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泪的小提琴练习——拒绝否定式教育

文摘   2024-07-05 16:21   北京  

家庭教育

案例指导


专家观点

亲子关系是需要用心经营的,拒绝无效的亲子沟通,学会用没有伤害的沟通方式,这些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真正有所改变。



优秀案例


事件描述


一天晚饭后,儿子照例练习小提琴,我在一旁收拾碗筷。听到孩子拉琴有点不认真,音也不太准,我有点上火。在他拉一首练习曲时,我开始打断他,不停地说“错了”“错了”“又错了”……对于他不认真拉琴的态度,我非常生气,打断他的声音也越来越大。结果,儿子听了我的责备,变得更加不认真,弓把琴弦蹭得滋啦啦乱响,满屋子只剩噪音,最后干脆不拉了。接下来,是我们激烈地对峙——我说:“这个曲子拉了一个多月了,还是那么多音不准,你有没有认真拉啊?”“那你看看你呢?你自己是什么态度?”儿子立刻反驳。


问题归因


对于儿子练琴,虽然我没有考级和升学的要求,但内心还是有一定的期待。我希望他能享受音乐的美,也希望今后上了大学能有一技之长,可以在同学面前展示。另外,因为平时自己工作比较忙,回家面对孩子这种不认真拉琴的态度,也容易着急上火。


解决策略


当天,儿子含着泪拉完了琴,当然,效果可想而知。后来,姥姥把我叫到一边,轻声跟我说:“你对他的口气确实不太好,他拉琴,你就在旁边听着,然后哪个音错了不要厉害他,好好跟他讲,要给他指出来,让他多练习就好。”听了姥姥的话,我再回想刚才发生的事情,才觉得确实自己对儿子说话的语气非常不好,那种责怪的、让人听起来有些厌恶的语气,如果换到自己身上,恐怕我也不能接受。


再后来听了家长课堂关于“青春期早期的亲子关系及心理疏导”,其中有一部分提到“关注非语言交流”,需要关注“身体姿势、面部表情、声调或讲话的速度、无意识的行为”等……其实很多时候感觉自己是知道这些理论的东西,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


姥姥退休前也是资深教师,她对我说的话虽然没有理论高度,但恰恰是把家长课堂里提到的理论转化成了实践。


实施效果


结合家长课堂的学习以及姥姥给出的具体建议,再后来,儿子练琴的时候,我不那么心急了,我会用平缓的语气,跟他说拉错的音。在儿子拉双音的时候,我也会用调音器或钢琴陪儿子一起练习。同时,我也会提醒儿子,最好每次练习打节拍器,保证慢速又准确的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慢慢的,我发现儿子拉琴有进步了。以前最薄弱的双音环节进步特别明显。


后来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全家聊天,又聊到拉琴的事情,我跟儿子说:“妈妈一位同事的孩子,高中毕业后去国外读了大学。有一年假期回国,他专门找他爸妈认真说了一件事,主题是‘当年为什么没有逼自己继续学习小提琴’。”我儿子听了以后,也跟我认真地对我说:“妈妈,你放心,我肯定不会的,我现在只觉得拉小提琴是一种折磨。”爸爸这时候接过儿子的话说:“爸爸知道了,你说的‘折磨’有不同的含义,‘折’是指黎明前的黑暗,道路是曲折的‘折’。‘磨’是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磨’(与魔谐音)。”


听完爸爸说的话,全家都乐了。不得不佩服,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爸爸很多时候都非常高明。常常做我和孩子之间的调解师。这样融洽的家庭氛围,能让孩子在一个快乐又宽松的氛围中成长。


麻烦的青春期快来了,相信通过我们全家的共同努力,孩子一定会平稳度过,也会越来越棒!




专家指导


亲子沟通是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的一些行为时,很容易情绪化,因此喜欢直接进行指责、批评,也就是进行“暴力沟通”。因为指责是最不需要耐心、努力的直接化行为,指责的背后,其实是对自己应该花时间、花精力好好沟通的一种逃避。我们大部分人都希望,是让别人自己去改变,自己动动嘴就好了。这可能源于自己的工作压力,源于自己的时间紧张,但本质是,没有认识到沟通是需要花时间经营的。夫妻如此,亲子亦如此。


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沟通的“沟”字小篆体,其实就是有两只鱼,嘴对着嘴。也就是沟通,它是一个互动行为,它不是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光是把自己的情绪、想法说出去就完事儿了。用心的沟通,看似需要费心去经营,但其实它是家庭关系的核心,是根基。非暴力的沟通,能够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关心到孩子的内心需求,建立起亲子之间强劲的情感联结,无论对于家庭关系本身,还是对于孩子的学习动机、自信心、价值感、人格塑造,都能起到关键作用。使用“非暴力沟通”方式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


首先,观察和阐述事实,客观地将看到的事实说出来,不要做判断,更不能主观“添加色彩”;其次,表达感受。家长和孩子要全身心地体会各自的感受,并将其表达出来;再次,了解彼此的需要。感受的背后是需求,了解了彼此的需求,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最后,具体地表达诉求。清晰地说明想要的是什么或者建议是什么,这里要注意的是,诉求和建议要具有可执行性。


亲子关系是需要用心经营的,拒绝无效的亲子沟通,学会用没有伤害的沟通方式,这些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真正有所改变。



往期精彩

微信号BNUfeicdfe

邮箱|feicdfe@bnu.edu.cn


北师大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要从事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教学与科研。致力于发展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专业化科研机构和国家智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