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案例指导
01
事件描述
2020 年突发的疫情让孩子们整个四年级下学期都没有能够返回学校上学,之前坚持的游泳训练也因为游泳馆的关闭一直没能恢复。9月,孩子升入了五年级,随着升入高年级,班主任也换了。放羊半年,孩子带着兴奋和快乐的心情返回校园,但因为四年级的课程基本没学,所有老师都是新面孔,而且对老师而言,突发的疫情导致孩子们的学习被迫中断,讲新知识之前还需要把四年级的重新讲一遍,对老师和孩子们都是挑战。新的老师对孩子们很不满,孩子每天回来都很沮丧。新学年开始,游泳馆也开门了,游泳训练也恢复了,但因为长期没有训练,之前的成果都还回去了,一切都得从头再来!
作为父母的我们,面对孩子遇到的困难,也感觉压力巨大,总希望孩子能尽快适应,但作为家长还是更着急了些。因为游泳训练进展很慢,教练对孩子也提出了不满,爸爸每次训练回来都是对孩子的一番说教,短则十分钟,长则半小时……因为爸爸从小对孩子就很严厉,孩子从来不敢在爸爸面前说一个“不”字。爸爸认为,孩子训练没有进展是因为没有坚持,做事情不专心,不努力,怕吃苦。因为每次都是爸爸跟着去上课,而我没有去现场,也就没有了发言权,只能听爸爸对孩子的说教。虽然有时候,我也会觉得爸爸说得有些过分,但因为怕影响感情也就没有直接跟爸爸指出来。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在学习上也变得越来越没有信心、没有耐心,经常因为我的一个表情、一句话惹怒她,几乎每天都要跟我吵架,时不常还会有场暴风骤雨,而我也很气愤,恨不能打孩子一顿才能解气。我的感觉就是孩子的青春期来得也太快了吧,这才五年级,以后上初中可怎么办呢?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得有半年,家里爸爸经常的说教,说孩子再不知道自己努力将来就没饭吃;学校里班主任老师几乎天天批评孩子,说孩子们不努力将来就得分流,上不了大学。现在想想,当时孩子每天跟我的吵架似乎就是在发泄着什么。终于有一天,在上完游泳课回来,吃完晚饭,爸爸又一次的以“心平气和”的态度跟孩子进行谈话,继续老生常谈地说做事要认真、专注,继续对孩子进行着各种打击,以求孩子能奋发向上。孩子默然地听着,一言不发,最终以爸爸的愤怒收场。晚上,孩子在学习上还是像以往一样跟我战斗了一番。
第二天早上去上学前,闺女偷偷地塞给了我一张小纸条,小声地跟我说到单位再看,便匆匆地上学去了。
到了单位,我坐在座位上,郑重地拿出纸条,上面内容让我吃了一惊!上面写着:
“对不起,我天生就是个卖菜的,我天生就是连白薯、白菜都吃不起。你们根本就没有看到我努力向前奔跑的时候,在你们眼里,我一直都在退步,从来就没有进步过。我承认有时候我做得不够好,但我一直在努力。你们说我是井底之蛙,骄傲自大,但我想说你们错了!对不起,长大以后我一定养不起你们,我一定是个卖菜的,不可能成为买菜的。也许,不久以后,我就会从楼上跳下去,我不会再做你们的累赘,这样你们就高兴了,是吗?你们告诉我,我现在在班里算好学生,到初中以后就不一定了。我可以告诉你们,我明天就可以把中队干部撤了,让你们失望了!对不起!不能给爸爸看!SORRY......”
看完这封信,我的心好痛,以上所有的都是爸爸每次教育她时说的话,孩子非但没有把这些变为行动的动力,反而变成了自我否定。我陷入了沉思。
问题归因
孩子从小在爸爸的规矩教育下,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爸爸因为全职在家带娃,对孩子一直视为最重要的宝贝。但爸爸对孩子的要求是高的,孩子也没有让爸爸失望,表现一直都很优秀。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周围环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爸爸所看到的各种牛娃也越来越多,虽然爸爸不承认把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进行了比较,但无形中还是有很高的期望值,在这种情况下,爸爸对孩子越来越不满意。正如第二讲邓教授提到的“青春期早期的亲子关系和情绪教导”中提到的,父母情感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变成了“压抑型孩子”,不自信,总会给自己贴标签,自我不认可。
解决策略
看了孩子的信,作为妈妈心里非常难过,感觉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需要改变态度,改变方法,帮助孩子渡过这个难关。我感到必须亲手给孩子写一封信,告诉她,妈妈永远是她坚强的后盾,对她的努力非常认可,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放弃她,永远都会帮她渡过任何难关的。当天,我静下心给闺女写了一封回信,并在网上寻找关于青春期孩子沟通方法的书籍,并迅速下单购买,以便及早寻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当天晚上下班回家,我把信交给了孩子,孩子看了我的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轻轻地跟我说“妈妈我爱你”。从那天开始,我开始注意对待孩子的说话态度,在辅导作业的时候,时刻观察孩子的情绪,对孩子提出的意见我留意观察,孩子非常在意我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语气,现在每当孩子给我提出意见的时候,我都能平心接受,也看到了很多之前没有意识到的自己的缺点。同时,我跟爸爸进行了沟通,也提醒他今后说话要注意,不能随意给孩子扣帽子,凡是要引导孩子教会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摆问题。虽然爸爸不太赞同我的看法,但在之后爸爸说出这种话的时候我也有了阻止他的勇气。慢慢的,爸爸也不怎么说这种话了。
实施效果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在孩子五年级学业结束的时候,孩子基本恢复了原来的信心。六年级开学以来,孩子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改观,自律性明显提高了,每天学习基本不需要我的监督。在游泳训练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每次游泳前也会抱怨,但每次训练的成果都是鲜见的,教练对她的进步也表示了极大的肯定。孩子因为自己的努力,还获得了北京市三好,小学阶段完美收官。经过一段时间学习青春期孩子教育的书籍,我发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母亲的情绪确实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她能够发现你身上不好的习惯,并毫无顾虑地向你提出来,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去改变,让孩子体会到你对她的爱。只有这样正向影响下,孩子才能做得更好,更能够向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
02
很多时候,亲子间的矛盾源于父母盛怒之时对孩子进行“贴标签”式的道德谴责。例如:孩子不愿意把自己喜欢的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一个“不懂得分享、自私”的“标签”会随之附上;孩子做错了一件事时,父母会说“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呢”,这在无形中给孩子贴上了“不懂事”的标签。保罗·梅森等人指出,教育中存在“投射效应”,即当父母的责备和负能量过多,孩子就会慢慢变成父母口中的样子。从小一直被父母否定的孩子,长大以后有很大的概率,做任何事都有种无力感,半途而废的事情数不胜数。这都源于,父母与孩子的日常对话无不充满了对孩子否定,让孩子渐渐有了一种无助感,有了对自己的否定,因为无论自己多努力,都无法达到父母的期待。他们不相信自己可以优秀,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总是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中。等到进入社会后,也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所以处处谦让,最终失去自我,生活越过越糟。
作为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期盼,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多往孩子心中倾注一些阳光,这样孩子才能在希望的温暖下成长,也更能过好自己的一生。给予孩子多一些肯定和支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积极认可孩子的成绩,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充满自信,也能增强孩子的执行力,让孩子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想要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不取决于孩子怎么做,取决于日常亲子之间是如何沟通的。
孩子做对事的时候,是父母塑造他行为最好的时候,而孩子做错的时候,是父母拉近跟孩子关系的最好时候。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