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人,他想表达什么?

文摘   2024-09-14 17:27   北京  

家庭教育指导教师

优秀案例

- 张洁 -



优秀案例


01

孩子情况

董董,男孩,2岁,活泼开朗,还没步入幼儿园,白天由妈妈和奶奶主要陪伴。

02

案例背景

在董董快到2岁前的一段时间,很喜欢打人。只要不高兴、不合意就动手,但一般主要是在家,打妈妈、打爸爸、打奶奶,在外面跟别的小朋友玩儿的时候不会打人。


于此同时,我还发现,那段时间,他午睡的时间非常不规律,有时候1点睡觉,有时候3-4点才睡,而且入睡很困难,总是要哄1个小时以上,到最后总得等我发飙了,吼他了,才能不到处蹦跶,然后开始打我,开始跟我在情绪上斗争一阵儿,最后才踏踏实实躺下来睡觉。


但后来我开始反思,为什么孩子会动手打最亲近的人,在这背后有什么是他想表达但没能表达出来的需求、情绪,或者有什么是我们没能识别的东西?

03

案例过程

有一天,我又开始哄董董睡午觉,依然是一次艰难的斗争,历经一个半小时,终于睡了。但这次与以往不同,我们没有发生冲突,我没有吼他,他也没有在哭闹中睡去。


在这次哄睡刚开始,我采取了各种方式,比如搂着他聊天、给他放喜欢的音乐、看他自己在外面玩耍的视频等,试图让他尽快安静地躺下来。但是,他依旧安静了一会儿,就又开始在床上跑来跑去,一会儿要看看窗外,一会儿要拿玩具、拿书等等。


在几轮折腾下来,好不容易开始有困意、疲惫了,他突然又说要下床,想去客厅玩儿,不管我说什么,怎么讲道理,怎么商量,就是不听,只要不让下去玩就哭,开始打我,从试探性地轻轻打两下,到使劲儿打。


如果是以前,我可能立马就会生气,他打我,那我也要打回去,虽然我并不会真的使劲打他,但我要让他知道被打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但这次,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先帮助孩子处理好情绪,我把他抱在怀里,然后问“是不是妈妈不让下去玩,难过了,才打妈妈?”,一瞬间,他就从愤怒变成了委屈,瘪了瘪嘴巴,突然就又变成了可以商量的天使宝宝。然后,我继续搂着他,声音很轻地开始跟他聊天儿,没一会儿,聊着聊着他自己就安安静静地睡着了。


后来还有一次,我在哄他睡觉的时候,因为要回工作信息,没能及时响应他的需求,陪他玩儿,他又打了我,我依然选择了先处理他的情绪,把他搂在怀里,问他“是不是刚才妈妈没听到你说话,没跟你玩,所以你生气了呀?”,话音刚落,他立马就咧着嘴“嘿嘿嘿”地笑了起来。然后我又说:“那下次如果妈妈没听到你说的话,你想提醒妈妈跟你玩儿,可以过来亲亲妈妈,或者抱抱妈妈,好吗?”没想到他立马就在我的脸上大大地亲了一口,于是,我们又是开开心心地睡着了。


从这两次之后,无论是哄睡,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场景,我都会先退一步,想一想孩子的这些攻击行为和负面情绪背后,他到底想表达什么。


慢慢地,当孩子发现自己能被理解,需求能被解决,并且找到了合适的表达方式的时候,就再也没有“打人”啦。

04

家长反思

1.在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反应之前,先静一静,界定清楚问题


回想起李蓓蕾老师课上讲到的对于“孩子问题行为的界定”,仔细一想,我会发现,孩子其实并不是真的“爱打人”,而更多的是在中午哄睡这个情境下,每次我不耐烦了、强行要求孩子睡觉的时候,触发了他的负面情绪,而他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清楚自己的需求和情绪,也不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恰当的、不恰当的,所以就只能用最擅长的“哭闹”,以及在外面跟别的小朋友学会的“打人”的行为来反抗。


而过去我的反应也不对,孩子打我之后,我再打他,更多的是因为他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做,失控了,而且还动手打我,于是,我那一刻的反应是在“报复”孩子,而不是他真的应该被打。


再往深一层想,首先,我之所以不耐烦,很多时候是因为在那个阶段,我自己有一定的在工作上的压力,我错误地把这些焦躁、不耐烦、着急的情绪,从工作的场景带入到了跟孩子互动的场景里。其次,孩子之所以不睡,是因为那段时间外面的天气太热,孩子没办法到户外去充分放电,再加上有时候早上8点多起床,距离午睡的时间比较短,孩子不困才是很正常的。


2.思考和尝试哪些问题是可以被解决的


从我和孩子个人需求的角度,生活习惯的角度等,我们都找到了一些可以调整的方向:


(1)妈妈的需求:充分的、独立的工作时间。特别是当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很难完全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时候,可以适当地离开家庭环境,找个图书馆、咖啡厅等更容易安静下来处理工作的环境,高效处理完之后,再回家陪孩子。


(2)孩子的需求:妈妈的耐心陪伴,能理解他的需求,满足他的合理需求,如果不能满足的需求,妈妈也要坚持住底线,然后用恰定的方式表达给孩子。同时,孩子也需要知道怎么恰当地表达自己。


(3)生活习惯的调整:当天气炎热,孩子不能外出放电的时候,我们会稍微调整一下孩子的作息时间,比如从原来的8点起床,变成6点起床,晚上也从9点半睡觉变成8点半睡觉,也就是说,找到一个能让孩子比较好平衡早、中、晚正常作息的规律,避免下午4-5点才睡午觉,又导致晚上睡得晚、白天起得晚,中午又不睡的恶性循环。


在这样尝试了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现在的中午哄睡问题基本已经解决啦,每天大约中午1点左右上床,半小时内很快就能顺利入睡。




专家指导



有资料显示,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高达13.97%~19%,并呈不断上升之势,这给老师和家长带来了很多的困惑。其实,儿童行为行为问题是环境、教育、生理、心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这些行为问题呢?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从孩子的视角来界定行为问题,将“我有问题”转化为“我不知道怎么做”,深入孩子内心,识别其行为背后的感受和需要,读懂孩子。


1.觉察自己的内心。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在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往往会透过孩子的行为照见童年的自己,那个充满恐惧的自己,看到那个委屈的自己,那个受伤的自己。父母看见“内在的小孩”,是自我疗愈的开始,也是自我觉知的开始。父母更容易站在孩子的视角同理孩子,感受到孩子行为背后挫败感,感受到孩子内心委屈和痛苦,案例中的妈妈看见了自己、读懂了孩子,通过确认和提问的方式联结孩子,走进了孩子的内心。


2.允许情绪体验。每一种情绪,无论是正向情绪还是负向情绪,都有其价值和意义。每一种情绪调节都是一种成长的体验。作为家庭教育者,我们要允许孩子的情绪体验,提供空间给孩子表达情绪和想法,提供时间给孩子从挫折体验中恢复。干预孩子的情绪体验,阻断了孩子从挫折体验中恢复的过程,剥夺了孩子的成长机会。作为父母应该拓展我们的心理空间,学习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更有能量,更有力量,去容纳孩子的痛苦。


3.洞察内在的深层需求。改变是可能的。一切改变都从觉知开始,要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看到自己、他人有着不同的期待、观点和感受,做真实的自己,不强迫自己,也不执着改变别人,更不要执着于管控孩子的问题行为;也要看到任何一个人,不论他(她)拥有怎样的外部条件和环境,都可以在内部加以改变。因此,洞察内在的深层需求,如人类共有的对爱、价值、意义、自由的渴望,可以从内在的力量、动机和真实感中发展出自我成长的力量,展示出积极的生命力量。




扫码关注更多内容

微信号BNUfeicdfe

邮箱|feicdfe@bnu.edu.cn



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培训项目

(第三期)

火热招生中🔥🔥🔥

北师大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要从事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教学与科研。致力于发展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专业化科研机构和国家智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