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叫《凡人歌》。
里面有这么一段情节:
男女主人公(那伟和沈琳)双双失业。因身份证被原公司老大拿去注册公司,遇上公司暴雷,那伟被迫赔偿了供应商80万。加上创业亏掉的30多万,他们的家庭存款所剩无几。
最令人恐慌地是,在没有家庭存款的情况下,那伟创业失败,沈琳再就业(当月嫂)也以失败告终。
可以说,这家人已经基本失去了经济来源。要想在生活成本极高的北京生存下去,是极其困难的。
于是,沈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北京的房子租出去抵月供,全家则搬去燕郊租房生活。
看到这里,不得不佩服沈琳的勇气。
二
那伟一家确实挺惨的,中年失业、存款被骗、创业和再就业均以失败告终,几乎没有顺利的事情。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样的情节又何尝不是发生在每一个平凡人的身上?
在当下的社会,降薪、裁员、降本增效已经成为大部分企业的主旋律。人到中年,缺乏核心竞争力、手上没有优质的资源,终将被公司放弃。
而此时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没有还完,却没有了收入来源,究竟该何去何从?
沈琳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退居郊县,以租养贷,降低欲望,主动躺平。
现实中,也确实有不少这样的案例。
40岁以前,努力打工赚钱攒钱;40岁以后,主动躺平,换个清净的小城提前开启养老生活。
三
事实上,《凡人歌》男女主人公的经历也告诉我们,在经济下行时期,杠杆不能加得太大,否则天平一旦失衡,带来的打击便是毁灭性的。
那伟年薪40万,老婆全职在家,住着市值800万的房子,开着50多万的豪车,每月只是还贷就花去了1万多。一旦失业,这个窟窿很难填上。
这就不得不提到房地产爆火时期流行的一个说法:
买房就要最大限度利用杠杆,买垫脚才能够得到房产。
这种说法不能算错,但要分清时期。
在房地产行业的上行时期,房价迅猛上涨,加足杠杆买到面积更大、位置更好的房子,升值空间更大。
然而,在经济下行时期,人们对房地产的预期不断跌破下限,面积越大的房子反而亏得越多。并且,在经济下行时期,我们无法保证收入来源的稳定性。把家庭资产全部押在房产上,是不明智的。
如今,这么多低价、急卖的房源,有很大一部分是断供或者急需现金导致的。这样一来,其实是有点得不偿失的。
我们无法改变当下的经济形势,只能慢慢等待经济周期回暖。如果不幸面临失业,失去经济来源,在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妨退居郊县,以租养贷,或许是一条自我救赎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