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面对遗憾,能帮助你采取行动来避免更多的遗憾。
——欧文·亚隆《直视骄阳》
不管是否愿意承认,在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对死亡的恐惧。简单来说,人都怕死。
“怕死”并不是贬义词,而是人生的常态。
欧文·亚隆的《直视骄阳——克服对死亡的恐惧》(Staring at the Sun— Overcoming the Terror of Death),讨论的就是“怕死”——死亡焦虑。
人们很难直视太阳,因为阳光太过刺眼。
对死亡的恐惧也是如此,人们更多是将这种恐惧压抑、埋藏在心里,很少敢于直视。书的标题即表明书的目的:引导人们正视、克服这种恐惧。
顺便提及,个人非常不喜欢中文译本将副标题翻译成“征服死亡恐惧”,“征服”这个字眼太有侵略性,也就有了细微的敌意。
事实上,对死亡的恐惧本就是人之为人的特征之一,是根植于人自身的东西,不存在“征服”一说,因此将overcome翻译成“克服”更符合作品的原意。
人们可以克服刺眼的阳光而直视骄阳,却不能“征服”骄阳。死亡恐惧并不是百无一利的,人们要做的是避免让对死亡的恐惧完全占据人生,过度困扰自己。
这本书意在帮助人们正视这种恐惧,从而正视自己的人生,更好地生活。
01
每个人都害怕死亡。而我们的文化偏偏讳言死亡。打出“死亡”这两个字,脑中会出现一堆诸如“不吉利”“正月里忌讳”等话语。
从习俗上来讲,不公开谈死亡没什么不好,毕竟生活已经如此不易,就不要再谈论让悲伤扩散的话题了。
但对个人而言,不谈死亡不代表忘却、遮盖死亡。
每个人都必须承认自己会死这一事实。
人们对死亡的认知可以追溯到孩提时代,也许是宠物的死亡,也许是长辈的去世。
也许孩子会将死亡理解为“离开”,即“去世”的原本含义:从世界中离去了,再也不会出现在世界里。
而从大人们很难见到的悲痛神情甚至崩溃的情绪中,孩子得以知晓死亡的影响。
如果说人们对死亡最初的感受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而言的,是生者对逝者的哀痛,对再也见不到逝者的遗憾,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将体会到死亡对自身的影响。
人们常引用马尔克斯的话,“父母是我们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屏障”,意思是父母不在了,我们将直面死亡。
这句话没错,但只代表了死亡焦虑的一种情况。
每个人从出生就直面死亡,但死亡焦虑很多时候是隐性的,因人而异,会在不同年龄段,通过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很多焦虑看起来并不与死亡相关,人们也意识不到这些焦虑的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对死亡的焦虑。
可以说,父母的去世是一个“引子”,唤醒了人们的死亡焦虑。
而这样的“引子”还有很多。常见的有梦境,如果人们反复做同一个焦虑的梦,并在梦中醒来,那么就是潜意识中焦虑的反映。
退休也是容易触发死亡焦虑的事件,当在市场价值意义上不被需要,坚持几十年的工作停止,死亡焦虑就浮现出来。
置业、搬家、同学聚会、亲朋去世,甚至某个瞬间,比如早上偶然瞥见镜中的容颜,路边经过的灵车,餐厅播放的一首歌曲,等等,都会成为唤醒死亡焦虑的“引子”。
02
亚隆的病例里,有八十岁丈夫去世后才知道自己想要怎样人生的老奶奶,也有临近退休才找到了自己钟爱的职业的“打工人”。
一位四十几岁的注册会计师,因儿子入狱濒临崩溃,经过心理医生的点拨发现,她的崩溃并不是源自儿子的行为本身,而是因为自身的焦虑。
她本是个外向的人,并不喜欢工作中写报告等一个人完成的内容。只是这些不喜欢在她过往的人生中一直处于隐性的状态,她自己也没意识到。
因为事业的成功加上对儿子的关注,转移了她自身的死亡焦虑,直到中年,儿子偏离她既定的轨道进了监狱,让她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无法再继续掩饰这种焦虑,一股脑地宣泄出来。
最终,这位女士认识到了自己的死亡焦虑,辞职,做了自己想做的职业,也不再为孩子没有按照她的期待生活而崩溃。
这位女士的经历并不罕见,很多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的希望,有多少是希望孩子能弥补自己的遗憾,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事?
可是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你的孩子能做到呢?
死亡焦虑与对死亡的恐惧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一种积极的提示。
如果一个人在某个时间段特别怕死,那么就要想一想,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焦虑,他害怕的到底是什么。
人们害怕死亡,并不是因为死亡本身。
死亡是最公平的事件,无论富可敌国还是一贫如洗,人们都会面对死亡。
而对死亡的恐惧也不是因为未知和怕疼。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死亡也许没那么痛苦,甚至完全可以做到无痛死亡。
就算死亡的过程就像麻醉一样,人们可以在睡梦中死亡,但依然无法缓解人们对死亡的焦虑。
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不是针对死亡本身,也不是过程,而是一种对无意义的恐惧。
很多人一想到死后什么都没有了,亲爱的人,喜欢的物品,统统都见不到了,而自己所作的一切在自己死后都毫无价值,就不禁怀疑,人生意义何在呢?
03
有过死亡体验的人,劫后余生会产生两种心态:一种是认为人生苦短,从而大肆满足物质欲望;还有一种则是认为一切都是虚无,从此与世无争,专注自我。
知道自己会死,和领会死亡(海德格尔意义的“领会”),是两回事。
海德格尔将人的存在状态分为“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后者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常人”状态。
常人对待死亡是掩盖的态度,反正死亡远在天边,索性不去想它。
这样的后果是“沉沦”在声色货利的世界里,“反认他乡做故乡”。
“沉沦”不是“堕落”,不是道德上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每个人都会“沉沦”,即沉浸在角色之中,如将老板、员工等角色当成人生的全部。
实际上,这些角色只是人生的一种可能性。人可以选择当老板,当员工,当父母,当伴侣,但这些都是相对的,是有关联性的。
从逻辑先在性上说,“父母”这一角色是相对于“子女”而存在的,没有“子女”,也就无所谓“父母”。
所以这些角色都是需要“根据”的,这些角色的“对位”角色就是这“根据”。
但人的存在本身是不需要“根据”的,或者说,人存在的根据是他自己。
可惜,人们常常忘却自身这个根据,而沉浸在“角色”之中,“根据”角色而生活。
很多时候人们是被社会时钟推着进入这些角色的,并不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海德格尔认为,只有“领会”死亡,认识到“自身”,才能进入“本真状态”的存在。
在这个意义上,死亡焦虑是一种提示,一种唤醒。一个对于“我是谁”“我想要过一种怎样的人生”的反思契机。
受制于各种客观条件,人当然不能为所欲为,live a TRUE life 是很奢侈的,不然也不会那么多人临死的时候如此不甘心,拼命想抓住剩下的岁月,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
“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
但人们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现在的生活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尼采的“永恒轮回”思想是一个试金石。
问问自己,你现在有的生活,你的全部经历,你所有的喜怒哀乐,一切的一切,再轮回一次,你愿意吗?
如果得到肯定的答案,那么这就是无悔的人生。
得到否定的答案也没关系,接着问自己,最不想进行轮回的是哪一人生阶段,为什么?如果回到那个阶段,最想改变的是什么?做什么才不会后悔?然后,从现在开始做。
亚隆给出了一个更简化的版本:问问自己如果保持现状,未来一到五年后,最后悔的是什么?
五年后,你会不会希望五年前的自己,做点什么不一样的事?
那就去做吧。从现在开始,永远都不会晚。
It’s never too late.
You’re never too old.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