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专家:一本书浓缩成一场报告

文摘   2024-10-28 22:41   江苏  
近期学校各个层级的活动较多,近距离聆听专家报告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今天下午我全神贯注地聆听了冯卫东老师的报告《为“真学”而教:从理念到行动》,听后不禁感慨:好的报告一定是“既能生发思考,又能引领行动”的报告。

我喜欢他提出的“真学”这两个字,让我一下子想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冯老师阐释的“真学”是“真正地学习”、“真正的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
一个真字有“振聋发聩”的力量,拒绝“假教”“假学”,拒绝“演课”“做课”,好的教学是从儿童立场出发组构我们的教学。

这个报告本是三小时的容量,而今天要用两小时讲完,所以冯老师说话的节奏很快。
让我钦佩的是,即使说话节奏快,话语密度高,却一点也不妨碍他清晰、缜密地表达。
过程中,他金句频出,我手不停“书”。
🌟真学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冯老师说:真学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学生的“获得”来衡量。学生说了未必算,学生的发展说了算。

真正的儿童立场,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表面的尊重,而是真正把儿童作为主体,把儿童的发展作为根本目标。
🌟教有度,学重悟,练有线,思可见
帮助老师提炼教学主张,他提出“教有度,学重悟,练有线,思可见”。这几个字看似轻快、简单、明了,却又道出了教与学之间精妙的艺术——“带学”而不“代学”。
🌟关于“深度学习”
他认为“不太顺的课也许才是真正的好课”。

是啊,不久前听了一堂公开课,听完课后与同事讨论,这节课太顺了!顺得原本以为会时间不够用到最后却提前了五分钟结束,顺得会觉得这堂课只是教学成果的展示,学习并未在本节课上“发生”。

课堂设计某种形式上是对问题的设计”,我们应多多研究如何设计问题,让孩子在思维的爬坡中,走向深度学习。
他用了三个“筋”来形容课堂上应呈现的三种不同深度的问题,真是绝妙!

🌟“高筋问题,中筋节奏,低筋氛围”,有过烘焙经验的我看到这句话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什么叫“深入浅出”,什么叫“言简意丰”?把课堂教学中关于“问题的学问”用12个字讲清楚了。
高筋问题是“有劲道”的问题,引发学生烧脑、纠结、冲突,也引发思维的生长,把学生的智慧问出来;
中筋问题调控课堂的节奏,稍作停留、认真思考都能顺利前进,让课堂在张弛有度中节奏适洽;
“低筋问题”带来的也许是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人人参与,课堂气氛欢快、融洽。
这12个字,越咀嚼越觉得精妙!

整个报告没有艰涩难懂的词汇,多用平白浅易的阐述,还有各种“接地气”的金句。
我想起他在报告中提到的一个词“气定神闲”。是的,真正的教育专家不会用“唬人”的学术概念来“涂脂抹粉”,他们会气定神闲地用大家听得懂的话说教育思考,说教学实践。
这些从生活中、实践中、观察中得来的真知灼见,有浓浓的“生活味”,也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后来查了一下,他有一本书《为“真学”而教》,忽然顿悟:真正的专家是把一本书凝练成一场报告,难怪他的报告有密度,有浓度,有锐度,有温度!

赶紧下单,买来读!

(没有尊称为冯院长,而是称呼为冯老师因为他真的和蔼且可亲😊)

冯卫东:

    曾先后担任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南通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江苏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中小学正高二级教师(二级教授)。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通市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代表作有《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都入选中国教育报“年度影响中国教师(教师喜爱)的100本书”。另有《点亮教育人生的“灯”:“教学主张”论》《做一个成长型教师》,也都赢得读者广泛的好评。

    获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政府奖),省第三、四、五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个二等奖,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和二等奖两项;参与主持的一项教学成果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喜欢关注+点赞哦😘

乐微草堂
收集欢喜,不负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