吃肉。
为什么红肉能御寒
中国注册营养师刘萍萍表示,怕冷的人,寒冷的天气里,可以多吃点富含蛋白质和铁的红肉有助增强抗寒能力。
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会变成热量从体表发散出来,而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仅有5%~6%作为热量散失,脂肪则是4%~5%。
铁在体内参与血红素合成,能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缺铁者外周组织的供氧减少,会导致产热不够,从而感到寒冷。
怕冷的人可以每天吃一两红肉,烹调时加些胡椒、辣椒等,暖身效果更好。
这些人适当多吃红肉
1
缺铁性贫血患者
红肉富含易于人体消化吸收的血红素铁,是膳食铁的优质来源。节食减肥者、经期女性等容易贫血,可以同缺铁性贫血患者一样,适当提高红肉的占比。
✅烹调时最好搭配新鲜蔬菜、菌藻类、豆类,如番茄炖牛肉、萝卜炖羊肉,营养更丰富。
2
低血压的人
低血压的人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缺血缺氧,易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常见于体质弱的老年人和女性。这类人多吃点红肉,不仅有助提高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增强携氧能力,还能促进血液循环。
✅如果消化能力较弱,可以将大块肉切成小块再烹调,如切丝、切丁、切片,或者做成肉丸。
3
运动量大的人
肌肉纤维主要由蛋白质构成,长时间运动且运动量大的人,肌肉处于分解状态,导致肌肉组织被破坏,因此应该补充优质蛋白质,为肌肉修复过程提供原料。
✅可选择瘦牛肉、里脊肉等脂肪含量相对少的红肉,少吃肥肉、五花肉、前臀尖肉、肘子肉等。
4
孕期女性
相比孕前期,孕中晚期的女性对能量和蛋白质、铁、叶酸等多种营养素的需要明显增加,如果没能及时调整饮食,不仅会影响后代智力和体格发育,也会影响自身健康。
✅孕中晚期每天可以吃50~75克红肉,建议多用蒸、煮、炖、煨等方法烹调,如水煮牛肉片、炖羊肉,少用烧、煎、烤、炸等方法,如煎牛排、炸里脊肉。
5
哺乳期女性
哺乳期女性的营养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健康,还与乳汁分泌、婴儿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哺乳期女性营养充足是泌乳的基础,尤其是蛋白质对泌乳有明显影响。
✅红肉可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一些重要的矿物质、维生素,哺乳期女性每天可以吃50~75克。
✅如果用红肉煲汤,要注意喝汤的同时也要吃肉。另外,不宜喝太多浓汤,比如羊肉汤,因为脂肪太多的汤不仅影响哺乳期女性的食欲,还会引起婴儿脂肪消化不良性腹泻。
吃红肉有个健康法则
尽量选瘦肉
低温烹调更好
在外就餐要注意
最好现买现吃
几类人少吃点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喜欢,就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