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晚年(二)| 余杰

旅行   2025-02-02 00:01   上海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二)


余 杰


5、小芬的奢望

切除了肿瘤后,医生告诉小芬的爱人,最多能够活一个月了,准备后事吧。

原来小芬得了癌症,手术后得知已经扩散了。
躺在病床上的小芬心里很明白,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她望着守候在身边的爱人喃喃地说,你去忙吧,孙子明天还要参加春游呢。你快回家给他准备准备。
望着头发稀少驼背的爱人,小芬心里难掩一丝悲伤,此时此刻的小芬没有一点怨言了。人将临终,一切都看淡了。她的眼前呈现出的是另一位,她的初恋。
能不能再见他一面啊,小芬的两眼流出一丝眼泪。
她想起了当年上山下乡的时候与他同行的那一刻,望着自己心爱的男友,1米80的个头,英俊的脸庞,令人仰慕啊。在一个明月初升的夜晚,河塘边的初吻是何等的幸福甜蜜,小芬至今难以忘怀啊。那一天的晚上,小芬躺在被窝里久久难以入睡。
她想起了在农村的时候,第一个春节同村插队的知青们都回家探亲去了。她与他留下了,而且在大年夜的晚上吃完年夜饭以后的相拥,两个人对着月亮的发誓,仿佛就在眼前啊。
她想起了第一次回家探亲的时候,父母凶神恶煞地盘问和警告:他家里是什么出身,历史反革命啊!我们可是堂堂正正的工人阶级,是无产阶级!从今往后不许再与他交往!硬生生地被父母拆散的爱情。分手的时候,小芬深情地吻了他,大哭了一场。
她想起了回城以后,父母为她介绍了现任的老公。她不满意,因为脑子里总是有他的影子。可她是个胆小的女孩,经不住父母的劝说,她还是出嫁了。老公简直无法与他相比较,人长得矮小,尖尖的脸蛋上布满了青春痘。还有老公的工作,是顶替父母在一家烟杂店里当营业员,混混日子吧。
她想起了有一次在上班路上走过一家机关大门口偶遇“初恋”,看见他从一辆崭新的小轿车上下来。这次偶遇实在是个意外啊。相见的时候两个人都有些尴尬,但很快就进入热烈的交谈中。她得知他现在是一位局级领导,那是一辆他的专车呢。小芬得知,他从农村回来后考上了大学,进了国家机关工作。很快就被提拔到了领导岗位。他的女儿早已大学毕业留校当老师了,爱人在一家研究所里当领导。可是自己呢?爱人早就下岗在家,儿子在开出租车。唉,不能比啊,无法比啊。分手的时候,他笑着握着她的手说,有机会我们再聊聊吧。
有机会?这以后小芬一直盼望着这样的机会,可是她一直不敢打电话给他。
躺在病床上的小芬拿出手机,打开“初恋”的链接,她写道:“我快不行了,能不能最后见一面……”
小芬停下了手指,她默默地望着这条没有发出的留言。发,还是不发?
那一刻小芬是多么盼望着自己的初恋来见她最后的一面啊。
小芬没有发出这条留言。
几天后,小芬走了。走的时候,眼角处有一丝泪花。




6、暴跳如雷的阿娟

阿娟站在幼儿园的门口,放开大嗓门骂道:你们老师都是吃屎的啊,难道就让我家宝宝吃亏啊,你们说呀!

四周围着的人群有的打听是怎么回事情,有的低声说这个老人在瞎胡闹,也有的人在为老师打抱不平。
阿娟听到了人们的议论,她更加来气:我操它娘的,老娘就是要骂这个学校的老师。瞧瞧,有人打我的孙子你们都装聋作哑的,还有没有王法了。
阿娟看见有个家长领着孩子走出幼儿园,她一把抓住那位家长的衣领骂道:都是你家的孩子使得坏,打我的孙子,你们要赔医药费!
那位家长顺手打掉了阿娟的手,和蔼地对她说:你有事找老师,好吗!
从幼儿园里走出来的孩子们都被吓着了。一会儿他们叽叽喳喳地说,就是她家小宝先打人的,还骂老师……
阿娟一听心里有些发慌,但是嘴上还是很强势地骂道:管你们什么事情,都给老娘滚。说完,阿娟拉起孙子的手从人群中溜走了。
第二天,阿娟还是不依不饶地站在幼儿园的门口大声骂人。幼儿园的园长跑出来劝解道:小宝奶奶,昨天的事情老师已经向你解释了。是你家小宝先动手打人,还把一个小朋友打伤了。你家小宝呢毫发无损。现在被打伤的孩子家长已经原谅了你家小宝,你还要怎么样呢。
阿娟说,我不管,反正我家小宝是哭着回家的,这是受了多大的委屈啊,你们难道不管的,我要到教育局去告你们。老娘要看看,这天底下还有没有公理啦!
一直站在阿娟边上的老张实在看不下去了。老张也是来接外孙女的,他听说了昨天阿娟孙子打人的事情。老张曾经与阿娟是同一所中学的,阿娟曾经是红卫兵的头头。那会儿阿娟别提有多么神气了。后来上山下乡的时候,老张与阿娟都是到黑龙江农场的。阿娟在农场的时候肯吃苦,干活很卖力,很快就当上了小队长。那时运动多,阿娟同样起劲得很。今天批这个,明天斗那个,为此阿娟入了党当上了农场的领导。她依旧是大嗓门一个,咋咋呼呼地,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大家在背地里称她为“母老虎”。等到了“四人帮”被抓后,阿娟也倒霉了。职务被一撸到底,还被开除了党籍。回城以后,阿娟进了工厂,好景不长企业倒闭了。阿娟与几个人合伙开了一家服装店,结果被税务局查账时发现他们逃税。阿娟一怒之下把税务局的人打了,被抓进去判了三年。这个阿娟啊,总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啊。老张想到这里走上去劝阿娟:“算了,消消气,孩子在幼儿园嘛,总是要老师照顾的,别较劲了。”
阿娟一看是老张边说,你别多管闲事。老娘就是这个脾气,我怕谁啊!大不了再进去一次。她一扭头“哼”了一声走了。
老张摇摇头叹了口气:我们这号人啊,都是那个无法无天的年代惹的祸啊!



7、还有两胎指标没有完成

老康气恼地望着躺在床上的女儿说:出去,快点出去,嫁出去!

女儿快四十了,还是单身一个。论长相,瓜子脸上那对大眼睛像老康,苗条的身材惹得许多男生们投来羡慕的目光。论职业,在金融区一家上市公司上班,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年薪50万。从踏上工作岗位后,女儿一直忙于工作,从不见她在忙自己的事情。为此老康和爱人多次提醒、劝导甚至下了“逐客令”,女儿就是不见动静。
老康爱女儿。这是他和爱人在云南农场的时候生的。女儿3岁的时候,老康一家借着大返城的光回城了。每次想到这里,老康都会庆幸遇到了大返城,女儿回到上海后就进了幼儿园。要是在云南农场,女儿进幼儿园,做梦吧。聪明伶俐的女儿在幼儿园就表现出众,小小年纪获得了区里儿童演唱比赛的第一名。那天,老康醉了。
令老康一直耿耿于怀的是女儿幼儿园毕业上小学的时候,爱人又怀孕了。那时老康在一家工厂当车间主任了,爱人是同一个单位的,在财务科工作。老康想要这个孩子,心里还想着如果是个儿子就圆满了。爱人有些害怕,想去打胎。老康无奈地向领导上汇报了这件事情。
党委书记听罢摇摇头说,不行啊。老康,你是党员,又是干部。这个计划生育是党的政策,党中央专门对全国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发了公开信。这些你是都知道的。如果你坚持把孩子生下来,你的党籍就成问题了,你的职务肯定要被取消,你的工资肯定要降级了,还有一大笔罚款,你自己好好算算。再说,你现在的女儿那么优秀,那么可爱,唉……。
那天晚上,老康一直闷头喝酒,一直到天亮的时候才对爱人说,孩子不要了,说完他嚎啕大哭。
老康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
好在女儿很争气,从小学到中学读书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高考那年,女儿居然在填写志愿的时候一口气连着填了五个复旦大学。老康见状问道,你为啥其他四个名额不填别的学校,做事要保险一点呀。女儿回答真的很霸气,我就是要上复旦大学!结果,女儿果真考取了这所大学,老康在心里暗暗佩服女儿的胆识。
此时,女儿见老康吼她出去找对象,她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说,你要赶我出去啊?好,我立即搬出去!吓得老康赶紧对女儿说,你老爸就是为你急嘛。女儿瞪了老康一眼,又躺下看手机了。
不久,党中央发出了生三胎的决定。
电视机里播放这条新闻的时候,老康气得把茶杯摔在地上:“妈的,现在想起来了,生三胎!”他对正在打毛线的爱人说:“急了吧,你看看我们家,女儿至今还单身呢。对了,照这个政策,你我两个人还有二胎任务没有完成呢!”



8、阿晴上当了

阿斌揉着女舞伴阿晴在公园的草坪上不断地旋转,他那双不安分的手紧紧地贴在阿晴的背上,有时会趁机摸一下她的屁股。

阿斌喜欢阿晴,这是跳广场舞的大妈们都知道的事情。有人劝过阿晴,这个阿斌是个老色鬼,你可要小心呀。阿晴笑了笑说,我们就是个舞伴嘛。阿斌不错的,人家是个作家,还是一位画家呢。对了,他还是上海一个知青协会的副会长,很有名气的。
大妈们知道,阿晴早年上山下乡时结识的男人在一场车祸中丧身了。阿晴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心里总想再找个伴。眼前的阿斌也许是她追求的目标,唉,干嘛要管人家闲事啊。青菜萝卜各有所好嘛。每天傍晚,阿晴就会来到公园等待阿斌。对于其他人的邀舞,阿晴都是客气地谢绝。
再说这位阿斌,每天总是姗姗来迟。一身西装紧紧地裹着他肥胖的身躯,抹着摩丝的头发油光铮亮。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每当跳舞的间隙,阿斌都会习惯地点上一支烟紧挨着阿晴坐下,时不时还会搂抱一下阿晴。等到大妈们纷纷散去以后,阿斌和阿晴还会手拉手地朝公园门口走去。在旁人的眼里,他俩俨然是一对恩爱的老夫妻。
秋天的一个晚上,阿斌和阿晴跳完舞以后携手回家。走着走着阿晴把脑袋靠上阿斌的胸前,眼睛里流露出一副爱慕的神色,他们走向了阿晴的家。
第二天傍晚,人们发现阿晴没有出现,等了很久也不见阿斌的身影,发生了什么事情啊?正当大家纳闷之际,阿晴哭丧着脸来了,大妈们连忙围了上去想问个究竟。
阿晴看见舞伴们,忍不住哭泣起来了。阿晴断断续续地讲述着昨晚发生的事情。
原来昨晚阿斌和阿晴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间从昏暗的路灯下窜出一个人大喝一声:“不要脸的阿斌,你妈的又在搭讪女人了。”说完,一个巴掌甩向阿斌。
阿斌一愣,赶紧松开阿晴的手。他紧捂着脸颊骂道,关你屁事啊。
关我屁事!那人对着阿晴说,大姐啊,你千万不要上当受骗啊。我曾经是他的小舅子,他的为人是很恶劣的。
阿斌见状头也不回地跑了。
那位自称是阿斌曾经的小舅子告诉阿晴,这个家伙早年上山下乡的时候,就在农场里勾搭人家有夫之妇被活捉。在农场里是一个臭不可闻的家伙。回城以后,在厂里勾搭上我姐。我姐是个老实人,又没有上山下乡,谁知道这个家伙在农场的丑事。结婚后他的那个色心依旧不改,先是勾搭自己的小师妹,后是勾搭人家车间主任的妻子。我姐跟他离婚了,他的丑事暴露后被开除出厂了。这个家伙就是有欺骗的本事,混到社会上去继续骗人。他在网上写了点知青在农场的事情,自费出了本书就自称是什么作家。还有靠着网络的软件把人家的照片变成了他的画作,自称自己是画家。你看看这个家伙多么不要脸。还有……。
阿晴听到这里,忍不住哭了起来。原本自己以为找到了一个有修养有才华的男人,可以陪伴自己度过余生。没有想到在老人中间居然还有这样的骗色鬼。


【未完待续】


鸣谢:余杰先生赐稿分享!


作者
简介


余杰,男,生于1952年12月25日。现居上海。

1970年4月从上海向东中学(原南洋女子中学)69届初中毕业,到云南西双版纳东风农场上山下乡。1979年2月返回上海,进入上海第三机床厂当工人,后在宣传科工作,1986年入党。先后担任企业党委委员、党办主任、支部书记、车间主任、厂长等职。2002年参加上海临港新城(现为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担任港城集团行政总监、党办主任。2012年底退休后在浦东新区国资系统发挥余热,从事基层党建工作至疫情爆发为止。自2007年起在网络上刊发有关知青上山下乡问题文章约450万字。


《城市记忆》系列热文


弄堂

有轨电车

小书摊

石库门里客堂间

跳马

荒人滩与曲阜路

垃圾桥

大饼油条

灶头间

过街楼

剃头

照相


【小说】5号里的故事


第一章:上山下乡那年

1、阿贵又要倒霉了

2、蠢蠢欲动的孩子们

3、夭折的“革命”

4、荒人滩的闹剧

5、无事可干的我们

6、吴太太被斗了

7、刘家伯伯的手艺

8、烧书的前夜

9、荒人滩里烧书

10、冷飕飕的冬天

11、坚决不去

12、刘家伯伯死了

13、救命之恩

14、我在,谁敢欺负5号里的人!

15、吴太太唱起了黛玉葬花

16、萱萱要上山下乡了

17、宝哥哥的失态

18、宝哥哥参军去了

19、吴太太疯了

20、挨斗的夏家叔叔

21、伤心的夏家叔叔

22、大宝宝的心思

23、一针见血的二房东爷爷

24、大宝宝和萱萱都去江西插队

25、骚心不死

26、老裁缝

27、捉奸

28、周老师家的一个谜

29、周老师一番话

30、李长根懵了

31、小黑皮的困惑

32、小黑皮失踪了

33、范家奶奶的烦恼

34、我决定去云南

35、上山下乡前夕

36、暗淡的春节

37、从此不是上海人了

38、5号里的孩子们都走了

39、第一个回来的是宝哥哥


第二章:大返城那年

40、千里之外的相遇

41、小狗子立功了

42、小狗子死了

43、他们有了孩子

44、爱情与回家的矛盾

45、盼望调令早点到来

46、刘小妹的调令到了

47、离别的那一天

48、萱萱的噩梦

49、萱萱的心在流泪,流血

50、妈妈,我在天堂里等你

51、5号里的人都哭了

52、吴局长决定再次去江西

53、推心置腹的交谈

54、大宝宝被救了出来

55、好事多磨

56、夏军顶替回来了

57、小裁缝落户5号里

58、大家都在关心小黑皮的下落

59、喜事一件件来到5号里

60、我们要回家

61、较劲

62、奋力的抗争

63、阿勤死了

64、伤心的阿福

65、阿福要报仇

66、愤怒的脚步

67、火星点燃了

68、为阿勤守灵

69、别了,阿勤

70、悲伤的5号里

71、张老师出来了

72、北上的一幕

73、福林的《勒令》

74、慧娟有孩子了

75、我接到了顶替的调令

76、离开云南的那一刻

77、再见了,云南!

78、终于回家了

79、熟悉又陌生的5号里


第三章:动拆迁那年

80、小版纳,你在哪里?

81、借房

82、姑娘找上门来了

83、夏家叔叔的梦

84、夏家遭殃了

85、支内的小狗子父亲

86、小狗子的父亲死了

87、邻里亲情

88、有情有义的邻居们

89、南下深圳

90、灰头土脸的大宝宝

91、从头再来

92、大宝宝的努力和小裁缝的刻苦

93、争气的小裁缝

94、小裁缝当厂长了

95、起死回生

96、被押回来的长根

97、我们去见李长根

98、悔恨交加的李长根

99、不速之客

100、小黑皮留下的话

101、可怜的小黑皮

102、一个家的悲剧

103、宝哥哥的烦恼

104、宝哥哥的不顺

105、宝哥哥离婚了

106、千里寻子

107、小裁缝的苦恼

108、5号里的新住户

109、阿慧的苦楚

110、不争气的女儿

111、精明的大宝宝

112、5号里的钉子户

113、刘小妹的儿子考上了复旦

114、张教授话石库门

115、夏军有了着落

116、这里留下的是记忆

117、再见,5号里


回城以后……——在车间

(上) (中) (下)


梦之城——临港新城开发始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梦之桥

        

        

        

  


知青文汇

说说:我们这些人后知青时代的晚年生活

天地之间一杆秤 —— 悼念“知青之父”赵凡

他,无愧覆盖这面“知青”的旗帜!

上山下乡运动终止的见证

送你一束沙枣花


你们是谁—— 写给60岁的“知青”

一位农民工朋友谈“知青精神”

上山下乡那些年,我们眼中的运动

知青讲述:上山下乡的那一刻

知青口述:我们的后代


知青啊,不要捂着伤口唱赞歌!

夕阳下……

墓碑

落叶归根的我们,不易!

第一次出远门


告诉孩子:我们为啥叫知青

孩子们,你们都懂得了吗?

张铁生的白卷与人生的大起大伏

当过知青的人 明白了珍惜的含义

留在那里的知青爱情


一位50后,从儿时到退休的国庆记忆

偶遇知青朋友

当过知青的人 懂得了回家的幸福

老知青命运录

过年了,想起了他们


青海知青大返城纪实

回家的感觉一辈子忘不了

知青口述:我们的爱情并不单纯

我期待着放上鲜花的照片

在西双版纳过的最后一个春节


《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云南》影集,我们盼了4年了

我们的脚步——即将走完人生之路的老知青们

知青回家探亲的故事

偶遇记

云南知青生活趣事


还记得那个下乡时带队的老师吗?

知青往事:抽烟趣谈

我们的晚年

知青口述:恢复高考的那些事

知青话题七篇


版纳留痕——云南农场十年知青生涯


我的后知青时代生活

(连载之一)1979年:后知青时代生活起点

(连载之二)1980年:追赶时代的脚步

(连载之三)1981年:春天的气息

(连载之四)1982年:我要读书

(连载之五)1983年:成家立业

(连载之六)1984年:生活的新起点

(连载之七)1985年:我的大学


写给正在奔向八十的我们

生日与姓名的故事

老房子的记忆

理发小议

上海街头掠影


➤社会即景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人在旅途

(上) (中) (下)


➤走在历史的凹陷处

(上) (中) (下)


临港——从哪里来----沧海桑田之巨变


➤当我们老了

(上) (中) (下)


一份沉甸甸的思考 ——读《阿姆斯特丹兄弟对谈》


➤致我们消失的青春

(上) (中) (下)


➤从社区出去,再回社区去的话题

(上) (中) (下)


➤怀念那个春天的年代 ——八十年代初期看过的话剧

(上) (中) (下)


➤我们的晚年

(一)


我知道你在看哟~

阿拉老底子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不忘昨天, 激励今天, 走向明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