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防控科普知识要点》:附百日咳诊疗防控考试试卷(一)

百科   2024-06-06 11:39   河南  


附件 4

百日咳防控科普知识要点

一、基本概念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法定 报告的乙类传染病。该病病程较长,典型症状可表现为持续 23 个月的咳嗽,故称为百日咳

二、传播情况

 日咳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 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对婴幼儿来说,感染百日咳鲍特菌的父母或 其他同住人员是主要传染源。

三、重点人群

各年龄人群均可见百日咳发病,其中无免疫史的婴幼儿发病 风险更高。患儿年龄越小, 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严重 者甚至导致死亡。有 1 岁以内婴儿的家庭,如家庭成员中出现持 续咳嗽病例,应尽早就诊,且避免与婴儿密切接触。

四、临床表现

典型的百日咳病例,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1周后, 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伴有鸡鸣样声音,咳嗽夜间加重,可 伴有呕吐。

婴儿病例、有免疫史或百日咳病史者,感染后症状多不典型, 其中婴儿病例感染后多无典型痉挛性咳嗽,易出现发绀、气促、

呼吸暂停,甚至窒息, 出现以上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排查, 以免 延误治疗。

五、预防措施

百白破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降低 婴幼儿发生百日咳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 童免疫程序,适龄儿童应尽早、全程接种百白破疫苗,未全程接 种的适龄儿童应尽早补种。

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可有效减少病原 体传播。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近距离接触照护婴幼 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

此外,公众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咳嗽 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注意合理作息和适当的体育 锻炼。


1.下面可能属于百日咳的传染源的有(ABC

感染百日咳鲍特菌的患者

携带菌者

C 和感染百日咳鲍特菌同住人员。

感染百日咳鲍特菌患者基本不往来的邻居。


2.百日咳的传播途径有(AB)。

A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B 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

C 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

D 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3. 《百日咳防控方案(2024年版)》防控工作坚持的原则是(B)。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精准治疗、快速处置”的原则

B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精准防控、快速处置”的原则

坚持早发现早防控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

D坚持治疗为主、防治结合、精准防控、快速处置”的原则


4.《百日咳防控方案(2024年版)》防控措施正确的是(ABCDE.

做好病例报告

开展多渠道监测

加强预防接种,以及做好健康宣教。

加强聚集性疫情处置

加强重点机构防控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百日咳归属哪类传染病(B)。

A 甲类

B 乙类。

丙类

D 丁类。


6.某聚集例如学校、医院发现聚集性百日咳疫情时,下列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CD

病例搜索。在涉及聚集性疫情的集体单位、医院开展病例搜索,并评估疫情波及范围

密切接触者判定和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判定密切接触者需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健康监测期限为最后近距离接触病例之日起14天。

预防接种。属地疾控机构及时评估人群免疫状况,做好适龄儿童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感染控制。发生聚集性疫情,每日对单位内人员进行健康监测。


7.当地疾控部门组织开展疫情形势动态评估,连续天无新发病例,可判定聚集性疫情结束。C

连续7天无新发病例

连续14天无新发病例

连续21天无新发病例

连续30天无新发病例


8.做为公众人员,有效预防百日咳的措施有(ABCD)。

积极接种疫苗。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降低婴幼儿发生百日咳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B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是预防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C 有症状时及时就诊。公众特别是婴幼儿出现持续性咳嗽等疑似症状后应及时就诊。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注意合理作息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9.接诊百日咳患者时,医务人员防控措施正确的是(BD)。

A正确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

B 做好手卫生。

C 没有必要对环境进行清洁消毒。

D 房间内经常通风,必要时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


10.收集感染百日咳鲍特菌的患者产生的废弃物包装袋为(C)。

A 黑色垃圾收集袋。

B 红色垃圾收集袋。

C 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

D 橘红色收集袋


11.《方案》对于强化医疗机构疫情防控提出要求正确的是(ABCD)。

收治百日咳患者的医疗机构应严格做好院内感染控制。

加强医院内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

做好病例预检、分诊工作

做好职业防护,避免交叉感染和医护人员自身感染。


12.百日咳是由哪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 ( A )

A. 百日咳鲍特菌

B. 流感病毒

C. 肺炎链球菌

D. 结核分枝杆菌


13.治疗百日咳应首选( D)

A.青霉素

B.左氧氟沙星

C.磺胺药

D.阿奇霉素


14.百日咳鲍特菌最适生长的温度为C)。

34℃—37℃

35℃—38

35℃—37℃

35℃—40


15.百日咳鲍特菌病原学特征正确的有(ABD)。

对生长营养条件需求较高,体外较难培养。

百日咳鲍特菌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在体外存活时间短。该细菌对热及紫外线敏感加热至56℃ 30分钟,日光照射1小时,干燥3—5小时均可灭活

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常用消毒剂可有效灭菌。


16.百日咳的潜伏期通常为 几天.(B)

A. 1-3天

B. 5-21天

C. 14-28天

D. 30天以上


17.做好住院患者所在房间通风,并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房间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接触患者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并严格执行手卫生。( A)

A正确

B 错误


18.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 6周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到病后卡他期2~3 周内传染性最强。(A )

A 正确

B 错误


19.人是百日咳鲍特菌的主要宿主,细菌黏附定植于人呼吸道上皮细胞。(B)

A 正确

B 错误

20.百日咳病例的网络直报应在几小时内完成?(B)。

A. 12小时

B. 24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院感笔记本
国家卫生行业标准、规范指南等分享。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分享交流、感悟及记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