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辩护与历史研究”完成粉丝量破7000,需要继续努力

文摘   2024-12-14 00:00   广东  

微信公众号粉丝量,从去年108日“零的开始”,昨天终于破7000了。最近我这个微信公众号的原创文章也破了900篇,看来距离我放慢速度的“原创文章破千、粉丝量破万”又近了一步。

写作是我的个人爱好,学生时代我曾以为可以做一名学者,那时我疯狂阅读商务印书馆的各种“汉译名著”尤其是哲学、历史、政治学、经济学的书籍,总结了一系列“速成办法”。只可惜我很想做学者,却只能去黄冈中学做了历史老师。戴军老师说,你来之前读书最多的是解荣正老师,你来之后读书最多的是你小余。

我教书其实很不错,“编故事”也是高手。政史地教研组(后来拆分为3个教研组)开会,经常是他们“谈玄”而不是谈正事,尤其是地理老师周益新、历史老师成学江、政治老师张旭东特别能说。要给学校交讨论记录,那就交给我们这些小辈去“编故事”——小余,你写五六页讨论记录,这些老师先签名,你完成后直接交给办公室。这确实很能锻炼人,尤其是根据不同的教师性格“编”写他们的讨论意见。用形式主义打败形式主义,我们一开始就是“专业”的。

后来南下惠州,向女朋友(现老婆)承诺“3年有房,5年有车,10年有产业”,做老师当然无法对象,于是只能改行做律师。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做律师确实很容易,只要你比别人勤奋,基本不会“挨饿”。我决心出来做律师时,突然被新浪博客迷住了,我坚持“日更”,一发不可收拾坚持到现在。其实我是先做“网络写手”再做律师的,因此我成长之路与普通律师不太一样,我几乎一开始就是通过网络面向全国。

那时网络很宽松,我的许多文章“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但与官方意见不一致,正是这样的文章让我收获了大量粉丝,一篇文章阅读量10万+乃至100万+并非难事。2010年前后我每年都有50+的文章被删,但新浪对我确实很偏爱,只是“删帖”从未“封号”,这也让我通过网络认识了许多业界大咖。我最初的刑事辩护,也是通过“偷学”一些知名刑事辩护律师放在网上的辩护词而“自学成才”。一些法官说我的辩护风格一开始与惠州的老律师不一样,其实这都是网络的功劳。他们喜欢我的时事评论尤其是国际评论,我喜欢他们的辩护词、代理词。

2007年我开始写博客,2012年我开始写微信公众号,2015年我开始参加网络讲座,2019年我开始写书出版,我虽然算不上第一批,但在一起做律师的“同龄人”里,我还是算较早的一批。正是因为我同龄人律师“快人一步”,这也让我获得了网络带来的“红利”。我的案件四分之三都在外地,这说明如果只做惠州的案件,则我的业绩只会剩下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我迅速成为普通的“中年律师”。

2019年我的微信公众号被封,2023年我的第二个微信公众号被封,我只好放弃挣扎另起炉灶。去年10月8日到现在,粉丝量突破7000人,虽然比起我的第一个微信公众号10万+、第二个微信公众高3万+有些寒酸,但我已经对自己的坚持不懈较为满意。

等到粉丝量破8000时,准备约几位老朋友聚聚吃牛肉,也是鼓励自己坚持写作。我的《烟雨五代》会在明年春天连载,可以在大家的共同关注下逐步成熟。

技术辩护与历史研究
广东卓凡(仲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广东省律协刑专委副主任、惠州市律协刑专委副主任,出版有《三十而律》《烟雨三国》《小城律师》《技术辩护三十六讲》等,崇尚技术辩护,认为刑事辩护需要遵从“有利有理有力”原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