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长不看版
识别和理解情绪是绕过应激反应(下丘脑)的第一步
每天尝试复盘一下ABC模型,十分钟,就会很有大用处
如果你养了猫,那更好了,主子就是你的镜子
说完写日记和播客这两个成本几乎为0的事儿,再来说说需要投入一点点☝成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事:觉察情绪。
觉察情绪为什么是最重要的事?又为什么说它是需要投入成本?
因为以下两个典型场景,在生活中,实在太常见了:
会议室里,大家在进行方案讨论,当你发言后,另一名同事说“我觉得这个办法不太行得通”,你第一时间反应是“为什么ta要否定我?”紧接着回复“你的也不怎么样啊!”
跟朋友一起出去做攻略,找了好几个住宿,觉得应该马上就可以定下了,谁知朋友说“我们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吧”,似乎立马点燃了讨论氛围“我找的都不好,你来呗!”
……
情绪成了第一反应,手、嘴,似乎下意识就动了起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从一次“求援”说起
✦
对如此场景的思考,源自一次“求援”。
19年我还在北京,那时的我最苦恼的是:
我似乎无法接受工作上的任何一点否定:无论是别人提出整个方案中的一点瑕疵,还是对一个idea的异议。
听完我的诉苦,对面的教练笑了一下,问我:“你知道爬行脑吗?”
说实话,听到这个词,当时真的愣了一下,但也老实回答:“不知道。”
教练又笑了一下,他开始在白纸上动笔画起来。现在回想,此情此景,真像在初中时,补课老师一笔一划给我讲解数学方程式。
后来,他分享的这段话,成为我认识自我的起点。
——怎样的一段话呢?
完整的描述已经不太能记起,但之后我在彭凯平教授的演讲中,找到了相同的表述,放在这里,与过去的回忆遥相呼应:
*以下文字摘录自彭凯平“积极心理学与战胜负面情绪”在清华的演讲
“首先,我们需要承认负面情绪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千万年的进化历史上,在漫长的与各种各样的灾难抗衡的过程中,人类产生了一种特别重要的保护机制——应激反应,即遇到挫折、磨难时,身体三个特别重要的器官:下丘脑、脑下垂体和肾上腺,会分泌出大量的压力激素。
压力激素带来的影响使得人紧张、恐惧、愤怒。负面情绪出现其实也是有价值的——愤怒能够促使人保护自己、家人;焦虑让人关注需要面对的风险挑战,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甚至连悲伤都是有作用的,当人悲伤时,发出的其实是求救信号,有利于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关怀。”
这样的应激反应,让人类得以顺利进化、保证族群的留存:遇见危险,跑得越快,离危险越远,就越有机会延续基因。
但在如今的社会场景中,过强的应激反应变得非常“不合时宜”——现在面临的具有挑战性的情景中,并无性命之忧,反而很多问题一旦解决,能更好帮助我们生存。
怎样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应激反应?
怎样有的放矢地控制自己的应激反应?
“尝试隔离”爬行脑带来的应激反应,自那天起,这个mindset一直存在我的脑海中。
慢慢地,在实践中,有了现在的成果——在一个情绪出现时,仿佛有一个第三视角的小人儿,准确告诉我:“这一刻我的情绪是什么”以及“这个是我的情绪还是想法”。
良好的“隔离”不仅能帮我们更好在社会上生存,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更清楚情绪与身体的关系:
此场景的发生为什么激化情绪?情绪对于“我”一味什么?为什么“我”会感受到此情绪?它来了,意味着我的身体需要什么?……
“隔离”也是一种梳理,让看似无序的内在反应变得有章可循。
说实话,这个改变并不简单。
从我个人来说,是一个学会从单纯链接自我到邀请他人、学会与多个生命体共处的过程。
总的来说是有三个大的尝试:
慢慢地,到现在,能总结出自己的三层变化:
→我能更理解自己了。当向内看的次数足够多,对“自我”更了解,觉察就更深。多问“为什么”,就会在新的场景下,想起来“为什么”。
→我能感觉到自己在改善一些关系。无论是自我关系,还是亲子关系,甚至是亲密关系、宠物关系,获得了某种平衡。
→发现自己能更好与人相处。懂得了情绪,理解、接纳、敢于表达,但不陷入其中。某种程度上,开始尝试起“自我养育”,照料自己的脆弱、惊叹自己的本自具足。
“隔离”
✦
从觉察情绪开始
学会觉察情绪——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率先开始的尝试。
首先,情绪是什么?
情绪是指人们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情感状态。
在认知心理学中,情绪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重要驱动力。情绪会影响人们对信息的处理和加工,以及人们做出决策的方式和结果。
觉察情绪又指什么?
用最接地气的话来说,就是“知道自己当下发生了什么”。
→知道自己为何在某些特定情境下会产生一些特定反应,如愤怒、委屈、狂喜;
→知道为什么后,就能尝试改变想改变的反应,如将愤怒转变为思考;
→最终,影响做出的决策。
那么,日常中怎样锻炼觉察能力?
在认知心理学中有一个常用的工具,叫做ABC模型,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基础,它是一种简单的模型,用于识别负面情绪和行为的根本原因,非常简单也非常实用。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
A
指激发事件或触发因素,即引起某种情绪或行为的初始事件
B
指信念或思维,即人们对激发事件的看法和解释,包括态度、观点和想法
C
指情绪或行为,即人们对事件的反应,包括他们的情感反应、行为和反应
怎样使用?
首先确定激发事件(A)→识别他们的负面思维模式(B)→分析他们的情感和行为反应(C)。
通过识别和分析这些因素,可以开始探索更合理和健康的思维方式,以更好地处理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
以下是一个 ABC 模型的示例:
A:今天我被老板训斥了
B:老板对我没有尊重,这是对我能力的质疑,我是一个失败者
C:我感到沮丧和无助,而且我不想再去上班了
在这个示例中,被老板训斥是激发事件(A),对老板的看法和解释是信念(B),沮丧和无助的情感和不想上班的行为反应是情绪和行为(C)。
每天固定一个时间,花10分钟,写一写当日或是近期发生的情绪事件,或许只需要一周,你就会感觉到惊人变化。
当我们将情绪的流经路径书写下来,就有了一张自己的情绪地图。积少成多后,就像地理学家,慢慢摸清楚地图的边界和疆域。
当未知逐渐变得清晰,恐惧不再模糊,就会越来越自信。
点击阅读原文
获取ABC模型练习模版
“认识情绪”这条路,未来还有很多步要走。不过,先从“有意识”开始,一切就有更多可能。
欢迎各位持续关注本系列。
*如有相关问题,可以后台回复【周莫】获取联系方式。
*未来可能会开放社群等功能。
栏目介绍——西西弗斯
西西弗斯因触犯众神,被惩罚反复推一块巨石上山。在日常的解读中,这一行为被认为是无效而无望的。
但自我探索旅途没有终点,西西弗斯这一举动,即使到不了目的地,但依旧是有用的——它不断刺激、锻炼我们的肌肉,让我们能看到更多元更不同的视角。
我认为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这样的一个旅程。也许你也会在我的故事里,找到属于你的西西弗斯。
【栏目关键词:自我认知 心理学 CBT 教练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