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藏传佛教中的马文化

文化   2024-11-30 07:39   广东  

胡祖信摄影作品

到过西藏的朋友应该会有印象,在藏区的山间河道、民舍、路口抑或是寺庙周围,常常都可以看到印有经文图案成串系于绳索之上的小旗,这些小旗在藏语中被称为“隆达”,也有人称之为“祭马”、“禄马”、“经幡”、“祈愿幡”。


不过,人们更习惯称它为“风马旗”,因为“隆”在藏语中是风的意思,“达”是马的意思。显然,风马旗在这里是直译。风马旗亦称为“风马经幡”。



胡祖信摄影作品

西藏马属高原小型马品种,简称藏马。分布于中国西藏东部的昌都、那曲和南部的日喀则,青海的玉树、果洛,四川的甘孜和云南的中甸等青藏高原地区。体质结实,结构紧凑。头中等长,鼻孔大、略细。甲较低,前胸宽,胸廓发达。



胡祖信摄影作品

西藏马四肢有力、蹄质坚实,毛色复杂,以骝、栗、青色较多。体尺因产地不同而相差较大。藏北所产的体格较大,藏南的较小。抗病力强,持久力好,能在海拔3500~4000米以至5000米高原作业。在山地骑乘和驮载,步伐敏捷稳健,是藏族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胡祖信摄影作品

由于马在藏民族生活中的独特地位,马也在藏传佛教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被认为是人与祖灵沟通的神物,马甚至成为藏民族的图腾崇拜之一。


在拉萨著名的色拉寺内,有一个护法神叫马头明王。相传此神源自印度,系观世音自性身,其貌为马头人身。因为藏传佛教格鲁派信仰马头明王,信众每年藏历十二月二十七日会前往色拉寺朝拜马头明王的金刚橛,祈求带来福运,因此“马头金刚”神殿的香火非常旺盛。


  

如果说马头明王更多地藏于寺庙深殿不容易见到,那么遍插于西藏山顶、房顶、佛塔等地的五彩经幡,以及抛撒于山顶或风山口的方形小块彩纸则是西藏地区的常见风景。这种小块彩纸,是藏传佛教中的重要信物—“隆达”。



胡祖信摄影作品

常见的形式是一种大小为4厘米左右的彩色小纸片,颜色有白、红、黄、绿,呈正方形或长方形,中间印有一匹驮着摩尼宝珠的骏马,有日月星辰,四角印有龙、鸟、虎、狮四种动物,主要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每当重大节日,人们在高山上挥撒“风马”,祈求神灵保佑。


  

胡祖信摄影作品

风马的由来说法不一。《青藏高原的马文化》指出,有关古籍记载,风马的发明者是贡则·尺杰加布。有人考证说贡则·尺杰加布就是春秋时期的孔子。“贡则”是孔子的藏语译音,“尺杰加布”是藏族学者给孔子的谥号,意思是智慧之王。


  

据说“风马”刚到藏地时,照搬汉式,作为给死者的祭品火化。后来就不再烧了,而是让骏马乘风而去,祝愿吉祥。尽管这一说法尚待考证,但却说明“风马”作为一种祭品,已成为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也说明藏民族对马的图腾崇拜


  

胡祖信摄影作品

此外,藏传佛教信众有藏历马年转冈仁波齐(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被佛教、印度教、苯教、耆那教等视为“神山之王”)的宗教活动,认为这一年绕冈仁波齐转一圈相当于平时转十三圈,能额外增加十二倍的功德,届时印度、尼泊尔等海内外朝拜的香客会大幅增加。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啊

白玛莲花
一念心清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