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 2024丨李永乐教授:秋水仙碱与安慰剂以及螺内酯与安慰剂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 2x2 析因随机对照试验

健康   2024-11-03 16:15   上海  
*本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请勿向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发放。

第36届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年会(TCT 2024)在美国华盛顿隆重举行,来自麦克马斯特大学和加拿大汉密尔顿健康科学联合研究所的Sanjit S. Jolly博士公布了CLEAR SYNERGY(OASIS 9)研究中的秋水仙碱部分研究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后常规使用秋水仙碱不能改善预后。

李永乐教授点评


CLEAR SYNERGY(OASIS 9)研究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关于秋水仙碱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中长期应用的试验。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在验证秋水仙碱在炎症调节和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尽管秋水仙碱在其他冠状动脉疾病试验中显示出一定的保护作用(如COLCOT和LODOCO2),但该研究表明了秋水仙碱虽可显著降低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但并未因此转化为实际临床获益。该结果对于临床医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议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中,仍应优先考虑已有疗效确凿的治疗方法。此外,秋水仙碱的使用与腹泻风险增加相关,提示即使使用该药物也需关注其不良反应。

研究背景


TCT 2024

炎症可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起重要作用。秋水仙碱是一种减少炎症的口服药物,小型研究表明对心血管患者有潜在的益处。之前的COLCOT[1](急性心肌梗死)和LODOCO2[2](稳定冠心病)研究显示,秋水仙碱对冠心病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具有预防效果。COLCOT试验中,秋水仙碱组的风险比为0.77(95%CI 0.61-0.96),LODOCO2试验中则为0.69(95%CI 0.57-0.83)(图1a)。

图1a:秋水仙碱相关研究(CAD)
在脑血管疾病相关的CONVINCE[3]和CHANCE3[4]研究中,秋水仙碱对主要不良事件(如卒中)的疗效并不显著。CONVINCE试验的风险比为0.84(95%CI 0.68-1.05),而CHANCE3试验的风险比为0.98(95%CI 0.83-1.16)(图1b)。

图1b:秋水仙碱相关研究(cerebrovascular)
meta分析[5]表明,秋水仙碱可能增加非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尽管总体相对风险为1.38(95%CI 0.99-1.92),没有达到统计学差异显著性,但这一潜在风险仍引发了对秋水仙碱长期安全性的关注(图1c)。

图1c:秋水仙碱相关研究(meta)
CLEAR SYNERGY(OASIS 9)研究旨在更大规模和更长随访期内验证秋水仙碱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特别是在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方面的效果。

研究设计


TCT 2024
CLEAR SYNERGY(OASIS 9)是一项国际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采用2×2因子设计,该研究旨在确定秋水仙碱对ST段抬高或大面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的长期心血管疗效。在2018年2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来自14个国家的104个地区共计706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参与了本研究(图2a)。在PCI术后72小时内,这些患者随机分配至每日0.5 mg秋水仙碱组或安慰剂组。同时,研究还引入螺内酯组,以观察两种药物的组合或单一疗效。本次的结果仅比较了秋水仙碱组和相应的安慰剂组,而不考虑螺内酯的使用。

入选标准:年龄≥18岁、STEMI患者在症状出现后≤12小时内接受PCI,并登记在SYNERGY注册系统中;STEMI患者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接受PCI,且未登记在注册系统中;NSTEMI患者接受PCI,高敏或非高敏肌钙蛋白水平分别≥200或≥100倍正常上限,且符合以下任意1项:左心室射血分数≤45%,糖尿病,多支血管疾病,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或年龄>60岁。排除标准:当前或计划使用环孢素、依维莫司、抗逆转录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唑类(抗真菌药物)或大环内酯类药物;肝硬化或其他严重肝病;肌酐清除率 <30 mL/min/1.73m²;血清钾>5.0;活动性腹泻。研究的主要疗效终点为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或缺血性驱动的血运重建的复合事件发生率。安全性终点方面,研究关注所有不良事件的发生,特别是严重不良事件和特定不良反应(如腹泻等)(图2b)。

本研究采用了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预测对照组的事件发生率为9%,研究设计的统计学效能(power)为80%,以检测25%的相对风险降低(Relative Risk Reduction, RRR),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的风险。在敏感性分析中则是采用按治疗分析(On-Treatment Analysis)。

图2a:CLEAR多中心研究全球招募情况概览

图2b: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TCT 2024
人群特征:两组患者特征相似。平均年龄为61岁,20%为女性患者,18%患有糖尿病,9%既往有心肌梗死,95%诊断为STEMI(图3a)。支架中位数为1个,49%为多支冠状动脉疾病(图3b)。出院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处方率为55%(图3c)。

图3a:基线特征

图3b:PCI特征

图3c:出院处方

主要复合终点:在中位3年的随访中,秋水仙碱组和安慰剂组的心血管死亡、复发性心肌梗死、卒中或缺血驱动的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9.1% vs. 9.3%,HR 0.99,95%CI 0.85-1.16,P=0.93)(图4a)。此外,在复合终点的任何单个组成部分中没有统计学差异(图4b)。在敏感性分析中也未发现主要复合终点或任何单个终点的统计学差异(图4c)。

图4a:主要复合终点

图4b:子终点

图4c:敏感性分析

安全性终点:秋水仙碱治疗可显著降低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Mean Difference:-1.3 mg/L,95%CI -1.8至-0.7)(图5a)。不良事件方面,除了腹泻更常见外,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图5b)。

图5a:CRP的变化趋势

图5b:不良事件

亚组分析:在预先指定的亚组分析中,未发现两组关于主要复合终点的统计学差异(图6)。

图6:亚组分析森林图

研究结论


TCT 2024
早期和长期使用秋水仙碱未能减少AMI患者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或缺血驱动的血运重建的复合事件的发生,此外发现秋水仙碱的使用与腹泻发生率增加有关。


参考文献

1. Tardif JC, Kouz S, Waters DD, Bertrand OF, Diaz R, Maggioni AP, Pinto FJ, Ibrahim R, Gamra H, Kiwan GS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w-Dose Colchicin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N Engl J Med 2019, 381(26):2497-2505.

2. Nidorf SM, Fiolet ATL, Mosterd A, Eikelboom JW, Schut A, Opstal TSJ, The SHK, Xu XF, Ireland MA, Lenderink T et al: Colchicin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ronary Disease. N Engl J Med 2020, 383(19):1838-1847.

3. Kelly P, Lemmens R, Weimar C, Walsh C, Purroy F, Barber M, Collins R, Cronin S, Czlonkowska A, Desfontaines P et al: Long-term colchici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vascular recurrent events in non-cardioembolic stroke (CONVINCE):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24, 404(10448):125-133.

4. Li J, Meng X, Shi FD, Jing J, Gu HQ, Jin A, Jiang Y, Li H, Johnston SC, Hankey GJ et al: Colchicin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aemic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CHANCE-3): multicentre, double blind, randomise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 Bmj 2024, 385:e079061.

5. Fiolet ATL, Opstal TSJ, Mosterd A, Eikelboom JW, Jolly SS, Keech AC, Kelly P, Tong DC, Layland J, Nidorf SM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w-dose colchicin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 Eur Heart J 2021, 42(28):2765-2775.




点评专家

李永乐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九、十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成员,中国胸痛中心核查专家,天津市药理学会临床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心脏学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心血管结构与代谢专业委员会常委,天津市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委,天津市心脏学会常委,天津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天津市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

郭一凡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青年医师,医学博士。

赵亮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在读。
团队介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是天津市医学中心,综合实力居国内前列。心血管病学专业历经石毓澍、周金台、石嘉玲、万征、孙跃民等几代科主任不懈努力,学术水平始终居国内前列。在现任科主任杨清领导下,目前学科亚专业完备,包括冠心病介入治疗、起搏与电生理、先心病与肺血管病学、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各亚专业均在国内有较大学术影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目前是卫健委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和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高血压中心、中国房颤中心、房颤中心示范基地、心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如发现文内有误请联系我们

作者:赵亮 郭一凡 李永乐

审校:Sissy

排版:9.o_O


*本文不构成任何诊疗相关意见和建议,仅供医疗人员参考学习

长按左方二维码查看详细申明

POCKETIN 将挑选重点研究,就已发布结果邀请专家陆续解读

POCKETIN 接受投稿,我们将为撰稿作者提供该研究的过往详细资料,资料包括:原文、演讲幻灯、官方新闻、演讲视频等素材。并根据稿件质量支付稿费

稿件将发表在POCKETIN、心关注微信公众号上,并发表在国际期刊《翳望》(ISSN 2709-9105)上。同时,稿件将作为供稿提供给合作单位。

投稿请联系:zhengsisi@medicaltelescope.cn 郑思思


POCKETIN

TCT 2024

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医望共同发起的POCKETIN项目将依托人工智能学术跟踪系统,为全国广大心血管医师带来及时全面的报道。

项目得到了医师报、梅斯医学、365医学网、健康界、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心关注、医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二维码▼

1. 相关学术信息由医望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跟踪机器人提供。
2. 相关学术信息由医望提供的医学翻译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
3. 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微信联系我们(zhengsisi@medicaltelescope.cn)
4. 2023年8月起,POCKETIN引入人工智能(ChatGPT、文心一言),专业编辑携手AI编辑开启会议速递新体验。

心关注
一个有深度更有温度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