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岗位消失、转型艰难,硕博科研人如何从低谷中找到上升通道?

健康   2024-11-17 08:03   广东  

这是建哥的第24篇思考笔记!

现在生命科学、IVD、医疗大健康这些领域的大批研发人才,特别是硕士、博士、博士后,真的面临很大压力。

公司要降本增效,适合他们的岗位在市场上越来越少。对很多人来说,转型似乎也不是一条那么顺畅的路。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下面有几个务实的方向,希望能给各位一些启发。

1. 思考技术转型,而不是完全转行

对于很多研发人员来说,直接从技术研发跳到完全不相关的领域确实难度很大,不妨思考从“技术应用”角度去转型。

比如,把技术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做产品经理、市场支持、或技术顾问这样的角色。

技术背景能让各位在这些岗位上做得更好,而且有了市场视角后,以后不管是留在行业内还是转到其他领域都更有底气。

2. 利用自己的学术和技术背景,做“轻咨询”

很多生命科学和医疗大健康领域的公司,虽然不再招大量的全职研发,但还是需要技术咨询和项目支持。

如果可能的话,你们可以尝试进入咨询公司或以自由咨询的方式接一些短期项目。

甚至可以用之前积累的研究经验,专门帮助小型创新企业解决特定问题。

这种“轻咨询”可以维持一定的收入,甚至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客户资源。

3. 跨界到数据分析、AI等新兴应用

生命科学和大数据、AI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而很多做研发的硕士、博士其实已经有数据分析基础,可以通过短期培训或自学掌握一些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或AI算法。

这方面的技能加上他们的专业背景,其实在健康数据、疾病预测、药物筛选等领域是非常有优势的。

不一定非要直接变成“数据科学家”,可以从带有科研背景的数据分析或AI应用工程师做起。

4. 尝试内容创作或教育,分享专业知识

有一些科研人员已经开始利用小红书、B站、抖音这些平台,把自己的专业知识用科普的形式分享出来。

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能找到新的收入渠道。

有的人甚至直接把科普内容做成线上课程、知识付费内容,通过分享知识获得收入。

这样的模式不仅在短期内能带来一些经济支持,还能帮助大家积累行业外的资源和人脉。

5. 进入行业支持和资源对接类岗位

生命科学、医疗健康领域有很多支持类的岗位,比如行业协会、投资机构、市场研究公司等,

这些岗位可能并不直接涉及研发,但非常需要技术背景扎实的人来帮助客户做技术评估、市场分析和资源对接。

这些岗位一方面有不错的职业前景,另一方面还能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市场和趋势,为未来的职业选择铺路。

6. 尝试“兼职创业”做小项目

一些研发人员可能会觉得创业门槛太高,其实可以尝试从“兼职创业”做起,尤其是小而轻的项目。

比如说,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健康产品咨询、小型的检测服务,甚至尝试一些健康产品的开发。

这些小项目不需要太大的投入,但可以帮助大家探索行业需求、积累资源,为未来可能的创业打基础。

7. 不断提升管理和沟通技能,为未来打下基础

管理和沟通能力往往是技术人员的短板,但在目前环境下却是加分项。

如果有机会的话,不妨参加一些项目管理、团队沟通的培训。随着经验的积累,这些技能会为他们带来更广阔的选择,甚至未来可以走向管理岗。

总结来说,面对当下的困境,可能得从调整心态、拓宽职业视角入手。

主业稳定的同时,副业和技能积累也逐渐开展,不断尝试和调整自己在市场中的定位。

在这种环境下,灵活应对、务实出击,也许就是科研人员渡过这个行业低谷期的有效策略。

明天见!

精准家
科技、思想、成长 @生命科学/医疗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