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业务总是乱成一锅粥?业务架构是重要抓手:方法与场景案例

科技   2024-09-28 15:44   上海  

《业务架构技术(BASTC)》标准课程与认证来了!

混乱中的抓手

刚看完“清华五道口”的下午第三轮圆桌论坛,跟AI相关。

这些人里,我比较赞同红衣大炮360老总对AI的看法。

BTW:这位虽然已经是企业家了,但是仍然保持着技术人员的本色、还有业务顾问的辩论欲,他一直在不同场合强调他最不愿陷入辩论陷阱,但他往往都在辩论、有矛盾当场直接报答,快意人生,“不掖着不藏着,这个理解也很让人感动,值得学习,哈哈。

AI对企业来讲,价值不能仅局限于被当做玩具,它要能成为企业的应用工具,也就是能解决一些实际的业务问题,AI的价值实现要有一系列专业的企业方法和配套的机制。我们做企业的人比较现实也非常重视实践方法。


同样,面对业务运营中的混乱状况,我们常需回归根本,审视是否缺乏一个稳固的业务架构基础。


业务架构,是衔接老板想法与落实管理执行的一个重要抓手。它要求我们以专业视角,审视并梳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能力模块及数据流动,确保各部分协同工作,而非各自为政。


当业务架构稳固且清晰时,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反之,若缺乏有效的业务架构支撑,业务活动便可能陷入无序状态,导致效率低下、成本上升。


业务架构的核心在于定义、组织并描述企业的业务模式、流程、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确保业务目标与技术实现之间的无缝对接。


然而,在实践中,员工往往倾向于快速采用新技术以展现其建设能力,却可能忽视了这些技术如何切实支撑并优化现有或未来的业务流程。这种“技术先行”的思维模式,若缺乏业务架构的引导与约束,可能导致技术孤岛的形成,增加系统间的集成难度,甚至偏离业务战略方向。也即从一开始思想定位上就发生了偏差,必然在若干年后导致执行问题发生,业务与科技无论是思想性还是人要掌握的技能、组织合作上要融合。


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架构人员要具备以下维度的业务架构设计思考:



1 业务隔离性:在设计业务架构时,需确保不同业务线或业务领域之间既能高效协作,又能保持相对独立,以减少相互干扰,提升业务敏捷性和可管理性。要能够清晰地界定业务边界,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促进业务组件的复用与解耦。


2 业务与技术(平台)隔离:实现业务逻辑与底层技术平台的松耦合,是业务架构设计的另一重要原则。通过服务化、微服务等架构模式,可以将业务逻辑封装成独立的服务单元,使其不依赖于特定的技术平台或实现方式,从而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为未来的技术升级和转型预留空间。


3 流程运转与业务能力:业务架构需清晰展现整体业务流程的运转机制,包括流程的关键节点、输入输出、决策逻辑等,确保所有相关人员对业务运作有共同的理解。同时,应明确业务产品的核心能力和价值主张,确保技术实现能够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4 业务领域对象建模:深入分析和建模业务领域对象,是构建业务架构不可或缺的步骤。这有助于理解业务领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系统设计提供精确的业务语义支持。通过领域对象模型,可以清晰地表达业务实体之间的关系、属性及行为,为后续的数据库设计、服务接口定义等提供坚实的基础。

解构业务架构要素

业务架构的本质


业务架构,顾名思义,是对企业业务领域的结构化描述与规划。它不仅仅关注于“业务是什么”,更要探索“业务如何运作”以及“业务如何达成既定目标”。要通过业务架构定义业务的目标、过程、参与者及其相互关系,进而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支撑。


业务架构的构成要素


1 组织与利益相关者


业务架构首先关注的是组织与利益相关者,注意,是首要。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业务往往跨越多个部门、团队乃至合作伙伴,涉及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群体。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员工以及管理层等。明确这些参与者的角色、职责与利益诉求,是构建有效业务架构的前提。


2 业务目标


业务目标指明了业务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是企业战略在业务领域内的具体体现。有效的业务架构应能够清晰地阐述业务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与可执行的策略,以指导业务运作与决策。


3 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描述了业务从输入到输出的完整过程,包括了一系列相互关联、有序执行的任务与活动。在业务流程不仅限于单个环节的简单串联,更强调流程之间的协同与整合,以及流程内部的精细化管理。通过识别关键业务流程、优化流程结构、提升流程效率,让业务架构为企业带来显著的价值提升。


4 业务要素


业务要素是构成业务流程的基本单元,包括业务实体、业务规则、业务数据等。这些要素在业务流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共同驱动着业务的正常运转。在业务架构设计中,需要深入分析业务要素的属性、关系与约束条件,确保它们能够准确反映业务需求,并支撑业务流程的高效执行。


5 业务架构的公式化表达


我们可以将业务架构概括为一个公式:业务架构 = 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业务目标 + 业务流程 + 业务要素。通过这一公式,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地理解业务架构的全貌,为后续的架构设计与实施提供有力的指导。

业务架构的流动性

业务架构的流动性是业务生命周期动态性的直观体现,横向涵盖了从业务构想萌芽、逐步成型、广泛采用直至最终迭代优化的全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映射了业务价值的创造与传递,还揭示了企业内部各业务流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复杂关系。


1 产生:作为流动性的起点,业务的产生源于市场需求的洞察与战略目标的明确,标志着新价值创造的开始。


2 拥有:随着资源的投入与整合,业务逐渐成型并为企业所拥有,此阶段重点在于构建核心竞争力与差异化优势。


3 使用:业务进入运营阶段,通过高效执行与持续优化,实现价值最大化,同时反馈市场与客户需求,驱动新一轮的创新与迭代。


业务架构的层次性:垂直深化的结构之美


与流动性的横向铺展不同,业务架构的层次性从用户视角出发,逐步下沉至技术实现的多维视角。这一特性通过场景层、产品功能层、领域模型层、依赖层的逐层递进,确保了业务架构的清晰性与可扩展性。


1 场景层:位于最上层,直接面向用户,定义了业务交互的具体场景与需求,是业务价值的直观展现。


2 产品功能层:支撑场景层实现的核心层,明确了为满足用户需求而必须提供的功能集合,体现了业务逻辑的具体实现。


3 领域模型层:深入业务核心,构建了业务领域内实体、关系及规则的抽象表达,为产品功能层提供了坚实的概念基础。


4 依赖层:位于最底层,揭示了业务运行所依赖的外部系统、数据资源及技术标准等,确保了业务架构的完整性与兼容性。

业务架构的思考方法

1 系统性思考:站在业务的角度,分析业务与业务之间的关联性,我们可以以电商平台的“会员体系”为例进行阐述。会员体系不仅是一个单独的业务模块,它还关联着用户管理、商品推荐、积分兑换、客户服务、支付结算、物流配送等多个业务领域。


首先,会员体系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用户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用户注册、信息完善、等级划分(如普通会员、银牌会员、金牌会员等)、权益设置等。这些环节与用户体验紧密相关,直接影响到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其次,会员体系与商品推荐系统紧密相连。通过分析会员的购物历史、浏览行为、偏好标签等信息,推荐系统能够精准推送个性化的商品和优惠信息,提升转化率和客单价。


再者,积分兑换作为会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支付结算系统有着直接的交互。会员通过消费累积积分,并在积分商城中兑换商品或服务,这一过程需要支付结算系统提供稳定的支付通道和准确的积分扣减功能。


此外,会员体系还涉及客户服务。会员在享受特权的同时,也可能遇到各种问题或需求,如咨询、投诉、建议等。客户服务系统需要为会员提供快速响应、专业解答和个性化服务,以提升会员满意度和口碑。


最后,物流配送作为电商业务的关键环节,也与会员体系有着密切的关联。会员可能享有更快的配送速度、更低的运费优惠等特权,这些都需要物流配送系统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


2 分解性思考:整体上考虑整个业务的运转,此时还没有想业务的具体流程,只是知道有,并不深入考虑如何做。分解就不一样,它聚焦的是业务本身是如何运转的,一般业务由几个主要的流程组成的,每个流程又能往下继续分解出细的流程,分解的目的是为了找出业务的要素,此时的元素都是孤零零的。


3 抽象性思考:通过分解找出的业务要素,此时要经过一定的抽象才能形成我们的领域对象,因为分解找到的业务要素很多是可以合并归类的,这样就减少了业务要素,降低了理解的复杂度。

业务架构设计场景案例

我们来探讨一个常见的电商业务场景——“商品管理系统”的业务架构图绘制。这个系统对于电商平台来说至关重要,它负责商品的上下架管理、库存管理、价格策略、分类与搜索优化等功能。

1 商品管理系统业务愿景和目标


业务愿景:构建一个高效、灵活、可扩展的商品管理系统,以支持电商平台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优化用户购物体验,提升商品销售转化率。


目标:通过精细化管理商品信息,提高商品运营效率;优化商品搜索与推荐算法,提升用户满意度与购买意愿;实现库存精准控制,降低滞销风险与运营成本。


 2系统性思考商品管理系统


采用系统性思考方法,我们假设商品管理系统已经运行,并考虑其整体运作流程及涉及的各方参与者:


用户:包括商家(商品提供者)、平台运营人员、消费者。商家负责商品信息的录入与更新;运营人员负责商品审核、分类调整、促销活动策划等;消费者则通过搜索、浏览等方式与商品进行交互。


系统:涵盖商品信息管理、库存管理、价格策略管理、分类与搜索优化、订单关联等模块。各模块之间需紧密协作,确保商品数据的一致性与实时性。


3 商品管理系统业务流程


基于商品的生命周期,其主业务流程可概括为:商品录入、审核、上架、销售、库存调整、下架、数据分析与优化。每个阶段都包含一系列具体的操作步骤,如商品信息的详细录入、图片上传、价格设置、库存数量调整等。


4 分解和抽象


分解


商品录入:分解为商品基本信息录入、商品属性设置、图片与视频上传等子流程。


审核:包括自动审核规则设置、人工审核流程、审核结果通知等。


上架:涉及商品分类选择、搜索关键词优化、上架时间设置等。


销售:监控销售数据、调整促销策略、处理订单关联等。


库存调整:根据销售情况自动或手动调整库存量,处理缺货与补货流程。


下架:分析下架原因(如售罄、违规、策略调整等)、执行下架操作。


数据分析与优化:收集销售数据、用户反馈,进行商品分析与优化。


抽象


通过分解,我们识别出各流程中的关键产物,如商品信息表、库存记录、销售报告等。接下来进行抽象,将相似或相关的产物归类为领域对象,如商品对象(包含基本信息、属性、价格等)、库存对象、销售分析报表等。


5 商品管理系统业务层次结构


按照场景层、产品功能层、领域模型层、依赖层的结构绘制业务架构图:


场景层:展示商品管理的典型场景,如商品上架流程、促销活动管理、库存预警处理等。


产品功能层:列出支持上述场景的具体功能模块,如商品信息管理、库存控制、价格策略、搜索优化、数据分析等。


领域模型层:定义关键领域对象及其关系,如商品、库存、订单、用户等,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规则。


依赖层:指明系统依赖的外部资源或服务,如数据库、支付系统、消息队列、第三方数据分析平台等。

点击:业务架构工作坊:让业务与IT共融、共荣!

Loong的精品课程

  • 1、【课程】企业级能力应如何系统性打造

  • 2、【课程】To B企业的战略创新与方案产品营销打法

  • 3、【课程】企业的行业分析应如何系统性开展

  • 4、【课程】如何成为一个具备顾问能力的高阶人才

  • 5、【辅导】数字化转型系列辅导

  • 6、【工作坊】业务架构工作坊

微信扫码以垂询上述课程

鸣谢赞助:22集团 (https://www.ltd.com/)

数字化转型战略指南
专业领域:集团运营|战略创新|数字化变革|企业架构|数字化服务管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