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大哥炒菜爱放猪油,去医院体检,医生纳闷:你做了啥?

文摘   2025-01-19 18:03   河北  

53岁的张大叔非常喜欢吃猪油,几乎每顿饭都离不开猪油,他的妻子对这种高油脂饮食习惯颇为担忧,常劝他控制分量,但张大叔总是满不在乎。

不久后,张大叔身体出现状况,腹部胀满、胸闷和呼吸困难,连散步都变得吃力。在妻子坚持下,他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血脂异常升高且肝功能受损。

医生称这些症状与长期高油脂饮食密切相关。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我们的饮食习惯亦在演变。猪油,这一传统的烹饪材料,其健康影响如何?我们该如何明智地选择和摄入油脂呢?

营 养 医 学


猪油是从猪脂肪中提取的油脂,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酸。

科学研究表明,过量摄入饱和脂肪酸会增加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坏胆固醇”。高水平的LDL-C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动脉粥样硬化则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但猪油并非一无是处。其含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具有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作用,HDL-C被认为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此外,猪油中的维生素E和辅酶Q10等抗氧化成分也有助于减轻氧化应激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

因此,并不能简单地将猪油视为心血管疾病的直接“加速器”。

预防心血管疾病

关键是做到这一点!

许多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血脂等,其核心问题在于肝脏的脂类代谢功能失调。当肝脏无法有效处理血液中的脂肪时,这些脂肪会沉积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甚至堵塞,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因此,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我们需要从保护肝脏入手。通过专业指导下的营养调理,可以为肝脏修复提供所需的“原材料”,帮助其恢复正常功能。

例如补充蛋白质有助于肝脏生产更多的“清洁队”,必要的脂肪酸可以帮助减少炎症并改善脂质代谢,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抗氧化,减轻肝脏负担。

当肝脏各功能状态良好时,能够及时生产出清除血液中多余脂肪的物质,例如卵磷脂,保持血管通畅。

另外,营养调理也能为血管修复提供必需的物质,如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借助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促进受损血管的愈合,并提升血管的弹性,从而降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但针对每个人具体需要补充哪些营养是需要专业分析的。

如果您也有心血管疾病

或其它健康问题

可以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简述您的情况

由我来帮您免费分析

并制定专属调理方案



营 养 医 学




如何正确食用食用油

我们日常所用的食用油,以往大家更偏爱纯植物性油脂。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适量摄入动物油脂对人体大有裨益。

所以,目前普遍建议大家在食用油脂时,动物油与植物油相结合,比例可控制在1比2或1比3,即动物油为1份,植物油为2份或3份。遵循这样的用油方式,对健康最为有利。


是否需要经常更换

食用油种类

最近也有粉丝朋友在问,食用油是否需要经常更换种类来获取更多不饱和脂肪酸。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并且一直在寻找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但事实上,很大程度上我们并不需要增加生活中的复杂性,反而应该简化它。

比如,小时候会发现村里的老人往往能活到八九十岁,那个年代,他们并没有摄入多种食用油,也没有每天吃多少水果,或者海参、鲍鱼、虫草等高级食材。

所以我们真正要思考的是如何给生活做减法。当然,有些人的确需要增加营养摄入,比如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病的朋友,因为他们的营养极度不平衡,但这就需要专业人士来调整补充。

那么食用油是否需要经常替换呢?

最常见的食用油是花生油和豆油,但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种类,如玉米油、葵花籽油、茶油、核桃油、杏仁油和牡丹籽油等。所有这些油都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比如大家熟悉的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只是含量有所不同。即使某种油中的某些成分不够充分,通过食用坚果等食物,也能得到有效补充。

因此,这并不是一个大问题。我们不应该过于精细地生活,因为过度精细化可能本身就隐藏着风险,你同意吗?


你有什么看法

请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吧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

实用健康知识以及小妙招



文案:Z·lucky  

编辑:尔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王涛博士
王涛,北中医医学博士、国家高级营养保健师、营养医学创始人;CCTV10、河南/江苏/重庆等卫视健康栏目特邀医学嘉宾;从事疾病学习研究36年,慢病营养调理受益人超10万+;著有《失传的营养学》《远离疾病》两部医学专著;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