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已经看到了 Chaim Even-Zohar 昨天在 IDEX 上发表的那篇题为《Shred Baby, Shred!》的重磅文章(注:shred的意思是“撕碎”)。我们从第三方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希望对业内伙伴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我们在转述和解读过程中不提及任何公司及机构的名称,且所述的观点无意针对任何人。特此声明。
十年前,Zohar 揭开了一场钻石行业的“完美骗局”—— 有人手握钻石证书,让实验室培育钻石披着天然钻石的外衣,像幽灵般流通于某大型B2B线上平台。
十年后,这场猫鼠游戏仍未终结,反而暴露出一个更残酷的真相:在光鲜的珠宝柜台背后,整个行业正被一叠废弃的纸张绑架。这不是某个黑心商人的个体犯罪,而是一场由系统性漏洞、人性弱点与现代消费主义共同酿成的信任危机。
一、证书欺诈:一场无人担责的犯罪?
钻石行业的证书欺诈,本质上是一场“所有人都是受害者,但无人愿意负责”的荒诞剧。
对消费者而言,花大价钱买到的“天然钻石”可能是人造产品,这应该是最直接的伤害。但吊诡的是,即便骗局被揭穿,消费者往往难以维权——他们购买的钻石可能已转手多次,证书的原持有企业早已剥离了责任,而跨国追责的成本高到令人绝望。
在纽约那场“持续8年的法律拉锯战”中,原被告双方烧掉数百万美元律师费却无果而终,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对企业来说,证书欺诈像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Zohar 在文章中说,印度某钻石公司员工私下倒卖50张废弃的天然钻石证书,轻松获利5000美元,而公司管理层对此毫不知情。这种“无意识共谋”暴露了行业的致命伤:当企业将证书视为交易工具而非责任凭证时,必然导致内部监管的全面溃败。
甚至一些权威的国际检测机构也陷入悖论:它既是证书可信度的守护者,又是欺诈的间接受害者。
业内都知道,某国曾经查获了2万张高仿证书,其制作品质之高超,令人难以分辨其真假。这不仅仅是对技术的嘲讽,更是对行业信任根基的动摇。讽刺的是,被仿制的检测机构至今仍然无法有效追踪证书流向,其官网的证书查询系统反而可能成为骗子的“验真工具”——只要编号未被注销,假证书就能通过官方验证。
二、废弃证书:人性贪婪与制度惰性的双重陷阱
那些被遗忘在抽屉里的证书,像极了现代社会中“沉睡的资产”。它们的危险性不在于本身,而在于整个行业对风险的选择性漠视。
人性之恶在制度漏洞中找到了温床:
一名普通员工能轻易盗卖证书,折射出企业内部控制的形同虚设;
伪造证书的技术突破,映射出全球打假行动的滞后性;
消费者对“一纸证书”的盲目信任,暴露了偏颇的宣传推广对公众认知的长期驯化。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钻石行业早已形成一套“证书依赖症”。从矿场到零售店,证书取代了人对钻石的直观判断,交易变成了一场“看纸不看石”的数字游戏。
这种奇怪的现象让行业陷入自我循环的怪圈:越是依赖证书,就越需要制造更多证书;证书越多,管理漏洞就越大;漏洞越大,欺诈就越猖獗。
最终,那张纸的价值反而凌驾于钻石本身。
三、撕碎证书:一场低成本革命的困境
Zohar 在文章中高呼“撕毁所有无用证书”,但这个看似简单的解决方案,从某个角度来讲恰恰击中了行业最敏感的神经。
销毁证书的成本趋近于零,但执行阻力却来自深层的结构性矛盾:
权力博弈:检测机构若强制要求企业上报销毁记录,可能引发商业机密的泄露;
利益冲突:中小型钻石商担心销毁证书会限制未来转售库存的灵活性;
文化惯性:在印度等传统钻石加工中心,纸质文件管理仍停留在上世纪的水准,电子化进程缓慢。
更值得玩味的,是行业对“技术救赎”的矛盾心态。区块链、数字指纹等方案曾被寄予厚望,但推行阻力远超预期。究其原因,是因为技术透明化将暴露某些企业依靠信息不对称获得的暴利,而这触及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
四、信任重建:从消灭纸张到重构价值
钻石行业或许到了必须回答一个根本问题的时刻:当培育钻石在物理化学光学属性上与天然钻石一样,且价格更便宜时,消费者究竟在为怎样的“价值”买单?
证书危机的本质,是行业价值叙事崩坏的前兆。过去百年间,钻石商通过营销将“天然稀有性”与“永恒爱情”绑定,构建了全球最成功的消费神话。但如今,当一张纸就能轻易摧毁这种信任感时,行业的护城河正在快速干涸。
未来的出路可能在于三重转向:
从证书依赖到追溯过程透明化:借鉴黄金贸易的模式,通过区块链记录钻石从开采到销售的全流程,让消费者追溯每一颗石头的故事;
从拒绝到拥抱:主动将实验室培育钻石纳入主流市场,用明确的标识和分级体系建立新标准;
从物化到体验:正如一些高端珠宝品牌已经开始做的那样,我们要让终端客户真正体验钻石、珠宝和品牌。这种“情感化叙事”的方式,或许比一纸证书更能维系信任。
结语:信任如何永流传?
撕碎废弃证书只能治标,真正的难题在于如何让行业重拾对“信任”二字的敬畏。当一位员工为5000美元出卖50张废纸时,他出卖的不只是几颗钻石的真伪,而是整个行业存在的基础。
或许,这场危机最终将迫使钻石行业完成一场迟到的觉醒:在人造技术颠覆稀缺性的时代,唯一真正的“稀缺品”,恰恰是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
而这种信任,无法被锁进保险柜,或仅仅打印在一张纸上。
以上内容请谨慎参考
本文封面图源自网络,无任何商业用途
近期更多资讯请登录钻石观察官网
www.diamondspectator.com
伙 伴
排名不分先后,每期滚动展示
克拉极客 谢先生
国产优质培育钻石工厂外挂销售部
手机号:13316589571
沃尔德美星钻石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CVD金刚石功能材料及CVD培育钻石的
生产和研发
电话/微信:18610534169(黎女士)
匠小星珠宝(深圳)有限公司 欧阳致锋
培育彩钻裸石批发、培育彩钻色系开发服务
电话:13539417767(微信同号)
深圳市钻仓珠宝有限公司
专业的培育钻石IGI/散货供应链
电话:13066942521(微信同号)
殊色 (惠丰钻石旗下)
河南省惠丰金刚石有限公司CVD培育钻石品牌
毛胚、裸钻、饰品厂家供应
联系人A:康先生 13781621352
联系人B:王先生 13838373646
全球培育钻石平台 老徐
80万颗白钻与彩钻,全球现货优选库存
www.lgd.hk
客服:16620906563(微信同号)
深圳明扬珠宝有限公司 老钢
培育钻石全产业链时尚品牌
电话:18617056953(微信同号)
DEINO黛诺
国机金刚石(河南)有限公司
旗下高端可持续珠宝品牌
电话:15827405145(微信同号)
湖南良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CVD/高温高压培育钻设备、毛坯、裸石
及单晶金刚石的生产与销售
电话:13908429160(微信同号)
湖北碳六科技有限公司 孔小姐
CVD金刚石应用
电话:15968491169(微信同号)
深圳宝锐特珠宝有限公司 张林
培育钻石裸石及成品首饰批发供应链
电话:13663833434(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