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杨泗春团队开启抗乳腺癌药物研发新方向

学术   2025-01-19 16:58   浙江  

2025 年 1 月 8 日,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杨泗春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 Nature 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The sequence-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 of intrinsic ERα disorder」首次揭示了雌激素受体 α(ERα)中一个此前未知的分子开关机制。这一突破性发现为开发新一代乳腺癌治疗药物开辟了新途径。




关键突破:揭示新型分子开关

 

研究团队运用尖端的小角度 X 射线散射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在 ERα 的 N 端转录激活结构域中发现了两个特殊的疏水芳香族簇。这两个区域通过精密的疏水相互作用形成分子开关,当蛋白质 118 位丝氨酸发生磷酸化修饰时,会触发显著的构象变化。这种精巧的调控机制此前从未被发现。


颠覆传统认知 


传统观点认为,蛋白质磷酸化主要通过静电作用来调节功能。然而,本研究通过系统实验证实,在 ERα 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疏水相互作用。研究团队发现,通过特定的突变可以模拟磷酸化的效果,从而恢复蛋白质的功能。这一发现不仅颠覆了传统认知,更为开发新型药物提供了全新思路。


重要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 


乳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女性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22 年全球新增乳腺癌病例超过 230 万例,其中约 70% 与 ERα 密切相关。虽然现有靶向药物在早期治疗中表现良好,但许多患者最终会产生耐药性。本研究揭示的新机制为克服耐药性提供了新的策略,有望推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开发。


创新的研究方法 


研究团队采用了多项世界级先进技术,包括来自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先进光子源和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光源 II 的尖端设备。这种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使团队能够在前所未有的精度上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变化。深远影响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团队发现类似的调控机制在约 9.4% 的无规则蛋白和 15 个核受体中普遍存在。这意味着本研究的影响将远超乳腺癌领域,为理解其他疾病机理和开发相关药物提供了重要参考。


该研究由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杨泗春教授领导,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癌症协会和玛丽凯艾施基金会的资助。研究团队包括来自凯斯西储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学家。


DOI:10.1038/s41586-024-08400-1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400-1


审核:杨泗春
图片版权:图虫创意
如需代发文章宣传、新闻稿、招聘等,请后台回复【学术】添加小编
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提供前沿资讯、实验方法、选品推荐等服务,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交流群,覆盖神经科学、肿瘤免疫、基因编辑、外泌体、类器官等领域,定期分享实验干货、文献解读等活动。

添加下方二维码,回复【】中的序号,即可领取对应的资料包哦~
【2401】论文写作干货资料(100 页)
【2402】国内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汇总(60 页)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响因子(20000+ 期刊目录)
【2404】免疫学信号通路手册
【2405】PCR 实验 protocol 汇总
【2406】免疫荧光实验 protocol 合集
【2407】细胞培养手册
【2408】蛋白纯化实验手册
转载须知
【非原创文章】「丁香学术」特邀稿件,作者授权发布。本内容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丁香学术
「丁香学术」是丁香园-丁香通旗下科研类公众号,致力于传播有价值的学术报道,解读有深度的学术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