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奇怪,我们不屑与他人为伍,却又害怕自己与众不同。
——保罗·柯艾略
2
在寂寞的时候想念一个人,不算什么,但如果在热闹的时候想念,又不同了。
——亦舒
3
什么都需要经历,没有经历就没有答案,多数时候,经历就是唯一的答案。
——《半山文集》
4
要紧的是果敢地迈出第一步,对与错先都不管,自古就没有把一切都设计好再开步的事。别想把一切都弄清楚,再去走路。鲁莽者要学会思考,善思者要克服的是犹豫。
——史铁生
5
我并不期待人生可以过得很顺利,但我希望碰到人生难关的时候,自己可以是它的对手。
——阿尔伯特·加缪
6
多放一点关注在自己身上吧。不要和别人比较,专注找出你拥有的特质吧。当你在自己身上看出价值,你才会开始欣赏自己。
——松浦弥太郎
7
我对自己说,跨过去,春天不远了,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
——林清玄 《凡事不如看淡》
8
如果把生活想象成一场五球杂耍游戏,这五个球分别是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诚信。你把球抛到空中,游戏就开始了。
有一天,你会发现工作是一个橡皮球,如果掉到地上,它会弹回来;而其他的四个球:家庭、健康、朋友、诚信,都是玻璃做的,一旦掉了下来,就会磨损、破裂甚至摔个粉碎,到时再后悔已来不及了。
——詹姆斯·帕特森《苏珊日记》
9
现代社会的繁荣伴随着三种绝症:债务、肥胖和(标准化的)旅游。
——塔勒布
10
想起贺炜的一句解说词:艰难的生活并不浪漫,踏实地活着才是最高明的艺术。
11
莫言老师还有一句话:“生活应该是我们即时体验的经历,而不是熬过去的日子,把当下过好的人,未来才能有力气过得更好。”
12
这就真的很奇怪。欺负和喜欢,到底是谁说了算?我明明觉得不舒服,你却说这是好的,是爱,好像我的不舒服是不正当的。
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觉得女性是被客体化了。女性的客体化是说,你的感受不重要,别人的动机才重要。
13
- 我的行为开始传递了。爸妈也开始往上处理自己的家庭关系,不论是决策能力,还是承担家庭事务的能力,都有了更多的能量。我爸对爷爷多了耐心,我妈在娘家多了担当。现在家里遇到什么事情,爸妈都会来寻求我的意见。我能感受到那种无力感慢慢地在我们家消失了。大家仍会争吵,仍有矛盾,但似乎换了一个思路,遇到问题先去想怎么解决。
- 任何一个在家庭关系里嚣张跋扈的人背后,一定也有一个时刻突破自己原则的人配合纵容。
14
他有意识地拒绝扮演一个施予知识的角色,他认为教师应当“后退”,给学生更多空间。
他试图传递语文的审美、思维、想象力,但某种怀疑自他的心里升起,“我有权力替他们做选择,有权力进行有可能失败的探索吗?作为山里的孩子,想要走出大山,想要去获得不一样的未来,似乎考试是一个最便捷的通道。”
15
维舟系列
维舟自称是乡土散文作者,每一篇文章都踏实落地,但溅起来的飞尘能让你荣光失色。
真实,无奈,复杂。他的笔下都是大多数人能共鸣的人间图景。
👉《我们如何寻找自我》
- 在日本,王阳明是非常受欢迎的。为什么呢?阳明学特别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认为人的自我欲望是正当的,肯定“百姓人伦日常就是道”——圣人的道理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蕴藏在生活实践中,就在人心当中。因此,他相信人是有良知的,每个人能够自己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正确行动。
- 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阿紫问萧峰问:“姐夫,你冲进十万大军中,你害怕吗?”萧峰答:“我怎么可能不害怕?”这就是本真性的话语,一个英雄应该要承认自己像所有普通人一样怕死,我们才觉得这个英雄是真实的。
- 社会学家查尔斯·泰勒在《世俗社会》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脱嵌”。所谓脱嵌,就是说我们原来的个体都是嵌入在社会结构社会集体当中。比如说你是谁,首先你是你家族里面的一个个体,而不是你自己本人,所以有很多事身不由己,不是你自己想做就能做的。但是到了现代社会,个体就从原来那个结构当中脱嵌出来,原有的构造就渐渐难以制约他们了。
👉《寿则多辱》
许多年前,村里的老人沈元郎垂危住院,女儿金兰扶他去上厕所,他那时已将油尽灯枯,在马桶上挪动一下也难,竟弄脏了裤子。女儿抱怨:“阿爹你怎么搞的,屁股再稍微朝前一点嘛。”他默不作声,半晌叹了口气:“你到底是个傻闺女。你福气好,爹这是没几天了。”
三天后,她跪在爹的灵前,想起这番话,一时悲从中来,嚎啕大哭。
16
中国人的这种相对性的“二人结构”,是检验一个中国人成功与否的标志,中国人在社交场合喜欢问:“在哪里高就?”“你结婚没有?”“你生孩子没有?”都是在确认对方是否已经具备了君臣、夫妻、父子这样的二人关系。
17
“我现在对死亡也不恐惧,人如果尽情活过,是不会惧怕死亡的。这是我最近感悟出来的。就像一朵花,浓烈地绽放过。
你想想看,人这一辈子到这个世界上来,本来就应该是来玩的,比如你出去玩滑板、徒步、登山,回来筋疲力尽,躺下来是不是很放松?人生也一样,如果尽兴而归,是没有遗憾的。”
18
愿意关注更具体、更细微的个体经验,无疑是电影领域一种令人欣喜的变化。这意味着比起宏大的社会观察,人们越来越想去寻找一种个体情感的共通性:什么对于自己是重要的?我们在家庭关系里到底得到了什么?
19
如果说20多岁,我们还需要通过认识各种各样、更多的人去拓宽自己的世界观、思考自己是谁的问题,30多岁的我们已经有了更多的“自我知识”,我们有比盲目到处认识人更重要和有效的手段来拓宽世界观,比如旅行(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
此时,我们更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关系。深度的、双方有良好的信任的关系,在这个阶段能够支撑我们,让我们的挫折和失败感得以诉说,被确认(最最最最最简单的「心理安抚技术」,只要一句话——)和共情。尤其是同龄的朋友,都在面临相似的人生挑战,这种处理多重角色身份的经验是极其有互助价值的。
20
在大理,一桌上吃饭的人可以从亿万富翁到赤贫者,社会形态呈现惊人的扁平化。大家的相处和不相处不是因为你的财富头衔和社会关系,只是因为你是你。其实这里面不是因为身份不同而区分,最重要的是价值观的不同。
这是以生活为根本重心的一群人。“成功”驱使大家以差不多的行为模式相互对待,“生活”则表现得五花八门精彩纷呈。
21
- 女性可以不再是慈母、伟大母亲、天职的绝对形象,而是把母亲身份看成是一种普通的人际关系。是的,亲子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也可以换个角度看待和母亲相关的人类情感光谱:从深深的爱,到深深的矛盾心理。
- 后悔——就像一个调色盘一样,有红色、黄色这样温暖、鲜亮的颜色,也有灰色、黑色、蓝色这样暧昧、隐秘、低沉的色调。
- 事实上,母亲也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主的身体、思想、感情、创造力和记忆,并有能力判断眼前这一切是否值得,而不是需要社会的要求来告诉女性们,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妈妈。
23
- 过去的经历固然无法抹去——它们可能导致你紧紧攀住别人或将别人拒之门外,但你会拥有新的经历,会遇到可以依靠的人,并且希望你能够开始意识到你也可以依靠自己。因此,当学生们问阿里加自己是否还有希望的时候,她的回答是:“当然!”
-记得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
而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依恋类型不能决定命运》
你好,陌生人#02
推荐理由:
两位我关注颇久的嘉宾,从社会学和人类学角度解释了我们对于“保安”这类熟悉的陌生人的“害怕”,以及重新告诉了我害怕和恐惧的区别。
Shownotes:
近几年,从“重庆姐弟坠亡案”到“唐山烧烤摊打人事件”,多起恶性事件的发生激起了人们对于犯罪的关注,也让人们对安全产生了一种焦虑,从依赖亲密关系变成了恐惧,戒备和拒绝陌生人,似乎成为了一种常态,“亲密关系成了一种纠缠,可以很好,也可能不经意间失控”。
公众号「没药花园」主理人何袜皮关注空间安全、都市犯罪等议题,她提到亲密关系中存在一种“寄居蟹人格”,这是表面上你需要我,实际上我需要你的人际状态。她曾研究的中国“保安群体”,却是另外一类典型的熟悉的陌生人。
为什么让熟悉的陌生人为我们提供安全,但是我们却将这类陌生人排在边界之外,以此获得安全感?我们到底又在恐惧、戒备什么?为什么我们会对自己身边的人视而不见,却向远在天边的人倾诉自己的内心?
项飙老师在本期节目里提到了一个“盲盒式生活”的概念,“过盲盒式的生活,意味着人完全放弃了对生活主动地理解,用一种随机的想象取代了一种比较理性的、基于时间感的、基于经验的预期”。
如果生活真的成了开盲盒,那我们被重塑的世界又该如何开始?
本期内容依旧由好友@岸光 推荐:
最近沉迷用聊天的方式通过AI读书,怎么说呢,完全不同的学习路径,更主动更个性化,更有效率,感觉樊登读书要被降维打击了。
新事物出现,保守派一定会质疑,激进派一定大唱赞歌,而我选择不做评价,下场先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