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建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下发的“夯实围术期感染防控,保障手术质量安全 ” 专项行动( “感术 ”行动)实施方案中到到 2025 年末,达到完成性指标有( )
A术前皮肤准备合格率逐步提升。
B手术部位感染率逐步下降。
C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逐步下降。
D术后肺炎发生率逐步下降。
E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前 0.5~1 小时给药率有所提高。
外科手消毒的范围是多少( )
A 双手、前臂至上臂下2/3
B 双手、前臂至上臂下1/3
C 双手、前臂至上臂下1/2
D 双手、前臂至上臂下2/3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
A ≤10CFU/cm²
B ≤6CFU/cm²
C ≤5CFU/cm²
D ≤15CFU/cm²
手术室洗手池及水龙头数量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合理设置,每 2~4 间手术间宜独立设置 1个洗手池。( )
A 对
B 错
取适量免洗手消毒剂放置在左手掌心,右手指尖浸泡在手消毒剂中 >15s。( )
A 对
B 错
术前皮肤准备合格率指标包括以下2个指标( )
A术后肺炎发生率逐步下降
B去除毛发正确率
C皮肤清洁合格率
D I 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 24 小时内抗菌药物停药率有所提高
术前手术区域皮肤准备合格是指( )。
A 手术切口部位和常规划定区域内的皮肤清洁。
B 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无损伤、无影响手术切口的病变。
C 去除毛发正确。
D 皮肤准备范围符合手术要求。
去除毛发正确是指( )。
A不影响手术视野区域不去除毛发;
B如需去除毛发可以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C术前去除毛发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
D去除毛发工具应一人一用一消毒/灭菌或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围术期感染防控关键措施核查术前皮肤准备评估,以下皮肤准备正确的是( )。
A术前规范完成皮肤清洁。
B不影响手术视野区域不去除毛发;如需去除毛发使用非损伤皮肤的方式。
C术前去除毛发应当在手术前一日进行。
D 使用合法有效的皮肤黏膜消毒剂,规范进行手术部位皮肤的消
毒。
术前皮肤准备方法中去除毛发最推荐使用的方法是( )
A剪刀剪毛法
B备皮刀剃毛法
C 脱毛膏脱毛法
D 电动剃毛器去毛法
术前皮肤准备方法中去除毛发最不能推荐使用的方法是( )
A剪刀剪毛法
B备皮刀剃毛法
C 脱毛膏脱毛法
D 电动剃毛器去毛法
手术相关感染防控措施策略中管路管理正确的是( )
A加强管路的日常评估及维护。
B 接触患者引流管前要正确进行手卫生。
C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D 只要挤不出来引流液,就可以拔管。
加强全麻患者术中体温管理,如通过空气升温、流通热水装置、
辐射加热器等加热方式维持患者正常体温。 ( )
A 对
B 错
国家卫建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下发的“夯实围术期感染防控,保障手术质量安全 ” 专项行动( “感术 ”行动)实施方案中到到 2025 年末,达到推荐性性指标有( )
A 手术部位感染率逐步下降。
B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前 0.5~1 小时给药率有所提高。
C 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逐步下降。
D 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 24 小时内抗菌药物停药率有所提高
下面关于手术切口分类正确的是( )
A II 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手术。
B I类切口手术是指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的手术
C 二期缝合、切开再止血的切口以及 6 小时内清创缝合的切口也是 Ⅱ 类
D 剖腹探查术、盆腔淋巴清扫术、圆韧带悬吊术这类手术能做好无菌准备,可以做到无菌操作,应为Ⅰ类。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中指出,给药途径大部分为静脉输注,仅有少数为口服给药。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
A 对
B 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中指出,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清洁手术过程。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药一次即可。( )
A 对
B 错
关于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正确的是( )
A 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
B 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
C 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
D 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72小时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19版)中明确洗手步骤不分先后,不用再手脑并用默背顺序“内外夹弓大立腕”。( )
A 对
B 错
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是( )。
A病毒
C暂居菌
B支原体
D常驻菌
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进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
A 接触病人前后。
C摘手套后。
B进行无菌操作前。
D穿脱隔离衣前后。
E进人或离开隔离病房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