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之德洞山口攻坚战:陆战一师的F连凭什么顶住志愿军一个师的进攻?他们战前是如何部署的?

文化   2024-11-27 21:18   湖南  
今天我们继续讲朝鲜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之德洞山口攻坚战
有位网友在我的后台留言,谈起了德洞山口攻坚战,我本不想对长津湖一战谈太多细节,但鉴于这位网友的认知与我所知道的相差较大,故在此与之探讨。
我在此所述,主要是参考《The last stand of Fox company》一书,该书主要根据参加过德洞山口战斗的美军陆战7团F连的人员的回忆写成,该书出版于2009年——战斗发生几乎60年之后,当年20岁的年轻战士已经暮年,尽管採访时间应早几年,但这些经历者的记忆要打一些折扣。该书有点像中国的报告文学,感觉上一些地方可能有些夸大。不过,我在此处将该战斗的许多细节略去,仅将其大致轮廓展现给读者。
德洞山口的美军是陆战7团F连并加强了一个火力排,不是E连,不过应是该网友敲错了键。美陆战队的步兵连中本身就有一个火力排,配有60毫米迫击炮3门、57毫米火箭筒外加轻机枪。加强的火力排则配有81毫米迫击炮2门、7.62毫米水冷式重机枪2挺。加强后的F连有234名战斗人员外加12名卫生兵。
F连选择的山头虽然不高,标高约1220米,由于是高原,实际距山脚可能不到200米,但地形不错。依美军记录,整个山脊成一个倒U形,U形底部朝北,最高峰在东北角,与其北面更高的1653高地相望,间距约300米,两高地间相联的山梁有如马鞍形;U形的西南面山势较为陡峭,难以进行攻击,但正西方向坡度不是很大,可以为沿马鞍形山梁的主攻进行牵制攻击;
由于志愿军集中在较靠近公路的1653高地——也就是图一中的石山(Rocky Knoll)及西山(West Hill),这样从东面攻击就没意义了,因为志愿军要绕得很远,爬较北面更陡的坡。
U形口对着南面, U形口处是一道高坎,下碣隅里至柳潭里的公路,就在高坎之下不远处,东西向横穿而过,高坎并不是很高,约2到3米,但高坎使得步兵冲击无法进行。见下图,红线为11月28日中国军队的攻击路线,棕黄色是U形山脊:
手绘的三维图不太准确,但大致可见山形,由等高线看山南腰处应较平缓:
山上长着一些树,这些不很茂密的树林从山的西翼,延伸到南侧的山腰,再越过东翼向北继续延伸,我认为这些树林在一定的程度上在11月28日凌晨的战斗中救了F连。
这个地形,容易使得从西面过来的59师将主要进攻方向选择为正北,因为从北面的石山冲下来,沿着马鞍形山梁一个冲刺,就可以攻上F连的山头;次要的方向则是从南面夹击F连,从南面进攻要面对一个2到3米高的高坎,仅管高坎上有一段缺口,可以由此处登上高坎,但会面对美军的正面火力,并会遭到山上西翼的美军的机枪侧后扫射,如人紧靠高坎来躲避机枪火力,则会遭到美军从山上滚下手榴弹的杀伤。
美军部署:第3排,排长麦卡锡McCarthy带领3排在主峰,面向北防守;第1排,排长顿恩Dunne,带领不多在东翼,面向东防守,在靠近南面之处,防线弯向内;第2排(排长彼得森Peterson)在西翼,面向西防守,西翼的机枪火力,可以向西南横扫公路;南面由火力排防守,两挺重机枪可形成交叉火力,封锁南面的高坎。见下图:
下碣隅里美军陆战11团H连有4门105毫米炮,射程11200米,这4门105毫米炮专门用来支援F连,这个炮连的阵地在下碣隅里北面,在其最大射程时,可以刚好打到1653高地的南坡。这些炮的射击诸元在F连选择好阵地后,已经设定好,不管白天黑夜,只要告知射击目标坐标,炮火随后就到。
尽管下着小雪,11月27日夜和11月28日临晨有着明亮的月亮。28日临晨2时,从下碣隅里取回邮件的美军,将吉普车停在路边,开始向F连搬运邮件。大概是吉普车的到来,弄醒了西侧及靠近公路的一些美军,这些美军突然发现公路上有支行军的队伍,从柳潭里方向开来,在询问口令没有回答后,美军开始开火射击,公路上的志愿军也几乎同时开始射击,队伍同时散开并攻击前进……由于篇幅原因,后续战事,我们明天再更新,敬请关注。
急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前文:美陆战一师的F连顶住志愿军一个师的进攻?这传言真相如何?

最后还是推荐《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全景式再现了朝鲜战争,全面揭开朝鲜战争台前幕后的隐秘历史,如中美苏朝最高领导层的博弈较量,朝鲜人民军南征的真相,中国出兵朝鲜真相,中美军战力真实对比,苏联对华军援、空军参战的内幕,志愿军战俘的真实境遇,板门店谈判过程等等,想了解朝鲜战争内幕的朋友不要错过↓↓↓




红小岩谈古论今
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