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紫外线灯管的地方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做好防护是关键。
一、两起因监测紫外线灯管引发电光性眼炎的案例
2016年6月10日上午八点左右,院感科接到外科一护理人员的电话上报,说是昨天下午四时左右,使用紫外线监测仪对治疗室的紫外线灯管进行辐照强度监测,晚上八点左右眼睛开始出现疼痛、眼角膜干涩、见光流泪等症状,而且眼角膜摩擦感明显,护士清洗眼睛后,疼痛有所减轻,但是效果欠佳。第二天晨起症状虽有缓解,依旧疼痛、干涩,于是去本市一家眼科医院就诊,使用药物并休息一天后,二天后好转。
2018年7月16日上午十点左右,内科一护理人员上报院感科,说是昨天下午四时监测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后,晚上七点左右出现眼睛疼痛、眼角膜干涩、摩擦感明显、见光流泪等症状。刚好家里有眼药水,进行滴注,症状有缓解,二天后好转。
院感科对两例上报事件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分析,两位护理工作人员在监测紫外线灯管强度时,都没有采取眼睛防护措施,且1例护理人员刚好到月经生理周期,1例护理人员有直视紫外线灯管的情况,都被确诊为电光性眼炎(紫外线烧伤)。
为何监测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强度会引发电光性眼炎呢?
第一,本身紫外线就有很强的杀伤力,第二,在监测紫外线灯管强度时,是要求开着紫外线灯管读取辐照强度数据的,所以,假如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眼睛或皮肤就会引发紫外线烧伤。
二、太阳中紫外线的杀伤力
(一)太阳中的紫外线有很大的威力。太阳光谱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 射线等几个波谱范围。其中到达地球表面的光线为紫外线 A、B;可视光线及红外线;但对人体最有影响、最有害的是紫外线。
(二)紫外线强烈作用于皮肤及眼部粘膜时,可发生光照性皮炎。皮肤上出现红斑、痒、水疱、水肿、眼痛、流泪等。长期紫外线照射最易造成皮肤产生各种色斑。在雪地里长时间停留时,最好还是戴上护眼镜,以防止紫外线和雪地强白光对眼睛的刺激。
三、紫外线在医院的临床应用
(一)医用紫外线灯管是利用紫外线的特殊作用制成的灯管,紫外线对细菌有强大的杀伤力。医院常用紫外线进行室内物体表面的消毒,以及空气的消毒,而且效果较好,且在医院内分布很广,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等等。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护理人员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安装和使用灯管时,请勿用力过猛,双手应握住灯管两端旋入,更换灯管时,必须切断电源。
(2)避免较长时间对人体的直接照射,紫外线对皮肤和眼睛会造成灼伤,请注意防护。
(3)勿将杀菌灯作为照明灯使用,消毒以适度为宜,不提倡长时间开着紫外灯。
(4)清洁紫外线灯时,请切断电源,每周使用酒精棉球或纱布轻擦,忌用汽油等有机溶液擦拭。
(5)对房间消毒完后,请即开窗通风。
(6)持续使用的灯管,应定期监测消毒紫外线的辐照强度,至少半年监测一次,辐照强度小于70μW/CM2时,及时更换新的灯管。
(二)紫外线灯管能引起电光性眼炎
眼睛直视紫外线灯管,而且身体免疫力低时,有可能患上了职业性急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角膜结膜炎)。
职业性急性电光眼炎是指:眼睛受到紫外线损伤后,眼部异物感、灼热感加重,并出现剧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放大镜或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呈细点状染色或有相互融合的片状染色;并可见到上下眼睑及相邻的颜面部皮肤潮红。结膜充血或伴有球结膜水肿。许多有可能出现视力减退。
症状为:轻者仅有双眼异物感和轻度不适。重症有眼部烧灼感或剧痛,并有高度畏光、流泪等。紫外线照射时,眼睛受伤的程度和时间成正比,与照射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并和光线的投射角度有关。眼睛受到伤害后,当时不一定会有症状,30分钟到24小时内才会出现症状,一般6-12小时。紫外线强度越高,照射时间越长,症状出现得也越快。医院的2例平均是3小时候才出现症状反应。
四、紫外线灯管监测或使用紫外线消毒时的防护计策
(一)医院做好护理职业防护培训教育。护理人员在医院是一个很大的群体,而且护理人员承担着医院的消毒工作,尤其是治疗室、换药室、终末消毒病房都有使用紫外线消毒的情况。很多医院都存在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现象,工作量大,事务繁琐。护理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对自我的职业防护意识淡薄,我院近六年的职业暴露上报数据表明,职业暴露里护理人员占据85%,所以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尤其重要。同时,也建议每位护理人员都要主动自身加强职业防护学习,积极参加院内及科室组织的职业培训。我国在培训学习中,存在一种现状,医院组织的集体培训,护理人员因为排班的原因不能参加学习,而且自身主动学习的依从性差,当出现职业暴露时,出现的心理问题最严重,如何将学习变为主动,主动做好标准预防,这是值得每一位护理人员思考的。
(二)监督护理人员做好职业防护。启动紫外线消毒灯时,或在紫外线的环境中工作时,可以佩戴面罩、穿长袖工作服、戴手套等避免皮肤裸露,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必要时可使用防护眼镜(墨镜),不可直接用眼睛正视光源,以免灼伤眼膜。要缩短在紫外线环境中的时间。医院及科室的管理人员做好监管督导,使得护理人员减少职业伤害。
(三)使用药物治疗,注意休息。二例皆被确诊为电光性眼炎,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和氧氟沙星眼液或其他眼药水,休息了一天,48小时后基本痊愈,视力正常。
(四)使用紫外线灯管遥控开关或无线远程遥控紫外线监测仪。现在大多医院使用的紫外线灯管的开关安装在治疗环境内,尤其是移动式的灯管的开关在灯管上,开启或关闭,均需要工作人员处在紫外线环境中操作。紫外线监测仪的使用,也需要工作人员处在紫外线环境下,查看监测的辐照强度数据,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使用紫外线灯管遥控开关或者无线远程遥控紫外线监测仪,以无线远程进行紫外线照度监测,避免现场紫外线因防护不周时对监测人员造成的伤害。
近年来,也有很多其它新式的紫外线消毒机器在医院投入使用,尤其是重点部门的治疗间,但是凡是有紫外线灯管的地方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做好防护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尤其是做好眼睛的防护。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