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亲密关系,就是两只老虎露肚皮 | 12月 阅读碎片

文摘   2022-12-27 20:00   云南  


Hey 各位朋友!

因为疫情原因,身体不适,这个月产能不足,请查收我的大理100天小视频!



(或许)之后会有更新的vlog在这个视频号里,欢迎关注~




1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我给你瘦落的街道、绝望的落日、荒郊的月亮。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我给你一个从未有过信仰的人的忠诚。

——博尔赫斯《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2

每个人都急着讲话,每个人都没把话讲完。

——蒋勋


3

本文的“哥布林模式”跟国内的“发疯文学”“摆烂”基本上是同期,都有着拒绝重回秩序世界的精神。

知著网的文章分析非常有场景感。


👉《“哥布林模式”走红:在失序的世界里享受沉溺


  • 社会总是充斥着规矩与约束,而家才是释放天性的舞台。当疫情管控终于迎来解封,有一些人发现自己已经不愿再回到过去那种井井有条的生活里了。


  • 解封意味着现代社会秩序的回归,人们不得不离开温暖的家,重新投入到公共空间中,随时顶着精致的妆容礼貌地问候每一个人。哥布林式的、带有恶作剧性质的“发疯”行为在常规的社会秩序中是不被允许的。


  • “哥布林模式”一词的诞生正是这种集体心理的体现,它实质上反映出的是人们对于规范秩序的拒绝。


4

崔庆龙的语言总是平实、生动,这篇文章,采访问的很直接,崔庆龙的回答也很直接,非常值得一读。


👉《对话崔庆龙:好的亲密关系,就是两只老虎露肚皮


  • 我们要尽量帮助一个人的表述变成对方能够听懂的语言,把指控的言语背后的情感意图流露出来。有时看起来坚硬、具有攻击性的话语背后,其实有着很脆弱的情感需要。明明需要被安慰,但出于下意识的防御,他会表现得生硬。很多伴侣明明希望对方多陪你一会,但变成对他的责怪。


  • 人类有很底层的依恋需要,内心想要一个每天能吃饱饭的地方。


  • 网上很多文章会说谈恋爱的时候,不要流露脆弱,要冷落对方,倡导大家要强势地驾驭对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关系变成了一种竞争、一种对抗。

    好的爱人状态,是两只老虎都露着肚皮,但很多时候大家都在露出獠牙。


5

从更科学的角度认识“紧张”和“压力”。


👉《高能量状态,让改变发生


  • 慢性压力对我们是有害的,但适当的急性压力是有益的。

  • 紧张是一种对于压力的应激反应。如果你认为你无法解决眼前的问题,或者这个问题迟迟悬而未决,它就可能会转变成焦虑,从而导致失眠、焦躁、心烦意乱等现象。
    但如果你认为你有能力解决它,你把它视为一种挑战、成就和成长,而非阻碍和困难,那么它就可以导向兴奋 —— 你会感到,你浑身充满动力,脑子转得也比平时更快,注意力似乎也更加集中了,甚至会有一种「掌控全场」的感觉。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更容易有出色的表现,能够突破自己原有的水平。


  • 痛苦的反面是什么?不是去封闭自我,保护自己,而是「热情」。
    生活越是给我们痛苦,我们越是要去对它投入热情。
    为什么?很简单,生命是谁的?是我们自己的。除了我们自己之外,没有人能够对我们负责。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也并没有哪个人发号施令,要我们去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 一切都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选择什么方向,并为之付出多少努力,才定义了我们的生命。
    从这个角度讲,生活并不是我们的对手,而是我们的伙伴,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是从生活当中得到快乐,获得满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丰富、更快乐、更幸福,受益的是谁?是我们自己。

6

非常有趣的一篇人群观察文章。

社交舞蹈中藏着的关系暗网,无视年龄和代际,一直涌动着。

汗水不止是汗水,是时光逝去,是耳边密语,也是还硕果仅存的想象。


👉《王丽思:我在中老年舞厅里收集汗水


汗液黏腻,原本是种挺讨厌的东西,却在触碰中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舞厅里的汗水也一样,不同人的汗水,有着不同的温度和气味,它们交融在一起,有亲密,也有了自己的复杂性。


7

这是一篇很“互联网”的文章,讲产品,讲市场,但同时也提到心理学,提到“积极反馈”,提到青少年健康。



👉《一个让年轻人「互吹」的 App,打败了 TikTok


Gas 的使命就是「创造一个让我们对自己感觉更好的地方,并向用户展示有爱你和欣赏你的人,进而建立年轻一代的自尊和自信。」


Gas 可能长期存在下去,因为其满足的,是人们需要被爱、被尊重的「刚性需求」,获得身份认同,这种需求是持续顽强的存在着的。




落日间E38



推荐理由:

探讨战争、历史相关游戏的设计时,背后的游戏团队,对玩家主体性设计的各种思考和挣扎。关注游戏的朋友们,值得一听。


Shownotes:

在讨论时,我们在游戏设计,游戏文化,现代生活反思和批判的不同层面上穿梭,发现游戏内外的角色,玩家,还有玩游戏的玩家,和游戏外的我们之间仿佛一面不断折射的多棱镜,相互映照,而游戏批判和游戏设计视角也不断交锋与延伸,这种讨论的复杂性和面向也正是映射着游戏丰富的层次与意涵。





本期内容由好友@岸光 @0912 推荐:



@岸光


如果说最近一年有什么成长,可能其中之一是开始明白、接受“我的观点不是我”。

随之而来的好处是不再那么执拗、盲目地捍卫自己的“观点”(很多时候其实是在捍卫那个脆弱的自我)。反而更乐于甚至渴望看到对自己观点的纠偏甚至完全推翻的可能,这是革命性的变化。与此类似,心理咨询里有项技术叫“外化”,其实就是把人和问题相分离,“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而自由便在其间。



👉《成为自己



@0912


我是发现中国人特别热衷符号,比如“阳过”、“小阳人”,出个新手机也得“土豪金”,“肾机”等等,说啥都不好好说,必须快速符号化。

所以我就很好奇,去看了看符号学,其实也没有得到直接想要的答案,但是确实补了很多关于索绪尔,罗兰巴特们关于符号学的研究,以及关于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等等,一些拟态、镜像、象拟、意指、所指。

答案就还是:单向度时代的文化对抗。

大众文化快速把晦涩的医学术语,快速转喻成耳熟能详的“符号”,消除恐惧感。另外就是这个国家往单向度社会走的太深了。文化商品和文化符号把文化全部挤掉了,说明大部分人,精神生活极度贫瘠。







  推荐阅读  


这周莫
数字游民|青年市场人|内容饕餮|跟有知识、有文化的东亚青年舵手们一起找方向和解决方案🌟 提供【内容过滤器】【游牧观察】【血泪经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