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01
什么是“扫黄打非”
扫黄打非是文化市场管理的一个专业术语,是一项执法活动,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
扫黄:指扫除有黄色内容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及网上淫秽色情信息等危害人民身心健康、污染社会文化环境的文化垃圾。
打非:打击非法出版物,即打击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破坏社会安定、危害国家安全、煽动民族分裂的出版物、侵权盗版出版物以及其他非法出版物。
扫黄打非的社会意义
“扫黄打非”是一场严肃的政治、经济、文化斗争,事关国家政权稳定,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事关意识形态的尖锐斗争。无论是“黄”还是 “非”,都会消磨我们的民族意志,扰乱人们的思想,搅乱社会的道德理念。深入进行扫黄打非,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举措。
参与“扫黄打非”,我们该怎么做?
作为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实时了解情况,积极宣传教育引导;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指导孩子课外阅读,教会孩子文明用书。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需要全社会共同呵护、精心培养,更需要家园联合努力。为深入开展“扫黄打非 护苗行动”,我们大力倡导绿色阅读、文明上网、健康成长,守护儿童健康成长、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的浓厚氛围,我园向全体师幼及家长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
1.学法、懂法、守法,增强识别防范能力。
2.增强识别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的能力,学会自觉远离、抵制不良出版物和网络不良信息。
3.自觉远离宣扬邪教、迷信、色情、暴力、恐怖等扰乱社会秩序的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
4.劝阻身边其他人不购买、不使用、不阅读、不传播“黄赌毒”的制品。
5.合理安排孩子课余时间,不沉迷网络虚拟时空,养成文明、健康上网、科学使用互联网工具的良好习惯。
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扫黄打非”,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护知识产权,高举“护苗”大旗,共同构筑起一片“精神防护林”。
编 辑 | 蔡 园
审 核 | 杨 婷
策 划 | 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