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追求真知路上结识到好的导师,是一件益事,也是一件难事。
Newsletter是我认为能保持高密度获取新知、跟良师益友结伴的最佳选择(相较播客的声音媒介,文字媒介的阅读速度和传播速度更快)。
而在中文newsletter圈,《产品沉思录》是一定绕不开的话题。
算起来,我跟newsletter结缘很早——15年的时候就开始玩RSS工具。但真正认识少楠是21年,印象最深的是当年有一封newsletter的标题叫做:“像农夫一样耕耘,按时候开花结果”。
最近终于把《产品沉思录2020年精选》看完,回头来看23年的内容真的会非常惊讶:
一方面,内容几乎都没有过时,半衰期如此长;另一方面,脑海中瞬间产生非常强的敬畏感——到底是怎样的驱动力,能让一个人/一个团队付出如此大的精力,持续去生产近百万字的内容?
如果让我来尝试解读,我会说“年轻气盛”。
这里没有贬义,而是感慨和羡慕——从《产品沉思录》中感觉到的能量,跟在上海和大理各青年社区感受到的颇为相似——是一种“年轻”,是一种极强的生命力。
但这里的“年轻”,我认为跟广义上、媒体宣传的并不一样。
广义上的“年轻”似乎意味着恐老:不仅因为在资本眼中,年轻意味着更强、长远的消费力,还因为“衰老”意味着衰败、无趣。
那“年轻”究竟意味着什么?
是Genz(现在Genz也不再是年轻的代名词)?是懂潮流玩法?懂多元圈子文化?……但为什么有些“年轻人”看起来却并不“年轻”?
恰逢5月初,我在大理线下筹办了一场数字游民主题的圆桌,邀请嘉宾既有符合常规意义的“年轻人”——00后的UP主和创业者,也有已经结婚有孩子的资深游民(游民年限10年+),但在对谈中,他们给予我的能量和思考,并没有因为年纪大小有所不同,甚至让我感觉:每个人都是如此“年轻”!让我也更“年轻”了。
基于种种,我认为,我们追捧的“年轻”背后代表着的是一种能力:有创造力,保持开放性和好奇心,以及这些能力背后的“可能性”。
对“年轻”感知的第一次刷新,要从我在上海和大理两座城市的青年社区探索说起。
第一次刷新
✦
上海和大理的“年轻”
选择从北京搬去上海,吸引我最大的是上海的“青年文化氛围”:
便利的交通、分散的CBD,让上海东南西北四角的青年都有自己的根据地,无论你住在哪里,在家附近都可以发现多样的活动,找到属于自己的团队。
为了更好地探索上海,我选择住在“超级中心”——离静安寺步行不到一公里,附近有三条地铁线路,无论我去哪儿、活动结束得再晚,我都可以赶上最后一趟地铁回家。于是,在管控还没有那么严苛时,我的每个工作日晚上、每个双休,都排得满满当当:沙龙对谈、手工体验、展览参访、戏剧排练、音乐疗愈……
记忆最深的一次路线,是早上我只需要踩着点出门,骑十分钟自行车,就能到第一个活动点;结束后,再慢悠悠吃完午餐,步行几个街区,又到了下一个活动点。最后,等晚场结束,再坐上公交,过几片梧桐区,就到家了。
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在上海家中被封了近两个月,能再次出门时已经到了酷夏——当时刚解封,朋友们纷纷选择离开,很多活动再也无法开办,更别提当时最高能达41度的极端高温……渐渐地,曾经最向往的氛围已经不再。
上海街头随处可见的卖花车
2022年下半年,我选择搬到大理,一是“避难”,二也是为这里的青年氛围。
在大理的第一个月是我的疯狂“活动刷脂期”——不放过任何一场感兴趣的活动,不错过任何一个大理社群/小组,几乎每一天,从早到晚,起码赶场3次。
在花了很多时间也踩了很多雷后,幸运的是,我找到了自己愿意长期投入的社区。有我微信的伙伴应该能看到我的每周DaliWeek朋友圈记录。
如今,两座城市的气质融合在我的思考里:
在大理,这里的“年轻”代表着自由、自然、真实,没有过多修饰,每个人自然曝露着自身;
而在上海,这里的“年轻”代表着鲜明、尖锐、现代,背后是更快的环境变化、更强烈的个性表达,和更强的挑战。
无论哪一种气质的“年轻”,在我看来,背后依旧是创造力和开放性,每个人都对世界、对他人抱有好奇。
第二次刷新
✦
“年轻”和多巴胺
肯定有人会说,大理的“年轻”是“躺平”。(最直观地感受是对石家庄人的“不友好”——毕竟每个古城深夜,总会有抱着吉他的人,谋划着“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笑)。)
但对我而言,大理的“年轻”是真正贴近在地文化做事的社区营造出来的。
这里有坚持个人梦想并付诸实践的年轻理想主义者,也有经历丰富依旧柔软接纳他人观点的年长者;这里的社区是散漫的、自发生长的,有一套自己的“大理时间”。
但也正因此,没有一个“中心”时,每一株新芽都能是主动的、充满好奇的;也因为每个人都主动,所以有更多碰撞、创造的可能性。
这样的“年轻”定义,更有利于每个人去尝试、体验,以及保持对生活的觉察。
在我组织的第一场“大理得意忘形听友会”上,就意外地遇见了一位“妈妈辈”的听友。她带着儿子隐居在大理巍山,很少主动社交,但持续保持开放的胸怀和思考,也愿意跟随儿子来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聚会”。
能跟一位人生阅历远大于自己的前辈,从她的视角看议题,是非常难得、珍贵的事。
正如《产品沉思录》2020年精选中所写:
如何拥有独立思考?有三点:
保持对真理的追求、拒绝盲信,以及好奇心。
前两者能在大脑中留下空间,后者能发现、找到新想法,填补这个空间。
“好奇心能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作为奖励,大脑则会给到我们充分的多巴胺分泌。”
没有谁可以定义你的“年轻”,每个人的人生关键词不同、阶段也不同。
但我相信,探索、追寻、坚持,多巴胺会告诉你milestone在哪。
产品沉思录的“年轻”
✦
《产品沉思录》是“厚重”的:内容过于丰富多元,每一封newsletter都有近几千字;
但也是“轻盈”的:因为足够真诚,当内容发出的那一刻,瞬间跟无数人碰撞出无数的可能性……
因为对世界好奇,所以会主动持续地留意前沿的、具有长尾效应的内容;
因为对事好奇,所以会愿意挖掘其背后深意;
因为对读者感到好奇,所以会愿意写下掏心窝的话……
旷日持久的创造、对世界敞开怀抱,对他人保持好奇,我想,《产品沉思录》给“年轻”的定义交付了自己的答卷。
如果你认为身边不够“年轻”,那么——
来尝试Newsletter吧
✦
好的newsletter,不止让读者看到共同——好的优质内容带给人的感受是趋于一致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内容让读者看到不同——因为更个性、更小众,每个作者的风格和视角都能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提升身边“年轻”程度的好办法之一。
这里从阅览时间投入的高低,推荐5个newsletter:
1 时间投入需求高:《产品沉思录》
产品沉思录™ 是一个关于产品的知识库,也是一个 Newsletter (邮件组),始于 2017 年,主理人 少楠(Plidezus) 和 fonter。累计发布近 200+ 期,涵盖几十个人物/产品/公司专题研究,累计近百万字内容。
关键词:生活和哲学,效率,创业,营销
可能感兴趣的人:想要提升自我认识、开拓多元视野
订阅处👇
2 时间投入需求高:《落日间》
是游戏研究者叶梓涛的「落日间」的双周创作简报和内测项目。今年年初定位进行了调整,目前该newsletter主要是同步落日间的工作进展,做简单的叙述,以更加产品化和客观的视角审视落日间的工作。
关键词:游戏研究、跨学科
可能感兴趣的人:对游戏玩乐属性之外感兴趣、对叶梓涛的研究进度感兴趣
订阅处👇
3 时间投入需求高:新闻实验室
「新闻实验室」是由传播学研究者方可成发起的一个内容品牌,关注传媒、科技、社会等话题。
关键词:资讯、观点、内容
可能感兴趣的人:渴求多元视角看世界的人
订阅处👇
4 时间投入需求中:事不过三
“事不过三”是作者文浩写给自己的一本自我教育的小书,也是我用来解惑的工具。它像是一本持续更新的锦囊手册,也像是一本正在书写中的《人生十二法则》。我希望借助它,帮助我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梳理自己的信念,学习那些能活得更好的原则和方法,然后不断践行,最终活出自我。
关键词:自我认知、思维方式
可能感兴趣的人:对认识自我有更高要求的人
订阅处👇
5 时间投入需求低:Steve说
Steve说每周通讯是播客节目Steve说主播史秀雄发起的基于电子邮件的newsletter服务,致力于摆脱社交媒体的算法围困,改善人们的信息摄入质量,为订阅者提供优质的中英文信息。
关键词:跨学科、专业视角补充
可能感兴趣的人:轻量级对书影音有拓展视野需求的人
订阅处👇
永远不要对世界失去好奇心,它是你保持年轻的关键。——海明威
Never go on trips with anyone you do not love. Curiosity is the one thing invincible in nature. - Ernest Hemingway
那么,你的“年轻”在哪儿呢?
栏目介绍
西西弗斯因触犯众神,被惩罚反复推一块巨石上山。在日常的解读中,这一行为被认为是无效而无望的。
但自我探索旅途没有终点,西西弗斯这一举动,即使到不了目的地,但依旧是有用的——它不断刺激、锻炼我们的肌肉,让我们能看到更多元更不同的视角。
我认为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这样的一个旅程。也许你也会在我的故事里,找到属于你的西西弗斯。
【关键词:自我认知 心理学 CBT 教练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