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无需特别忌口就能变瘦,甚至有益健康的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轻断食或许可行。
最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联合发表的研究显示:
“16+8轻断食”有助对抗机体衰老,下午5点以后不吃东西不仅减重,免疫系统、肠道菌群的组成也会更年轻。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结合该研究及专家观点,告诉你轻断食为何有助对抗衰老,并支招具体怎么做获益大。16+8轻断食是一种流行的减重方法,即在一天24小时中,8小时内完成三餐,剩下16小时不摄入或减少摄入热量,可以喝水。比如上午9点左右吃早饭,中午正常吃,那么晚饭需在5点前吃完。这种饮食模式不必过多改变饮食口味,不需要精确计算热量和严格限制食物种类,只需在规定时间内进食即可。此次多团队研究共纳入59名参与者,其中16+8轻断食组49人,对照组10人。- 连续30天里,轻断食组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5点进食,其余时间禁食,食物均衡、热量适宜。
- 对照组参与者的饮食结构与轻断食组相似,但不对进食时间做限制。
研究人员每周记录一次参与者的体重,并在第0、14、30天采集参与者的血液样本,试验前后采集粪便样本。研究团队重点分析了16+8轻断食对免疫衰老、肠道菌群、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
- 对免疫组成分析发现,轻断食增加了T细胞受体α和β链的比例,并降低了B细胞受体κ和λ链的比例,意味着免疫系统功能得到了改善;
- 对血清样本分析发现,轻断食组参与者抗炎和抗衰老血清代谢物的水平有所增加,意味着轻断食有益代谢;
研究指出,16+8轻断食可通过“刷新”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的方式,进而改善代谢,对抗衰老。轻断食,又叫间歇性断食,指按一定规律在规定时期内禁食或给予有限能量摄入的饮食模式,目前广受认可,常应用于各种减重、代谢类疾病治疗,通常分为三类:- 每日限时进食,如当下热度较高的16+8轻断食,将进食时间限制在8小时内;
- “5:2间歇性禁食”,即每周有规律地吃5天,另外2天少吃;
为什么轻断食有益健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袁振芳表示,“16+8”限时进食减重改善代谢的原理,是基于人体的生物节律。目前普遍认为,16+8轻断食的关键是在限定时间内吃东西,强调节律性,关注的不只是吃什么,什么时候吃更重要。
断食8~12小时后,身体细胞受到饥饿威胁,会启动节能自保模式,这种效应会激发肝脏、大脑、胃肠道等器官的潜力,使其提高性能,准备应对压力。而在轻断食结束、进入恢复期后,正常的进食又会把身体带入一个细胞生长、功能重建的状态。
这种“空腹-进食”的交替,会触发一种古老的对食物短缺时期的适应,达到修复和新生的效果,即新陈代谢转换。
尽管轻断食目前有较高证据等级的研究作为支撑,但它也可能出现一些风险,比如饥饿感、头痛或头晕、情绪波动、疲劳/精力不足、脱水、便秘等。在进行16+8轻断食前,需要注意以下细节。16+8轻断食比较适合肌肉较壮、超重、腰围过大、血脂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人群。有些人不建议贸然尝试轻断食,比如,体脂率低于19%、营养不良的人,年龄在18岁以下、70岁以上,常出现低血糖、低血压的人,孕产妇,哺乳期妇女,轮班工作者,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症、胃溃疡等疾病的人。轻断食不是不吃东西,断食需考虑营养,同样是500千卡,吃果蔬比喝糖水更营养。
在食物的选择上,多选健康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尽量少吃超加工、油炸和高糖食物,减少盐和味精的摄入,少喝汤,不吃零食。注意摄入适量蛋白质,有助控制饥饿感,保持肌肉体积。进行16+8轻断食,需要循序渐进。尽量保持禁食的规律性,以便与人体生物钟相协调。
禁食时间不建议太长,持续超过24小时的断食可能会让人感到烦躁、脱水或疲倦。
在禁食期间需要补充水分,以免出现头痛、喉咙干或脱水等症状。轻断食不宜长期进行。北京协和医学院等团队推荐以一定短时间的轻断食为佳:单次轻断食一个月比较适宜,一年内可进行2~3次。▲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