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未来我们这个技术要做到的,是做检测可以不到医院,可以实现健康管理”。这是北京大学医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魏勋斌教授在精准家主办的BML生命科技趋势论坛上,《循环肿瘤细胞和药物的免抽血动态监测》的报告中,对在体流式细胞技术的畅想。
随着生物科技的飞速发展,流式细胞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物学研究的一把利剑。它凭借着对细胞进行精细分析的能力,在疾病诊断、早筛、治疗监测等众多领域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潜力。
尤其在癌症生物学领域,流式细胞技术更是以其高灵敏度、低成本、高通量的分析能力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这场技术革新的浪潮中,魏勋斌教授及其团队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不仅推动了该技术在癌症研究中的深度应用,更是在肿瘤监测和治疗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其中,在体流式细胞检测技术(IVFC)作为一个创新的研究工具,在肿瘤生物学研究方面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魏勋斌,北京大学医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一位在生物医学领域享有盛誉的科学家,以其在光学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方面的杰出贡献而闻名。
魏勋斌教授的学术生涯始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来在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完成了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他在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了博士后研究,期间发表了30余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这些成果包括Nature和PNAS等顶尖期刊。
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活体光学分子影像与探针技术,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早期检测与治疗以及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等方面。
魏勋斌教授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临床医学带来了新的希望。他的努力和成就证明了一个科学家的责任不仅仅在于发现知识,更在于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医疗进步。
魏勋斌教授团队所研发的在体流式细胞检测技术(IVFC),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发明。这项技术能够实现在体状态下无创监测循环肿瘤细胞(CTCs)。
IVFC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能提供对肿瘤细胞的实时、无损和定量检测,极大地拓宽了对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魏教授团队还创新性地将共聚焦光学影像方法与体外流式细胞仪技术结合起来,这样的组合不仅提升了分析性能,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加精确和全面的分析手段。
在癌症的早期筛查领域,体内流式细胞技术也是一条重要的技术路线。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早筛技术路线主要有液体活检技术、基因检测和分子标志物等。这些技术各有其优势和局限。
相较之下,体内流式细胞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测技术,在癌症早筛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它不仅能准确识别肿瘤细胞,还能提供实时监测的能力,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标准化,体内流式细胞技术在癌症早筛中的潜力将得到充分发挥。
流式细胞技术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在过去30年间,它已经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大放异彩。“不仅是对循环肿瘤细胞的监测,对于干细胞、免疫细胞、外泌体,甚至以后血脂血糖都可以利用这个技术,做到无创不抽血的动态监测”。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完善,流式细胞技术在癌症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就像魏勋斌教授所说:“未来我们这个技术要做到的,是做检测可以不到医院,可以实现健康管理”。
*此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交流,非商用,亦不作为任何依据使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