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那次检查,我就不会成为控感兼职护士

百科   2025-02-05 07:16   河南  



每个时代,都会惩罚两种人,观望着和不肯改变的人。 
每个时代,都会奖励两种人,努力着和改变自己的人。


作者:韩语

我是一位80后护理本科生, 毕业后从事临床外科护理 ,至今已经有8年余,刚上班时,要学很多护理技能和操作,白天做入院护理、更换液体、健康宣教等,当时更多的关注是护理诊疗知识,如何下尿管、备皮、挤压引流管等,对医院的控感科基本没有印象,对其他医院职能部门也印象不多,最熟悉的就是护理部了。
开始工作前二年的大多精力用于护理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学习,感觉自己进步很快,心生欢喜,满怀自信。
科室有专门的感兼职员,自己也就是做好自己的护理工作直到上班第三年,一次市里来我院检查控感工作,当我站在检查老师面前,语无伦次,手忙脚乱接受考核时,才知道,医疗护理技术的每项操作中,贯穿着很多的控感细节,我缺少很多理论知识和理念。
那天,病区不太忙,我刚好从治疗准备室出来,见有二人走进病区,我急忙迎上去。
“你好,您来看病人或是其他?”
那二人表情很严肃,看看我。“我们是市里卫生监督部门的,来看看你们治疗室。”(就是指治疗准备室)
我当时并不知道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的内容和后果严重性。但是一听说是检查的,心里突然紧张和害怕起来。就领着他们向科室治疗准备室走去。刚好护士站有个年龄大的护理姐姐,我就对她说卫生监督来检查的。
那位护理姐姐听后,很麻利,立即向护士长办公室急步走去,当我陪检查人员走到治疗准备室时,护士长已经麻溜地赶到。
“领导您好”,护士长忙打招呼。
检查老师在室内开始查看所有的医疗用品,快速手消毒液的有效日期、开启日期、医疗废物分类、湿化瓶、一次性用品的包装及有效期等。
“这根棉签怎么混在玻璃安瓿里?”检查老师指着利器盒里的一根棉签,护士长连忙笑着说:老师,我们错了,以后不乱放了。检查人拍了照,没有任何回应。
这时,检查人突然看着我说,“你的口罩佩戴不规范”。我吓的也不敢说话,站在那里,也看不到自己的口罩。“别紧张,你的口罩上下带颠倒了。”
我急忙取下口罩,一看就是,脸色通红。“老师,不好意思,我戴口罩时,没有仔细看,上下戴反了。”我准备将口罩还戴上。
“直接仍了吧。投放到哪个桶里?”检查老师问我。
“黄色桶里。”心想这个我知道,这不是医疗废物吗?
“准确说是感染性医疗废物桶里。”检查老师说。
将口罩投进了黄色桶里。“谢谢老师指导!”我急忙说,然后看看护士长。
护士长急忙说“以后我们科室加强管理,多培训学习!”
“那你洗个手吧”。我也真是实诚,还没有逃跑,其他护士能远离的都远离了。检查老师让我洗手。
其实,平时洗手步骤执行的还不错, 走到水池边, 挤出抗菌洗手液就开始揉搓,因为紧张,双手一直有点颤抖,脑子一片空白,完全忘记了先后顺序,洗好手,双手垂在那里,也忘记取干手纸了,我心想“毁了,等检查的走后,就等护士长批我吧。”
检查老师对我洗手很不满意,然后在一个本上记录着,“也不打湿双手就揉搓,有效果吗?你洗手不正确,你们就不准备干手纸吗?”
一紧张,我就是忘记先开水龙头湿润双手了,我脑子一片空白。
“老师,我们一定会加强培训和管理。”这时候医院控感科主任也来到了病区,她和检查领导打招呼问好,他们一边聊一边走了。护士长笑容可掬,一边送出病区,一边感谢老师指导。
结果可想而知,我被护士长严厉批评。她还要去向控感科汇报检查经过。当然护士长承担了所有,没有向控感科说我的不足,说是自己管理的不足。
那一次,我天使的骄傲和自信被打碎一地。

我用了几天的时间去回顾检查老师检查的细节,医疗废物分类、医疗用品的有效期及存放、手消毒液、洗手等,这不都是我日常接触的工作吗?为何面对考核时,我却如此慌乱,却如此小白?
我在学校本科期间,也没有少学习护理理论知识,护理心理、急症护理、外科护理、以及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可关注的都是护理诊疗方面的知识,都是围绕患者开展的治疗进行的护理,没有关注在执行各项护理措施全过程中的感控细节问题。
而控感工作很多关注的是细节问题,医疗废物的规范分类、洗手的正确、佩戴防护用品的细节、还有无菌操作原则等等。
我总想完整背诵一遍文章,熟练,无一字漏失,却忽略了文章的灵魂,和文章的灵魂相融的情感。
我以为为患者扎上针,拔下针,配置了液体、换了引流壶就很知足了,自己是完美的天使。却不知,对患者的医疗安全的保障,不仅仅是这些。
而且我还经常不参加医院组织,科室组织的控制知识培训,感觉这控感工作和我没有任何关系。
我为自己分析总结了一下几条。看着自己找出的问题,仿佛有了新的方向,自己又高兴起来,终于发现自己下一步需要关注的内容。
第一、读一遍科室的控感制度;第二、学会正确手卫生;第三,了解科室物品管理等。
第二天,我便翻阅了控感制度,虽然上班前进行了实习,已经上班了二年,但是,很多控感知识在大学期间没有系统学习,例如:多重耐药菌的感控制度、外科手术部位感控制度、医院感染病例上报制度、感染风险监测评估制度、导尿管预防控制制度......当我初次阅读时,我突然发现作为一名护理人,不仅仅要做好患者的各项护理工作,其中还要关注护理操作中的细节,认真落实。
不久后,我主动向护士长申请做科室的感控兼职人员。刚开始,护士长向医院控感科申请时,控感科不同意我做兼职人员,说是我资历太浅,不能承担科室控感工作。
最后经过护士长的坚持,和我积极向上的态度,控感科终于同意了。
那是我上班后的第4年,我成为了一名科室控感小组的兼职护士。
医院控感科定期对控感兼职人员开展知识培训,我加入了学习的大军。每到培训时,我都积极参加,并做好学习记录。
通过培训学习,我明显提高了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
惭愧以前浪费的时间,越加感觉自己以前对控感认识的片面和不足。
控感的一些知识都是流行病学、护理学、临床诊疗、检验学、药理学、传染病学等各学科的融合和渗透。
我逐渐读到了很多关于感染管理的国家规范、标准、法律法规。这些都是我仅仅专注于护理工作时不知道的领域,像探险,又像循迹,美妙极了。
手卫生规范、隔离技术规范....手术部位预防与控制指南、导尿管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这不都是日常护理操作中需要关注的细节吗?
其实这些在控感科查房时,都一一被指导过,多么神奇,我居然读到了检查标准中的原始资料。如获至宝。
我随后就承担了科室控感的大部分工作,还有一部分是兼职医师在做。而且有一部分需要我两协作后共同完成。
医院控感科为科室控感小组制作有《医院控感小组工作手册》,我就根据其中的工作内容一一去做。
记得很清楚的是,手卫生依从性调查我不会做,对依从率概念有些模糊,我就前去控感科,请控感科老师给我讲解,而后再次搜索一些关注手卫生的相关知识,认真阅读国家规范文件,查阅一些其他资料,掌握依从性调查的方法和分析方法。
刚开始组织做科室培训很难,因为我资历浅,资历深的护士姐姐不认可我,就不想参加培训,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做好科室小组的控感知识培训,我除了积极参加医院培训,也自己在网上找课件学习。护士长也给我了很大的帮助,有的培训是护士长亲自来做,护士长也安排科室资深护士来做培训,最喜人的是科室主任也安排医生进行培训。
也许是我的认真和执着,再加上那几年医院都开始重视控感工作,主任和护士长都开始重视科室的控感知识培训,以前科室培训都是早上早交班拍拍照,留取一下资料。现在每月开展的培训,都基本能真实执行,课件制作、签到、集中学习、考试等等。
其实在科室做控感兼职人员,最难做的是科室的控感质量评价和日常监督。
我资历浅,发现科室人员执行控感不到位时,开始不好意思指出,尤其是对资深护理和医生,我都不敢说。有时候偷偷告诉护士长,让护士长去管理。例如在看到医生换药时,防护不到位、手卫生执行差、消毒方法不规范等时,我没有底气去现场说出来。
护士长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又安排了一位资深护理姐姐专门管理换药室,监督换药室的各项技能操作。我也跟着她一起学习管理。
我很是感谢在路上帮助我的那些人,护士长,这位护理姐姐-高佳美。我从她们那里学到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实践技能,这是最美好的恩赐。
那一年,我让自己勤劳而愉悦地成长。
其实我学的仅仅是控感知识的皮毛,还是浮于表面的意识,我只是比着葫芦画瓢,机械做着控感兼职人员的职责,做一些基础控感工作。
停留于口罩、清洁、干手纸等等的浅表意识。注定是没有未来的。这位是我最惶恐之处。
科室人都说我太过认真,太过关注一些细节。他们有时候还在背后说我太仔细了,太较真了,尤其是手卫生,不洗又能怎样,不是也没有发生感染吗?
其实我也动摇过,我也和他们有同样的认知,一度也认为有些控感意识都不是真意识,一些操作都是多余操作。
多么可拍的传染,多么可怕的萌芽,多么可怕的思维。
我在左脑认可,右脑否定,互相搏击和谈判中前行。
我逐渐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词语概括控感:张弛有度。
那一年后的这几年,我依旧按部就班工作和学习,在各项护理操作中体会一些控感细节的意义,我的认真逐渐被科室人员认可。他们都很支持我的控感工作,一切都变得顺遂起来。
转眼八年过去了。我成为了一名控感老战士。
我这颗不规则蹩脚的石头,逐渐被磨砺成一枚饱满圆润的沙粒。
控感内涵越加丰满,我在它构建的知识迷宫中,不断成长,掌握了病原学的知识,标本的采集与送检,能鉴别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掌握了特殊多耐菌的管理,掌握了抗菌药物使用指正及病原学送检的意义,外科手术的控感指标等等。
回眸,虽路途坎坷艰辛,却云淡风轻,经历的一切,那么自然而惬意。
经历的一切,不论是花开,是花落,皆是天意,那么美好。
我是努力着,和改变自己的外科护士。
面对海河辽阔的控感,我还是小白,我要继续探索,虚心汲取,砥砺前行。





周云霄:我想抱着儿子转一圈





院感笔记本
国家卫生行业标准、规范指南等分享。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分享交流、感悟及记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