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放射治疗摆位质量有自查”是啥意思,怎么操作?

职场   2024-09-24 19:08   上海  

    今天在后台被同学问到一个问题:机房治疗摆位如何做到“对放射治疗摆位质量有自查,并对存在的问题有整改记录可查”,正好上次说到“物理师计划做出来之后谁都可以再去查一查底单,治疗师摆位就不一定了”。我就从我一线治疗师的角度聊聊我自己的想法(注:此处“一线”指的是“直接参与生产、服务或工作现场的员工”,不是指“知名度高、影响力大、作品受到广泛认可的影视或体育明星”)

    聊正事之前,照例先开始扯点别的,就是说有些事是正确的,但不妨碍有人觉得烦,但觉得烦也不妨碍是正确的。就例如下图,当开展一些新技术的时候,例如ART,或者简单点的:ABC或光学门控等开展的DIBH,是真的很费时间,耽误我下班我也烦,但不妨碍这件事本身他是正确的。有时候一个完善的、方向性准确的指南/管理制度就很重要

    现想现敲的,肯定不全,仅供参考:

    1.现场检查摆位质量:

    ①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摆位规范对摆位流程进行检查并记录,就类似肿瘤精准放疗专项技能培训项目期末考核中的放射治疗师操作质量评分表,现场检查并打分(文字版自行点击超链接
    ②监控里看到你摆完位,突然杀到机房,核对患者信息、体位固定装置、对线体表标记线等符不符合基本要求。(这时候要不抖个机灵,说体表标记线不对应体内解剖结构变化?)
    2.以IGRT结果反馈摆位机制:

    由于水平有限,这里仅以举例的形式简单论证一下:

    ①定期检查/抽查CBCT等影像验证结果是否符合临床要求及真实性。配准范围也好、配准方式也好,这些都只是为了操作简便的,最终还是看配准结果是否符合临床要求。而且除了数据本身(例如是否x/y/z<5mm),还有真实性,卧槽眼看着7、8mm了,手工配准移两下,嘿4.9mm了。

    ②针对超限验证结果的处理方式:

    A.配准后符合临床要求(主管医师认可)的趋势性位移:治疗中复位。如重新勾画体表标记线、记录offset值摆位后移床等。

    B.偶发的超限的摆位验证结果。按照相应要求重新摆位或者直接移床治疗,之后的治疗日根据实际情况连续获取CBCT,确认其为随机误差。咱就说,至少至少,第二天得拍一个吧?
    C.多发的超限的摆位验证结果。这里可能是发生在同一个患者身上的,讨论是由于何种原因导致的,是否增加IGRT频率,对其他患者类似情况有没有什么借鉴意义?也可能是发生在同一类病种的患者身上的,讨论体位固定方式是否合理,有没有改进空间?例如使用胸腹部体膜的患者,仅根据体表(骨性)标志去扣热塑膜,肯定会发生y方向摆位误差较大的情况。
    其实以上也就是一些基础的、常规的项目,针对的也就是现在主流的低IGRT频次的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对于每日CBCT、SBRT、ART等等新技术,也应当更新和变革检查细则,例如如果每日CBCT,那更重要的显然是配准结果(靶区覆盖度等),而不是配准结果给出的移床数值(这时候3毫米5毫米8毫米又有什么区别呢)还有一点就是,以上更多的侧重点在于体位本身的稳定性和复性,没有过多的纠结于体内组织结构的变化,例如靶区可能会随着呼吸、肠道等的运动等发生位置变化等,这时候也不是“摆位质量”了。

我想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技术”最终都会被更新的理念和技术所替代,掌握临床原则和目的,从本质出发,从原理出发,不忘初心,活到老学到老是当代放射治疗师能做的做重要的事。至于是否符合放疗质控的要求,我想放疗质控的初衷是整体提高放疗质量,相信检查细则也会不断更新和变革,用新理论和逻辑推翻旧认知和观念。

卸下蟹壳,公众号:LA技师图像引导在放疗中能做到哪些?

    本来有蛮多话想说的,但真正敲出来,发现那些话不知道插在哪里比较合适。总之,这些都是一些基础的要求,果连这些都觉得“麻烦”,可能吧…

LA技师
讨论一些放射治疗师相关内容,如日常工作、各种考试等,号主也是治疗师。此外,对放疗设备也很有兴趣,但比较外行,就是看看热闹和临床应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