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电双层:如何建模呢?初学者指南《慢老师和你一起读文献12(下)》

文摘   2024-10-25 10:51   荷兰  

1.本文字数11723字,预计阅读时间50-60分钟。主要内容是阳离子通过排斥作用和界面电场差异影响反应活性。同时在第五部分梳理了电化学中的核心概念
2.愿每一位科研人能认清社会时钟和真正发自内心热爱之间的区别,走上一条独属自己特色之路,从而避免科研内卷的命运

2025年的国自然更是基金本子质量与顶刊协同并重的时候,

如何准备并发表顶刊成为一项需要长期打磨的技能了。

慢教授和你一起读文献系列,是一项专为服务国自然写作而开设的专栏
该专栏定期解析顶刊上的好文献。
相比于传统的文献解读,本专栏将顶刊文章的写作技巧融合其中。
让我们不仅获得了顶刊文献的最新研究进展,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顶刊文献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伴随着顶刊文献的构思、写作、发表,加上我们国自然专栏对国自然写作技巧的武装,国自然项目的申请到获批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儿了。
在阅读文献之前呢?
可以先看下顶刊文献的写作范式,带着这个范式去梳理文献,会事半功倍:
2025年国自然申请的基础是顶刊:顶刊各个部分的写作范式如何呢?ChatGPT如何助力呢?10余年经验总结
很喜欢李银河老师总结出的一种称为采蜜哲学的人生态度:
简言之,愿你我的生命像一只小蜜蜂,飞入花丛,只采撷花中的那一点点精华,只看最好的书,只交最好的人,只做喜欢的事。
最后,我就可以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愿我们这个专栏读最好的书、看最具启发性的文献、汇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穿越科研的迷雾森林,继而慢以致远。
今日的文章来自张露露、李琛坤和黄俊老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解读的是来自张露露、李琛坤和黄俊老师2022年发表在J. Electrochem. 2022, 28(2), 2108471 (1 of 30)的一篇综述文章,题为:《电双层建模初学者指南:平衡态、非平衡态及交流条件下的建模》。
如果对你有帮助,也请帮忙投上一票。投稿见下方二维码。
文章第一和第二部分的解读详见文章:
电化学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电双层:如何建模呢?初学者指南《慢老师和你一起读文献12(上)》
电化学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电双层:如何建模呢?初学者指南《慢老师和你一起读文献12(中)》

5 交流阻抗模型
电化学阻抗谱(EIS)是一种原位的、非侵入式的表征工具,可以区分多个跨越宽频率范围的物理化学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电双层(EDL)的EIS是使用如图9所示的电路模型(ECM)进行分析的。事实上,正如将在下一段讨论的那样,ECM具有非常明确的物理意义。然而,理论上它并不严谨,而是基于几个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失效的假设。因此,推导使用PNP理论(即连续介质模型的“第一性原理”)来描述EDL的阻抗响应具有普遍的重要性。我们建议读者通过手写推导来跟进推导过程。这样,您将掌握构建物理阻抗模型的过程,掌握基本的数学工具,欣赏物理化学建模的美。

在电双层(EDL)中通常有三种物理化学过程:双电层充电、电荷转移反应和扩散。双电层充电涉及EDL中离子的重新分布,即在电位控制下EDL中储存的净电荷发生变化。由于EDL通常只有几纳米厚,EDL中的离子传输通常被认为是瞬时完成的。因此,给EDL充电相当于给界面电容Cdl充电。

至于电荷转移反应,电子在电极与溶液相中的反应物之间的转移时间不到1皮秒(ps)。因此,我们可以安全地假设当施加电势差时,反应电流会立即流动。换句话说,电荷转移反应的电流-电势关系等同于电阻Rct。这两个过程是并联的,因为它们受相同的电势差控制,总电流是双电层充电部分和电荷转移反应部分的总和。这就是为什么在图9中Cdl和Rct是并联的

图9中的W元件表示电解液中与电荷转移反应相关的物质扩散过程。W元件和Rct是串联的,因为传输过程发生在电荷转移反应之前或之后。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一个逻辑上的缺陷:我们不是两次考虑了EDL中的离子传输(一次是在Cdl中,另一次是在W中)吗?这与另一个谜题有关。考虑到EDL中的离子传输与扩散层中的传输是相同的物理过程,为什么我们需要两个元件?为什么Cdl和W在ECM中位于不同的支路?解决这些谜题的方法必须通过严格的物理化学建模来实现。

在进入基于物理的阻抗建模之前,首先会介绍EIS的定义和基本的数学工具——傅里叶变换。然后,我们将通过计算一个基本等效电路模型的阻抗响应,来展示傅里叶变换的工作机制。读者可能会发现,EIS不仅是一种经典电化学技术,它还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数学物理方法来解决电化学问题,并以一种不同的视角来审视电化学问题

(可能你会纳闷为何Rct与W串联,却与Cdl并联呢?

  • Cdl 与 Rct 和 W 并联的原因在于,双电层电容与电荷转移和扩散是同时发生的过程,反映了电流的不同分流路径。在高频条件下,电流更倾向于通过双电层电容(Cdl),因为电容在高频下呈现较低的阻抗,反映了快速的电荷积累和释放过程。而在低频条件下,电荷转移电阻(Rct)Warburg阻抗(W)的影响更加显著,因为低频条件下,化学反应和扩散是较慢的过程。通过将Cdl与Rct和W并联,可以准确描述这种频率依赖性行为

  • Rct 和 W 串联的原因在于,扩散过程是电荷转移的前提,两者是连续发生的,因此用串联的方式来描述。)

5.1 EIS的基础知识

在本节中,我们简要介绍了EIS的基础,包括傅里叶变换以及一个简单电路的示例。

5.1.1 傅里叶变换

傅里叶变换的白话解说版本:本质是将一个时间域(时域)或空间域的信号分解为其在不同频率上的正弦波(或余弦波)成分的叠加。它揭示了信号的频率内容,是时域信号和频域信号之间的桥梁。具体来说,傅里叶变换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 分解复杂信号为频率成分

   - 一个复杂的信号,无论是时间上变化的电压、电流,还是空间上变化的图像,都可以看作是多个不同频率的简单正弦波和余弦波的叠加。傅里叶变换就是将这个复杂信号分解为这些简单的波,帮助我们理解信号的频率组成

   - 例如,一个周期性的方波可以用多个正弦波的叠加来近似,傅里叶变换将这个分解过程明确化。

2. 时域到频域的转换

   - 时域信号描述的是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值,通常用于分析信号的时间特性(如信号的振幅、时序)。频域信号描述的是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强度(振幅)或相位,频域分析揭示了信号的频率特性。

   - 傅里叶变换通过公式将一个时域信号 f(t) 转换成频域信号 F(w),频域信号展示了信号中不同频率成分的振幅和相位。

 3. 正交基的变换

   - 傅里叶变换依赖于正弦和余弦函数(或复数形式的指数函数)作为基函数。正弦波和余弦波是正交的,这意味着任何复杂信号都可以通过它们的线性组合来表示。傅里叶变换实际上是在找出每个基函数对应的权重,这些权重代表信号中不同频率的成分。

 4. 频域中的信息解析

   - 在许多应用中,信号的频率成分比时域信息更有价值。比如,在通信系统中,频域分析可以帮助优化信号传输;在图像处理领域,傅里叶变换用于分析图像的空间频率成分,从而有助于压缩图像或滤波。

 5. 逆傅里叶变换

   - 傅里叶变换不仅能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还可以通过逆傅里叶变换,将频域信号重新恢复为时域信号。这意味着频域和时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且信号中的全部信息都可以在这两个域中表示。

 6. 连续与离散

   - 对于连续信号,傅里叶变换是对整个信号进行积分,得到频率连续的频域信号。

   - 对于离散信号,我们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来处理离散的时间序列,常用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是DFT的高效算法。

 总结:傅里叶变换的本质是对信号的频率成分进行分解和表示,它使我们能够以频域的方式来分析和理解信号,并且可以在时域和频域之间自由转换。在实践中,傅里叶变换为信号处理、通信、控制系统、图像处理等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5.1.2 阻抗的定义

对于任何处于稳态的电化学系统,我们施加一个任意的小幅度电流或电势激励,以确保线性要求的满足,并获得相应的电势或电流响应。电化学阻抗定义为电势的傅里叶变换与电流的傅里叶变换之比,即:

5.1.3 扰动分析

(5.1.3 章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扰动分析来研究电化学系统中反应物和产物的行为,尤其是在施加小幅度电势扰动时的反应机制和电流响应。这种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化学反应在小扰动下的线性响应,并通过数学建模来预测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

具体来说,这一部分的核心目的是:

线性近似:通过对电势施加小扰动(如\tilde{\varphi}_M < 25 mVφ~M<25mV),确保系统的响应保持线性,从而能够使用线性数学模型(如傅里叶变换)来分析反应过程。

电流与电势之间的关系:建立电势扰动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不同位置(如金属电极表面和双电层)上,利用方程推导和线性近似来理解系统的阻抗特性。

FBV方程的应用:通过电化学反应中的常用模型(FBV方程),详细描述电流密度和电势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电极表面反应物浓度和电势的变化如何影响整体电流响应。

简化复杂模型:通过展开泰勒级数并去除高阶项,简化复杂的非线性模型,得出简洁的表达式来描述电流密度的扰动响应。这种简化使得研究者可以在实际实验中更方便地分析电化学阻抗谱(EIS)等实验结果。

总结来说,这一部分的目的在于通过数学推导和物理化学模型的结合,解释电化学系统在受到小扰动时的响应行为,尤其是电势扰动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最终,它为电化学系统的线性响应提供了理论基础,并简化了复杂的反应动力学分析。

5.1.4 电容表达式

5.1.5 简化

尽管我们已经得到了方程(127)中的解析解,但它过于复杂。因此,我们需要在一些合理的假设下对该表达式进行简化。首先,在实际系统中,我们有 Xb≥1 ≈rc,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简化。

5.2 阻抗计算的数值方法

在本节中,我们介绍了从时域数据计算阻抗的方法,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模型和实验获得。首先,介绍了解析傅里叶变换(AFT)的方法。然后,使用该方法计算金属离子沉积反应的阻抗。最后,简要介绍了另一种常用的数值方法——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5.2.1 解析傅里叶变换

对时域信号进行线性插值,我们得到:

5.2.2解析傅里叶变换的应用

图12 比较了使用AFT计算得到的阻抗与方程(127)中的解析阻抗。需要注意的是,AFT的计算结果在整个频率范围内存在一些偏差,尤其是在高频区域,这种偏差更加明显。其主要原因是AFT方法在数值计算中累积了误差。由于AFT计算在低频范围内非常耗时,因此在低频范围内的结果只显示了一个45°的直线,而没有出现低频应有的半圆。

除了AFT方法外,另一种常用的傅里叶变换方法是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该方法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然而,FFT是一种完全的数值方法,相较于AFT,虽然它在计算速度和稳定性上有明显优势,但对原始信号的数据比例要求较高。



结论:本文旨在作为电双层(EDL)建模的教程工具,内容包括平衡模型(如GCS模型和BPB模型)、非平衡模型(PNP类模型)以及交流条件下的模型(如EIS模型)。
这些模型的介绍从物理见解入手,接着进行详细的数学推导、形式分析,最后是通过提供的Matlab脚本进行实际数值实现。
为自己研究的特定系统构建一个物理模型的可行方法,可以从手写推导过程中,按照本文提供的模型开发步骤开始。
如果你我理念相投
或可加下微信,保持继续围观状态,朋友圈中经常有一些科研的碎碎念
可一起讨论,愿一起慢以致远。
我是慢教授
茫茫人海
寻慢中同道
让我们自主的“慢”下来
回归学术智识的深度思考
让学术更从容
让你我更有力量
期待你我一起
“慢以致远”.....

图片来源:pinterest。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往期链接

用ChatGPT破解顶刊SCI写作难题:道法术器全方位解析与实践
深度解析国自然:思考比写作更重要!如何真正理解“国-自然-科学-基金”七字精髓?
顶刊与国自然究竟是如何相互成就的呢?科研人必备的底层元技能
目标导向vs自由探索:如何精准匹配你的国自然申请方向?
2025年国自然申请的基础是顶刊:顶刊各个部分的写作范式如何呢?ChatGPT如何助力呢?10余年经验总结
2025年国自然必备:图的布局是拿下A评的关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科研人的国自然解法或许在他处【阅读如何助力科研】
当我们在说电子结构调控,究竟在说什么?
国自然如何找科学问题?以电化学中的10大科学问题为例
写好国自然的前提:理清科学和技术这两码事,你知道吗?
慢生产力的力量:如何用它准备我们的国自然
单分子自由基自旋状态的调控-打磨国自然的顶刊,助力国自然申请【慢教授和你一起读顶刊系列03】



慢教授的科研江湖
我是慢教授, 茫茫人海,寻慢中同道。 分享国自然写作、 AI助力SCI论文、 好书阅读体感。 努力做一个有温度的分享者。 期待你我一起“慢以致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