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宋汤和酸辣汤 | 陈佩君

旅行   2025-02-01 00:01   上海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酸辣汤



陈佩君

小时候一到冬季,姆妈就会给一家人做罗宋汤和酸辣汤。其实,“罗宋”这个词是英语Russia读音而来,“罗宋”即俄罗斯。Russia Soup虽然是舶来品,但是经过上海人的改良之后,成为独有的羹汤。

上海人喜酸甜,这大概跟上海潮湿气候有关联,潮湿气候更容易脾虚,酸甜食品对脾胃有很好的调理作用。酸辣汤,本土是四川重庆,经过上海人改良以后,成为了“上海酸辣汤”。酸味有助于收敛肝气,辣味能助肺气发散,汤里的两种味道,相互制衡,达到调节身体上的阴阳平衡。
上海人更喜改良,跟不愿意用固定思维性格戚戚相关。瞧上海人做的罗宋汤,红肠取代牛肉,红菜头改为番茄,菠菜改为卷心菜,当然俄罗斯罗宋汤里的洋葱和土豆食材,还是被沿袭下来。年轻时,经常跟着文学创作组团去外地“封闭式创作”,午餐简单,一荤一素外加一个罗宋汤或者是一个酸辣汤。虽然汤里的内容不如家里做得丰富,罗宋汤一勺上来,看到的是卷心菜片和土豆丁,想找红肠丝也有一点难,但是被油熬过的番茄酱还是能感觉得到的,稠稠的,红汁的颜色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同样酸辣汤一勺上来,看到的就那么几丝豆腐和零星的鸡蛋皮丝,以及散碎的香菜叶,白黄绿颜色,加之陈醋褐色,吃前放几滴香油,无论是味蕾还是感官都能过得去。
领导说,等收官回家,带我们到红房子西餐厅吃一次。红房子西餐厅的罗宋汤是招牌菜之一,除了番茄酱之外,还增加了苹果和牛奶等食材,甜香味道确实充满舌尖。在西餐厅里,虽说罗宋汤和炸猪排是经典搭配,但是这两道菜的祖先,一个来自俄罗斯,另一个来自奥地利,可以讲根本不搭界,然而,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在民国时期的上海流行开来。年轻时为自己天生吃不胖而沾沾自喜,一吃就是两块炸猪排外加一碗罗宋汤也不嫌多,炸猪排上浇点辣酱油、罗宋汤上洒几滴香油,养胃养心还能养颜,何乐而不为呢?
后来,年龄上去,油炸的食物不敢再碰,不过只要有时间,也会亲自掌勺做个罗宋汤的。然而,罗宋汤里各种各样的食材,适合大量制作和分享,况且做出来的味道总不尽人意,每次吃的少倒掉的多,于是,趣味也就越来越淡了。
上个月,到文友家吃饭,嫂子为大家做了很多菜,其中就有罗宋汤。文友说,原本是想做酸辣汤,但忘了买豆腐和陈醋。然而,嫂子认为,出了小区就是超市,购物很方便,问题是平时两个人吃饭,如果做罗宋汤,根本吃不完,最后全部倒掉。我感同身受,两个人量的罗宋汤,做出来还叫罗宋汤吗?文友说,酸辣汤里的内容其实跟罗宋汤是一样的量,两个人也根本吃不了,往往倒掉的比吃掉的要多得多,趁今天人多,请你们等于自己也解馋。
嫂子说,下次给大家做酸辣汤,烂糊肉丝馅的春卷,加一碗酸辣汤,保准你们爱吃。多么有趣,罗宋汤搭配炸猪排,酸辣汤搭档烂糊肉丝馅的春卷,妥妥的上海味道。谁说上海人不吃洋葱的?无论是罗宋汤还是酸辣汤,洋葱是必不可少的食材,尤其说洋葱有降低肝癌风险的作用时,上海人更爱它了,顶多吃完后含一片口香糖或者薄荷糖,边嚼边聊天,聊聊上海的味道和文化习俗。
说起文化习俗,文友会问酸辣汤里为什么有豆腐食材?如果从营养价值和口感方面说,豆腐含优质植物蛋白,易被人消化和吸收,然而,与之相比,国人更讲究好意头和讨好彩头。豆腐的谐音是“都福”“兜福”,其颜色是白色,在五行学中白色代表金,象征纯洁与美好,也寓意长寿与福气。不过,也有些老人看见不管是荠菜肉丝豆腐羹还是酸辣汤里的豆腐丝,会联想到白事,其实这只是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一种象征意义罢了,没有那么多玄乎。
“新春期间请文友们吃酸辣汤,是不是小嘎巴气了?怕到辰光个个都是酸几几的。”“哪能会呢?请侬不要低估这只汤的能量好不好,这是老底子上海人的情怀。”“这一顿罗宋汤还没有吃完,就想着下一次的酸辣汤了,真的是吃了碗里的还想着锅里的主。”七嘴八舌,每个人好像都有一个老底子上海街边的味道。
如果我们穿越到北宋的繁华夜市,跟着苏东坡一起逛街,当尝到摊位上一碗酸辣汤时,会不会跟他一样赋上“酸辣一味解千愁,暖胃更暖心头”的词句呢?文友说,下次嫂子做酸辣汤,他亲自掌勺“东坡肉”,这个搭档才是绝妙的搭档。那苏东坡为这道菜也赋过词,其中经典句是什么吗?“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我们几乎异口同声,对待生活就应该像苏轼一样的豁达,不管是春风得意还是流年不利,热爱生活中的自己是永恒不变的本质。
近日,儿子带我逛街时吃了一回老上海风味的罗宋汤火锅。罗宋汤火锅关键在于汤底的制作和食材的选择,据服务员介绍是意大利番茄爆炒之后融入汤中。“意大利番茄?”“当然,意大利番茄多达三百多品种,罗宋汤锅底的番茄只不过其中两种。”虽然感觉吃一次罗宋汤火锅还有那多么名堂,但是看到锅底里有切成块状的牛肉、土豆片、洋葱、芹菜,还能辨别出提升汤底浓郁度和风味的是番茄酱的作用,也就不再好奇意大利番茄到底跟平时吃的罗宋汤里的番茄有什么区别了。
事物都有它的一体两面性,翻阅医学资料和刷短视频,有罗宋汤和酸辣汤不建议多吃的记载和说法。不建议或不主张,无非就是说大量摄入脂肪和油脂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风险。凡事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在物质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便捷的今天,我们其实更担心的是食物的添加剂、农药残留或者是假冒伪劣,而不是纯粹的一道菜,或者一碗汤能吃出负担。我们更多忧心的是,往往在便捷中模糊了简单的概念。
有的饭店门口挂着“没有预制菜”醒目字样的横幅,觉得有些好笑,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没有灶台,也看不到厨房,不如围在家里的灶台转,或者找一个农舍住上几天,自己下厨或者吃现成的,还能吃出不健康来吗?

说好了,这次外出度假,罗宋汤和酸辣汤不可少。


(配图来源:网络)


鸣谢:陈佩君女士赐稿分享!



作者简介:


陈佩君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丹飞文学奖首席签约作家。诗、散文、小说见于《上海文学》《北京文学》《文学报》《劳动报》《新民晚报》等报刊。出版有诗集《行囊》(中国文联出版社)《魔都咖啡》、长篇小说《无法刹车》(以上文汇出版社)。有诗作镌刻于苏州河公共空间,诗歌《永不消失的电波》被中宣部推送。曾获上海市五一文化散文金奖、上海苏州河公共艺术奖、北京文学散文三等奖。


陈佩君热文


散文和随笔

邻居

楼梯的灯还亮着

留在那段岁月的记忆

二十年后再到公寓

我们一起加油


哪天解封哪天来看你

侬是一名共产党员

母亲的家什

落在大观园里的诗

和父亲对话


一座城市的性格

上海是最懂咖啡的城市

老电影咖啡馆

又如初见的召稼楼

状元楼


当走近一位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时


老爸的笔记

   1-2  3  4  5


如何去理解世态下的生存法则——读凌耀芳短篇小说《大红深蓝》

在字里行间遇见上海的味道

书和书橱的命运

父亲的笔记本

再次走进蟠龙


漫步番禺路

万安路

黄芪茶

九江路

杨树浦港


冰箱

女人啊女人

同桌的你

品时光里的简·奥斯丁

繁花里的上海往事


上海人水性特质

亭子间的众生百相

代沟

新老大旧老二破老三

震撼,当马相伯遇到史量才

旅途的感悟

人生路途感悟短语

路遇拾零


短篇小说:

有事请拷我

三色记

➤异乡人

  (一) (二)

  (三) (四)

当老板坐进班房之后

三个女人•咖啡

租房

挂在衣橱里的旗袍

走出来的人

无字

不是两个人的事


市井素描:

棋牌室里的女人

扔黑锅

锅里的鸡汤变味了

阿Q

白日梦插上了翅膀

搭伙

倒粪池

修锅摊 弹棉花

➤诗意的女人

   之一  之二  之三

   之四  之五  之六

   之七  之八  之九


上海老洋房:

报业创始人史量才大宅

多伦路250号孔祥熙住宅:穿过时空的记忆

不带走这里的风水:沙船大王与“书隐楼”故事

怎一个“花园”二字了得:叶澄衷与叶家花园

高墙深院挡不住一颗青春的心:宋家三小姐未出阁的住宅


经得住历史考验的一幢花园别墅:武康路99号正广和大班住宅

不可一世的海上大亨:桂林路1号黄金荣黄家花园

挥不去心中的忧愁:卢湾区重庆南路169弄8号陈洁如住宅

花园与爱情总相宜:刘吉生与爱情花园故事

静静地看着墙内的岁月:陈桂春与“颍川小筑”


傲然屹立小白楼:华山路978号白杨故居

1920咖啡馆里有故事:多伦路七君子王造时的寓所

用艺术垒成的花园洋房:南阳路贝宅

你我本无缘:皋兰路张学良公馆

临终依然放不下:湖南路262号贺子珍住宅


山阴路,走得悠长悠长:千爱里内山完造住宅、大陆新村鲁迅住宅

一代巨匠陨落于那座花园洋房里:江苏路安定坊5号傅雷住宅

“人死,精神不死”:多伦路志安坊35号陈仪住宅

一生中都在与日本人抗争-化学工业先驱吴蕴初花园洋房

用慧眼识清新中国光明的前途-郭棣活花园住宅


宦海沉浮却赢得一个幸福的家-淮海中路1634号何应钦住宅

丁香般的丁香花园-徐汇区华山路849号

借助一口英语坐上买办交椅-宝庆路3号周宗良住宅

斗转星移,逝水年华-吴国桢花园洋房

一千个春天的奇缘-虹桥路1440号陈香梅住宅


与慈善有缘的大理石大厦-嘉道理公馆

爱钱的宋家大小姐-永嘉路383号孔祥熙旧居

邬达克在上海留下的最后一件作品-铜仁路吴同文住宅

历经一个世纪风雨的花园洋房-淮海中路盛宣怀住宅

梅花诗屋里的琴声去哪儿了-思南路87号梅兰芳公寓


投身革命即为家-余庆路190号陈毅住宅

改变不了席家当年的腔调-东平路1号席家花园

孙中山先生的唯一子嗣-番禺路60号孙科住宅

旧日的痕迹只道是寻常-愚园路1136弄31号王伯群住宅

世事沉浮人生却无常-岳阳路145号宋子文住宅


新华路,那个年代的烙印-新华路329弄36号周均时住宅


长篇小说:弄堂深处有人家

引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⑥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尾声


长篇小说:无法刹车

上篇           

                    

中篇           

                    

下篇


相关荐读:

评陈佩君《弄堂深处有人家》的人物归宿(作者:今音)

漂泊的无根与刺激——评陈佩君的中篇小说《异乡人》(作者:今音)


我知道你在看哟~

阿拉老底子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不忘昨天, 激励今天, 走向明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