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与宁静交织的沙坡尾角落
有一家开了40余年的「大丰食杂店」
这里
不仅是邻里间的日常采购之地
更是一段段时光记忆的载体
虽然周边街道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
沿街店铺早年间的老旧门头
也被改造成现代街区风格
但大丰食杂店
依旧保持着它的古早气韵...
大丰食杂店位于大学路48号,靠近沙坡尾、蜂巢山路和顶澳仔。
作为沙坡尾片区最繁忙的路口之一,每天清晨的阳光才刚洒满街道,车潮往来不息,外来游客、上班族或是厦港居民开始游走在大街小巷,大丰食杂店便迎着晨光而开。
大丰食杂店是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厦港公社转型而来。作为坚守相传了40余年的家族产业,老板都换了多位,而现任老板是一位年轻的90后。
在聊天中,老板还打趣道:“我都没这店年龄大哦!”
这家不到30平的小店,陈设简单,装潢也不够精致,但前来购买的人却是络绎不绝。
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能把一家食杂批发店营至此,其魅力可见一斑。
走进大丰,就像走进了一个小型的仓库,不宽敞的店内摆了两面墙的零食小吃。过年拜拜、日常茶配、置办喜事...闽南人民只需来大丰溜一趟就能买全。
迎面的柜台上还层层叠叠堆着显眼的厦门特产,也方便游客们挑选伴手礼。
对于闽南人来说,茶配是茶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早茶配摆满了店里正中的柜台,数量夸张、种类丰富。
稳占C位的桔红糕,是超多老厦门的集体回忆,尝起来香甜软糯又不粘牙。
还有经典茶配绿豆糕,虽然它已不再是纸盒包装及锡箔纸,但味道仍然是旧时的味道。
小时候常买的冬瓜条都是一包一包的,外面裹着一层白色的糖,内里带着淡淡的冬瓜绿色,口感疏松但又有一丁点嚼头。
闽南地区过年家家必备的迎宾零食-寸枣酥,金黄的长条形状,裹上一层糖衣,又香又酥脆。
还有马蹄酥、猪腰饼、龟糕、鱼皮花生、白水贡糖...有些散装茶配虽然看起来包装简陋,但都包含着闽南人的童年回忆。
占据大丰主要库存的除了茶配,当然还有闽南人最钟爱的茶叶。
铁观音、大红袍、水仙、正山小种...无论是便携的纸盒版本,还是精装的罐子茶,在这里都能找到。
印象中,小时候最喜欢吃一点甜到齁的零嘴儿,配上一盏热茶,甜味散到肚子里,连心情都能一同好起来。
茶叶的上方及对面柜子顶上便是烟酒区,高粱酒、七匹狼、古田等烟酒摆放得整整齐齐,品类丰富。未成年就不要“贪”啦!
大丰的古早零食也不少,虽然现在好吃的零食太多太多,但有时候还是馋那一口“小时候的味道”!
喝的方面,有鹭芳的各类果茶、福建人自己的“黄桃罐头”喜多多、从小喝到大的银鹭、惠尔康的仙草蜜...
还有青津果、菩提丸、盐津果脯等等“土味零食”,每天放学后一头钻进学校门口的小卖铺,随便买一包都能从校门口啃到家门口。
另外提一嘴:大丰门口还摆放着一些临期特价小零嘴,进口、国产食品都有,路过的时候也可以去寻觅一番。
经济自由的成年人,当然是全款拿下!
在大丰的这一个下午,我们遇见了形形色色的老厦门。
有花白头发眯着老花眼进来寻找某个品牌香烟的阿公,也有喜甜买了一堆甜品的阿嬷,也有刚放学就缠着姥姥进来买零嘴的小学生。
这里大多都是大丰的熟客,因此谁来了都会在柜台前停住,和老板唠几句。她们的话题从最近的天气,到晒被子的技巧,又从邻里关系谈到最近的蔬菜涨了几毛。
老板还会遇到以前的老客牵着一个不认识但又着实面熟的小孩,交谈几句便在店内惊叹道:长这么大了!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在她们的话题里,总是绕不开“生活”二字,言词之间闪烁着另一种结实的诗意。它不是存在于书本里闪着光的铅字里,而是潜伏在于鸡毛蒜皮的日子。
在大丰,日子又找回了缓慢生长的机会。
当然也有那些曾经光顾大丰的老顾客,想必如今也有了新的身份。
一些人或许已经搬到了城市的另一端,或许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但每当他们回到这里,总会不自觉地走进这家老店,寻找自己想买的东西。
从大丰店内往外望去,傍晚的沙坡尾依旧车流不息,落日余晖轮转均匀洒在每一栋老房子的外立面,或忙碌或松弛的市民从阴翳里晃进光中。
泛黄的老街区、幽静的深巷,空气中夹杂着的熟食的香味、果蔬的鲜味,五金店里的金属味和避风坞的海腥味,小岛的市井气息跑进每个人心里。
回头望去,处于三岔路口的大丰食杂批发店就像是老厦门的一个小小缩影。它静静地观察着四周的变化,却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坚守。
在这座不断变化的城市中,它是永恒的坐标,指引着人们回家的路。
或许早晚有一天,像大丰这样的老店也都会随着城市的记忆消失。
在那之前,不妨再走进一次,去找找记忆里的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