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汕尾 ​▌唐益人

文化   文化   2024-10-22 06:19   湖南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支持

品 味 汕 尾




作者:唐益人


恕我孤陋寡闻,在同学韦君去汕尾挂职之前,我还真不知道有一座叫汕尾的城市。韦君不无自豪地告诉我:汕尾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由革命老区海丰和陆丰两县升格而成的地级市,山海湖城,尽善尽美(当地福佬话把汕尾念成“善美”),这里人好城美海鲜多,不来会遗憾,来了会震撼。近日,趁天气正好,趁周末有闲,和轻松、醉雨、拍叔等兄弟“奔向海陆丰”,品味不一样的汕尾。

汕尾的神奇,首先源于“天下第一狠城”的名号。有句谚语: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把海陆丰人与雷公并称,表明世人对海陆丰人又敬又怕的复杂心情。广东素有“三大民系”之说,西江中下游到珠三角地区是“广府人”,东江流域是“客家人”,韩江流域是“潮汕人”。而偏居在东韩两江之间靠山面海的,是“海陆丰人”。他们大多是明清以后从福建迁徒过来的,语言和风俗与广府人有明显不同,又长期处在较为强势的客家和潮汕两种文化的夹缝之中,再加上过去地少人稠,台风、洪涝、干旱频发,因环境使然,海陆丰人极其团结,且民风彪悍、勇猛尚武。

据专家考证,所谓“雷公”之说,原本是朝廷对海陆丰人抗击倭寇的赞叹之辞。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对这句话的理解褒贬不一了。海陆丰狠人多,彭湃是第一个。上个世纪20年代,他在家乡成立了拥有几十万成员的农会,发动武装起义并建立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被毛泽东称赞为“农民运动大王”。当年闹革命的地方,被彭湃命名为“红场”。红场的,除了莫斯科,全世界恐怕也只有这个地方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陈潮、历有争议的民国政要陈炯明、主政广东多年的谢非、“特工医师”柯麟、核动力专家彭仕禄、核潜艇专家黄旭华、音乐家马思聪等,都是海陆丰人。

一段时期,因为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独特的港口优势,汕尾地区偷渡、走私、制毒贩毒、制造假币名声在外,但现在基本上都消失了。在香港生活着超过60万海陆丰人,汕尾与香港的往来非常密切,城区和一些中心镇“港味十足”;一度走私猖獗的陆丰碣石镇,在走私被遏制后,留下一大批手艺精湛的摩托车改装、维修师傅,如今那里成为了摩托车爱好者的“圣地”;曾经的制毒村造假村,早已摘帽转型、浴火重生了。海陆丰的,如今更多地体现在敢为人先、敢闯敢试、敢于斗争。


汕尾的秀美,主要是拥有“山海湖城”的独特风情。这里,海边有山,山下有城,城中有湖。山有凤山、玄武山、莲花山、铜鼎山等,湖有中国大陆最大、亚洲第二的潟湖—品清湖。站在凤山顶上俯瞰全城,品清湖宛如一面圆镜镶嵌在城市中央,山上的妈祖石雕是大陆最大的妈姐雕塑之一。汕尾是广东全省海岛最多的城市,一共有881个大小岛屿,如同一颗颗宝石点缀在整片蓝绸之上。这些岛屿,有热闹的、小众的、原生态的、文艺的,满足你对海岛的所有想象。近年来,汕尾推出了“跳岛游”文旅项目,集观光游览、海钓、潜海体验、滨海文体、美食等于一体。

汕尾拥有广东全省第二长的海岸线(455.2公里),城区南端是遮浪半岛(又名麒麟角),半岛直插海面,挡住了东西两面的风浪,形成了两个景色迥异的海区,一边巨浪奔腾、惊涛拍岸,一边风平浪静、一碧万顷。一动一静,美不胜收;季节不同,交错呈现。景区内还有林则徐为抗击外夷而建造的古城堡、炮台等。城区西面是金町湾,作为粤东最后一片未经开发的纯净真海,海水清澈,沙滩细腻,被誉为“海上香格里拉”。离城区稍远的还有金厢海滩。

开车在海滨(湖滨)大道,或行走在环海(湖)的栈道,最好是光着赤脚踩在沙滩上(汕尾大多数海滩的沙粒直径小于 0.2mm),一边是城市,老城风貌犹存、朱颜未改,新城英姿勃发、璀璨夺目;一边是海水,海天一色,海是可触碰的蓝天,蓝天是视线尽头的海,远处有造型各异的风车或城堡,近处有时飞时落的海鸥,间或还有别致的咖啡屋、彩色的座椅、倾情演出的民间艺人,恍惚以为自己就生活在动漫世界里。韦君到汕尾不到两年,但早已成了汕尾免费的“形象代言人”,他非常肯定地说:汕尾的海水比三亚澄澈,沙滩比北海柔软,观日出日落比威海惬意,是中国滨海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


汕尾的魅力,关键在于“天下海鲜、汕尾领鲜”的产业优势。因海而兴,向海图强。汕尾海域广(2.39万平方公里)、海水深,拥有汕尾、遮浪、碣石等10多座优良港湾。渔业资源丰饶,鱼、虾、蟹、贝、藻类齐全,是全国四大渔港之一。优越的自然禀赋造就了“鲜、甜、香、嫩”的海鲜品质,给了汕尾打造“渔洋牧场、蓝色粮仓”的底气。近年来,汕尾全面实施“兴海强市”战略,着力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擦亮“天下海鲜 汕尾领‘鲜’”的金字招牌,唱响现代渔业的海洋牧歌,奏响滨海文旅的欢乐颂歌。海陆丰人把水产种业创新作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关键环节,全力打造“水产种业科技硅谷”,通过“蓝色芯片”赋能渔业增收。同时加快培育“风渔融合技术”等新质生产力,组建“育繁推”一体化大型水产联合体,构建了从种业、养殖、装备、冷链运输、精深加工到渔旅融合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全链条。

一些海鲜餐厅和市场都有类似的广告语:“清晨在深海,中午上餐桌,晚上到全国。”他们抓住广汕高铁开通的契机,打响“到汕尾来赶海”的文旅品牌,以海鲜美食为媒,以疍家文化为桥,积极促进美食与文旅融合发展,营造最美“人间烟火气”,让游客在海鲜美味中更好享受“诗和远方”。城区中心主干道二马路、海边废弃的潮汐发电厂、闲置的旧厝和宅基地、白鹭翩跹的湿地、躺在床上就能看海的民宿,都可以为游客呈现味蕾与视觉的双重盛宴。

韦君特地带我们走访了长沙湾畔的晨洲村,这里以生蚝(牡蛎)养殖而闻名,素有“中国蚝乡”的美誉。漫步村头田尾,“蚝”的元素随处可见,万亩蚝田、蚝文化馆、蚝隐墙、蚝特色产品一条街等,这个常住人口不足2000人的小村庄,生蚝年产量近2万吨,产值超6亿元。整个村庄成为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韦君告诉我们,除海鲜外,汕尾的油茶、薄饼、粿条、青梅、牛腩火锅等,都是走出汕尾就再也吃不到的舌尖极乐。汕尾正在打造成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

离汕返长的告别宴上,走南闯北多年的拍叔点评说:“这是一座应该常来、来了就应该多住几天的城市。”醉雨一贯幽默:“来过汕尾后,我怀疑原来吃过的海鲜都是假海鲜。”轻松是部队师职干部,历来惜话如金:“汕尾行,我看行。”确实,到汕尾来赶海,不虚此行!


往期作品:

家乡的那些老地名

醴陵也有个沩山镇

难忘宁乡四中那些事

追忆“宁乡优秀的外孙”李泽厚

王光美题词赞誉灰汤温泉

盛世重筑花明楼

长田村的三件宝

灰汤逐渐消失的几个老地名

天上有颗“光召星”


作者简介

唐益人,宁乡灰汤人,70初,在花明楼工作多年,后进城务工,现为长沙市区一单位公务员。


美丽新宁乡
坚定文艺自信,大胆创新创建,营造精神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