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推送机制改版了,不再是发送时间而是按照阅读情况来推送,这意味着你们有时候会看不到我们的推文。为了不走丢,大家可以给公众号加“星标”,每次看完文章后“在看”,谢谢大家。
开篇还是要跟大家预告一下本周的大事:
ET爸首发、全网卖爆的一门神秘课,终于要返场了!
这门课火起来的原因是:
1. 稀缺,刚需没什么替代
2. 口碑,十多年无数好评
3. 平价,特别能打同类课
做了五年多教育博主,拍着胸脯说,这门课绝对是我推荐过所有课里最值得了解的。
所以先点个预约⬇️,周四晚、周五一早揭晓谜底:
—正文分界线—
昨天写跨学科理念的时候,没想到会“小爆”:
经济下行周期,咱们都开始思考教育投资怎么才能“花在刀刃上”。
提分的老路子是拼命攻专项,哪里弱就补哪里,但效果好像也没想象中那么明显。
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与其花钱拼命补短板,不如投资孩子的综合能力,着眼于长远发展。
毕竟,拼命卷分数的结果,可能只是换来个“藤校回来考街道公务员、清华姚班做派遣员工”的现实。
在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孩子们的课外辅导班也更需要精打细算。
▶️线下课最有“课堂感觉”,但是价格高、通勤成本高、师资参差不齐。
▶️AI课几乎是反面:价格低、随时随地上、师资超强,但是需要孩子的“自觉”。
▶️介于两者之间的线上直播课,不啻为均衡之选,但是也要看具体科目。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众多课外辅导班里,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
有些钱该省,有些不能省的钱,省了可能会“砍到大动脉”。
大原则
对于学龄前乃至小学段的孩子来说,如果课外辅导有“必修”的,必须是英语。
原因很简单,第一,不可或缺,第二,校内太缺。
这个我不展开说了,有些学校6年英语课加起来,按照新课标最低要求6-8%总课时,也就是761.7节课,相当于22.48天。
6年学英语时间,加起来不到1个月。
Emma的学校,每周有4节中教、4节外教、2节中外教合作阅读课:
大家可以看下9月开学到现在,他们班的难度:
所以,如果孩子英语课时少、自己也没办法亲自教,英语课的预算,不管是AI课还是真人直播课,是需要拔高优先级的。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砍英语课的预算,真的是砍到大动脉上。
语文和数学对应的,低龄段是表达和思维,高龄段现在学科课也回来了。
这两科,我一般建议3-6岁的孩子优先考虑性价比更高的AI课,5-10岁的孩子优先考虑效果更好的小班直播课。
科学课现在就是小学主课,大家要放在和其他三门一样的高度来考虑。
这样,理想配置应该是:
必修英语,其他三门也建议尽量安排上。
智力类(棋类、建构搭建、机器人、航模、编程、各类奥赛等)
艺术类(声乐、器乐、舞蹈、美术、戏剧等)
体育类(球类、田径、游泳、各种武术等)
可以让孩子在这里挑选一到两门。
那么,应该如何选课搭配呢?我建议考虑这几个原则:
选课技巧之一:兴趣优先
选课技巧之二:长板优先
选课技巧之三:平衡多样化和专注
选课技巧之四:平衡预算和时间
选课技巧之五:了解政策方向
一个成功的兴趣班整体规划,应该能够达成学术提升、个人兴趣发展以及身心健康和社交技能的培养。
省还是不省?这是个问题
上边这么多课,如果都报线下、线上真人直播课,成本是很可怕的。
为了方便大家做预算和取舍,我做了一个表格:
这个表格的目标,是找到允许平替方案存在、能"降本增效"的兴趣班。
主要的标准是这四个维度:
1. 能否自学,指的是一般家长能不能带着学
2. 是否一定要真人老师教,还是也可以跟AI课学
3. 是否一定要线下现场跟老师上课,还是也可以上线上直播课学
4. 是否一定要上小班(甚至1对1),还是大小班上课的效果区别不大。
能够自学、上AI课、线上学、上大班的,预算都好控制,反之预算就会很高。
先说大的结论:
语数外科等学科类的课,相对来说知识和能力都比较“标化”,学到的效果也比较好通过测试来衡量,能够更多的通过自学、AI、线上、大班等方式控制成本。
艺术类、体育类的课,因为学到的技能更偏肢体动作,需要老师随时观察、指导、纠正,每个孩子学出来的效果差异也比较大,所以更多的需要真人老师现场直接指导,成本相对更高。
对很多普娃家庭来说,这个结论喜忧参半:
学科类是刚需,能够控制成本,可以保证孩子的基本发展,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艺术、体育等素质类,是我们希望让孩子多学习的,相对较高的成本肯定是障碍。
具体规划来了!
英语
孩子启蒙领域最大、最难的一科,细分还有分级、自拼、高频词,语法、单词、写作、口语等专项。
预算充足的情况下,直接线下外/中教,效果肯定好,线上外/中教课,也完全没问题。
预算低一些,学习机和平板里的AI课、互动App,也有很多不错的选择。
想要进一步控制预算,可以参加阅读营,或者通过听力机、词典笔、点读笔等,带孩子进行原版阅读、学习。
英语好一点的爸妈可以做"教练",稍微弱一点的爸妈可以做"领队",都不是问题。
英语的启蒙选择,预算可以非常灵活,丰俭由人。
表达和思维
这两门都非常重要,但我反而不太推荐线下找老师,因为师资参差不齐。线上的机构、体系和老师相对更成熟,真人直播和AI都有不错的选择。
思维启蒙,有大量的教具、玩具可以用,答案比表达更容易判定,因此自学也没问题。
到了小学想学ao数阶段,建议要和真人老师学了。
但是没必要像英语、表达、科学、棋类课一样,上真人小班。因为老师跟一个同学的互动,全班都有收获;并且,数学强调的是独立思考,不是手把手带着做。
科学
市面上各种科普书、教具、AI和真人课都很多,选择也很多。我给孩子选择的是线上小班课,体系完整,配上教具盒子,非常省心。学科学,关键还是要动手。
后期如果希望出成果,走科创特长路线,线上老师的性价比高。
棋类
线下机构很多,但随着AI时代的来临,线上学棋的优势越来越大。毕竟棋本身是二维的,非常适合在屏幕上互动学习。
如果不走专业路线,仅考虑升学助力,建议线上真人小班课,性价比高。
积木搭建
这类课程,我直接推荐线上AI互动课,非常不建议去各种线下机构,价格贵师资良莠不齐。
编程和奥赛
偏"肉鸡"、学科类的两个赛道,都挺适合线上学,控制成本。
音乐素养
学乐器、声乐的基础,线上AI课方便搞定,性价比高。
声乐和器乐
我自己都学过很多年,确实是真人现场小班课效果最好,因为老师不仅要动嘴,还要"动手",调整姿势什么的。
走专业路线的孩子,只能线下拜师。
但有一些线上陪练老师,通过摄像头看着孩子练,指出一些小毛病,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我就在线上学过长笛,160元一节,效果也挺好。
舞蹈、球类、游泳和武术
这个不多说了,肯定是线下小班真人效果最好。
美术
说实话,美术、书法我都不行,但文无第一,我感觉谁的画、字好,专家的意见也不总一致,有点"江湖圈子"的感觉。
我只能说,自己会选择让孩子上线上或者AI课,达到一定的水准就可以了。
轮滑、平衡车
比较常见的兴趣课,培训机构也很多,但抱着锻炼一下的目的,不一定要花钱学。
幼小衔接
线下机构很多,质量测次不起,只能开盲盒。
个人觉得,幼小衔接最重要的还是习惯、注意力的培养。识字、拼音、写字我都给大家推荐过AI课,性价比超高,效果也很好。
写在最后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在有限的预算里,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然而,教育消费从来不是简单的“花多花少”问题,而是如何“花得值”,如何最大化投入的效果。
今天我整理了常见辅导班、兴趣班“降本增效”的方法,核心还是希望帮大家找到适合自家孩子的教育路径,而不是一味跟风。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兴趣,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并引导。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要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真正的陪伴和引导。再好的课程和老师,都无法替代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深度参与和支持。
教育投资的重点不是“报多少班”,而是让每一分投入,成为孩子成长的基石,而不是家庭的负担。
最后,欢迎留言说说当下你们是如何取舍各种班的?
也别忘记预约我这周的神秘返场⬇️,一定是年度最大的惊喜!
END
点⬇️关注这个宝藏号
觉得有用,你就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