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中国的造船工业进入了自由王国!今年早些时候,网上曝光了西方商业侦察卫星在广东某造船厂拍到的两艘外形奇怪的船舶:
其中的一艘现在已经没有悬念,就是刚刚在第十五届珠海航展上亮相的“虎鲸”无人作战艇。
而另一艘船舶,从照片上看有一个全通飞行甲板,看上去像是一艘两栖攻击舰。但是,甲板上的布局很怪异,在国内外引发了各种猜测。
照片拍摄时的甲板还没有完工,不同区域的油漆颜色都不一样,还有一些杂物,但是已经可以看出来似乎有两三个舰岛。其中船前部有一个小型舰岛,尾部有一个更加小的舰岛。舯部右侧则有一个粗看上去比较正常的大型舰岛。但怪异的是,这个舰岛上似乎没有烟囱的开口。
难道这船是核动力不成?从卫星照片可以估计出这船也就二百米左右长,这么小的船,不太可能装备核动力。
随后,好事网友拍的地面照片排除了这个可能性,并提供了更多的细节。
从地面拍的照片可以看出,船艉部的那个迷你舰岛就是烟囱。这个烟囱不仅非常小,而且还非常薄,所以可以推断这船的马力不大。两栖攻击舰的典型航速是23节,在军舰里已经跑得很慢了。这船的烟囱还要弱,航速应该更低,应该不可能是军舰了。
另外,烟囱上还有中船集团的标,从隶属上说也可以判定这船不是军队的。
就在这几天,这艘外形奇怪的船出来海试了。航行的照片也在网上流传,展现了更多的细节。根据这些细节,可以进一步肯定这船不是军用的。
首先,从外形来看,这艘船是一艘低干舷船舶。
无论和航母还是两栖攻击舰相比,它的干舷(对这船来说就是主甲板)都要低很多。一艘船的干舷越低,它的抗浪性就越差,就越容易上浪。军舰为了保证在恶劣的海况下仍有战斗力,不可能把主甲板/飞行甲板设计得这么低。
位于船艏的舰岛带有宽大的玻璃窗和舰桥,视野非常开阔,不怎么考虑防护。这是非常典型的民船设计。
船舯部的舰岛方方正正,像是一个四层的宿舍楼,有楼梯(舷梯)、走廊、大窗户、很多舱门。看上去适合日常生活,而不像是军舰。
这个主舰岛的后部有一个类似塔台的八角大窗结构,应该是观察指挥飞机起降用的。这也不奇怪,这艘船有宽大的直通甲板,像个小航母,显然是为飞机准备的。那么有这么一个相当于塔台的指挥控制中心是很正常的。
对船舶来说,尤其是两栖攻击舰和航母,驾驶舱靠前比较好,飞行控制塔台靠后比较好。所以双舰岛的航母就这样顺势布置,缺点就是比较浪费甲板面积。大型航母为了节省甲板面积,就把这些功能都集中在一个比较小的舰岛上,放在甲板靠中后的地方。
这艘民船也不用像航母那样考虑甲板效率,所以这么布置也不难理解。
那么这船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
网上好多自媒体文章东拉西扯,洋洋洒洒写一大篇,但实际上都是浪费大家时间,因为已经有人扒拉出高度相关的信息。就是之前某造船厂发布的招标公告:
这段话内容不多,但信息量不少,解释了很多我们观察到的这艘船的特征。其中描述的船舶尺寸、构型,都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条船高度吻合。
公告同时指出,这条船的作用是海洋监测和科学考察,就是一艘民用船舶。
所谓的“大型特种甲板作业”,指的不外乎就是飞机起降,而且很可能是大型无人机的起降。当然,这艘船也完全有能力起降有人驾驶的飞机。因为它的尺寸比二战的航空母舰也小不了多少, 起降一些螺旋桨飞机不成问题。只不过现在使用无人机是大势所趋。
公告又说这船设计时速的最低要求为16节,这和我们前面通过烟囱大小所作出的估计相吻合。这个烟囱,又矮小又靠后,按理说不利于飞机的运作,如此设计,应该是有以下的考虑:
作为海洋监测的民用船舶,这船应该会经常进行无人机作业。但是这种无人机的操作,基本上就像上下班一样,日常作业、按部就班,一整天可能也放飞不了几架飞机,所以烟囱的位置、甲板的面积都不是很重要。低矮的烟囱和船身有利于降低成本。
但是在中间的舰岛上,倒是有一个高耸的一体化桅杆,做得很认真的样子。估计是比较重视对无人机的监控和通讯。这里又可以看到,烟囱做得低矮,不仅有利于成本,也避免了遮挡指挥塔台对飞机的观察,以及桅杆和无人机之间的通讯。
可以看出来,这船虽然样子怪异,但设计是非常有道理的。
公告里还提到了“预留机库和坞舱”。这个不难理解,有飞机自然会考虑机库。坞舱,显然是为小艇、无人艇、或其它海洋科学考察设备准备的。既有机库又有坞舱,显然这是一艘多功能考察船。
估计运用场景是远洋使用。因为在东海南海,有陆地和人工岛,可以使用陆基的无人机。但是到了远海,想再使用飞机,就得去恳求周边的国家。这不仅麻烦,还耗钱耗时间,何况在一些广阔的大洋上,附近连一块陆地都没有。同时,很多海洋数据,比如什么风力磁力重力,也具有军事意义,比较敏感。有的国家会非常在意乃至阻挠。
但是为什么要“预留机库和坞舱”,而不是直接造好?
我的理解是,这艘船是世界上第一条带直通甲板的民用海洋考调查船,船主对日常到底应该怎么运行,到底要采用什么型号的无人机无人艇,都还没有确定的答案。所以对这两个部分先进行预留,待获得一些使用经验后再确定。比如拿无人艇来说,对于不同的无人艇,吊放设备、舱口的大小和位置,可能都完全不一样。
这应该是一个很睿智的安排。所以公告里不说这船是科学考察船,而是说“试验平台”,原因应该就是这样:测试结果不仅会决定采用什么型号的无人机,如何设计机库坞舱,甚至这艘船布局和大小,都可以在后续船上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所以说它是一个“试验平台”,为以后更合理的船型做探索。
经过这么一番分析,我们不仅能够大致推断出这艘船的性能特点,干什么用的,还能隐约看到它设计背后的宏大构思。
简而言之,随着这个世界越来越自动化和智能化,无人机和无人艇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得到运用。以后使用直通甲板的民用船舶将会越来越多,等于是把航空母舰白菜化和民用化。这艘船的设计就是为了顺应这个潮流,可以说是未来海洋时代的一个先驱,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一次创新。
最后推荐下《我在美军航母上的8年》, 可以预见,即使到2070年,航母仍将是人类战场上重要的可用武器之一。本书作者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背景,向我们展现了美国航母航空兵从招募、训练到战争的种种细节。
通过此书还可以见识到美国航母的运作模式,包括日常的例行训练,还有出海打仗的情形,以及像“老虎巡航”这类可以让军人家属体验航母生活的活动。新兵训练营结束后是分配工作的环节,结果只有郑一鸣得以被分配到航母。他工作过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是卡尔·文森号,平常需要在不同基地来回训练,大概三周为一个训练周期,未完成训练项目会相应延长时间,一直训练到出海打仗。郑一鸣参军的八年中,一共随航母参加两次波斯湾战争,第二次工作过的航母是约翰·斯坦尼斯号。出海打仗的日子比在基地辛苦得多,有很多的工作让人应接不暇,还有很多的突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