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过放疗科技术员的收入和所在地区、医院级别、科室收入等有关但肯定不是正相关,这说的是总体收入,没说每个技术员之间,那技术员之间一就是和分配制度相关,二呢和“身份”也有关。不过这里说的不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指的是编制(包括备案制)、合同和劳务派遣。 这三个词具体啥意思你们可以自行百度,今天不是来科普的,是来吐槽的。编制这种大家都懂,三级医院的编制和技术员基本无关(入职的时候),基层可以考但待遇有限的情况下铁饭碗说不定也只是个枷锁;合同制大概就是和医院签订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就是和医院指定的人力资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像上海、无锡好像不存在上文所述的狭义合同制,基本要么编制、要么劳务派遣,按我浅显的理解,这种也属于“合同制”了。 我一直觉得越先进的地区越能实现“同工同酬”,实际上后来才知道像苏州、无锡、杭州这些地方也存在同岗位编内编外巨大的收入差异,有的是公积金房补不同、有的是年终奖不同、有的连工资都不一样了…这里点名夸夸上海,大部分医院做到了真正的同工同酬,基本上只有企业年金上有些差异了(编外无企业年金)。当然了,这里没说退休后的事,双轨制也是被吐槽烂了的全国都有的问题。不过现在好点了,谁能活到退休还不一定呢。
吐槽内容二:
刚才说到编制、合同和劳务派遣,我一度以为同一个科室技术员这个岗位只存在两种身份(编制和合同或编制和劳务派遣),就像我也以为社会上很多事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例如同工同酬)。直到我看到一些医院的招聘,在“正式员工”之外开始采用“劳务派遣(外包)”的形式用工,如某发达省份省会城市的某顶级三甲医院:
“派遣制工作人员”招聘要求,2024年
这好歹还在要求上有些差别(虽然我也不知道技术员在工作内容上能有啥大的差别),直到我看到某直辖市的某顶级三甲医院的“外包人员”招聘(2024年):
岗位外包,与xx人力资源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派往xx医院工作 好奇之下去搜了该医院人事代理制(名词是真的多,反正就理解成没编制但属于“正式员工”)的招聘要求:
2023年放疗科也没招技术员,这是2022年的招聘要求
……
也不知道如何评价了,可能就是“遇到了就是遇到了”、“没办法就是没办法”,也可能是“有钱赚就行”、“在哪不是牛马”,但最终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