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博物院讲解词

旅行   2024-08-17 21:11   山西  

路线:进门右手是男卫,左手是女卫,1楼为巡回展览,讲解从2楼开始,坐电梯,按顺时针展游览,展厅的内部结构为应县木塔的外形。

山西博物院讲解员讲解词

文明摇篮

1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参观山西博物院!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第一个历史专题--文明摇篮。距今2、3百万年到1万年前的人类主要用打制的石器作为生产工具,我们将这段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

位于黄河东岸的西侯度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代表,距今约有180万年的历史。大家在展柜中看到的各种各样的石头,就是当时的西侯度人打制的石器工具。在西侯度考古学家还发现了许多动物的化石,您看有大象、犀牛、麋鹿等化石。在180万年前,这里的人们曾与这些动物一起生活在拥有广阔水域的森林草原之中。

在距今约20万年左右,人类步入了旧石器中期。山西境内著名的丁村遗址就是旧石器中期的代表。您看从这里我们就可以非常生动直观地了解到当时丁村人的生活情况。这条河就是汾河。几十万年前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水资源丰富,气候环境与今天的江南极为相似。当时他们主要以捕鱼和采集为生。

在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旁边,考古学家发现了柿子滩人的足迹。这时用火已经很普遍了,在这里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绘画艺术--岩画。您看,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种复合兵器--弓箭,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已经大大加强了!

接下来的展览请下一位讲解员为您介绍!

2各位观众,你们好!

您听说过尧舜禹的传说吗?今天我给大家介绍关于尧时期的重大考古发现--陶寺遗址。陶寺在临汾盆地,据今天已经有4500年的历史了,在这里发现了一批高级礼器。如彩绘龙盘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把龙作为一种图腾崇拜,土鼓和特磬是当时的一种大型乐器,是目前国内发现年代最早的。

陶寺遗址还发现了一处观象台。专家推测,古人利用柱缝观测日出,每一个柱缝都有对应的节气。这里我们复原了其中的三根土柱,我们一起来观察柱子背后塔儿山主峰上的日出。(观象台操作演示)这个时候就是每年的霜降时节。古人的这一天文学的重要发现对于农业生产意义非凡。

这个古墓葬是陶寺时期的,墓主人是老年妇女。在她的右手臂上佩戴着一件漂亮的绿松石腕饰。通过陶寺随葬品的出土情况,证明在当时已经有了贫富分化,阶级开始出现。这些精美的陶器和玉器以及图板上我们看到的“文”字,充分说明了当时陶寺已经具备了早期国家雏形,有力的证明了山西南部是中华民族总根系中的一条重要的“直根”。

夏商踪迹

3各位观众,你们好!

很多人都听过“大禹治水”的传说。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即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父传子,家天下”的奴隶制国家--夏朝。今天,在山西的西南部,发现许多夏文化的遗存。其中,夏县东下冯遗址面积最大。大家请看这就是东下冯遗址发现的文物。这时期已经有了青铜镞这种兵器,说明在四千年前人类就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

您请看这件陶器,它的名字叫做--甗。它就是当时人们所使用的蒸锅。您看陶器的下部盛水受热,腰部放一个箅子,就可以蒸东西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甗就是现代蒸锅的祖先。它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陶甗之一。

接下来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件特殊的器形。它的名字叫“蛋形瓮”。大家猜猜看,它是干什么用的?在当时它是一件储备粮食的器物。下面的三个足不但着地平稳,而且还起到了通风防潮的作用。这种特殊的造型是山西地区所特有的一种样式。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古老的山西居民一直使用它。

4各位观众,你们好!

商代是中国青铜文明发展的高峰时期。“商人好酒”,制造出许多精美绝伦的酒器。在山西的灵石、石楼、保德等地发现了许多别具一格的青铜酒具。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几件有代表性的器物。

这件青铜器叫作云雷地乳钉纹瓿,它是一件盛放酒水的器具。虽然制作这种青铜器的失蜡法已经失传,但是,从这件器具里我们不难理解商代的青铜制造业已经达到何种登峰造极的程度。

这件形若蹲兽的器物是商代比较有代表性的酒器,我们称为“兽形觥”。它纹饰精美,装饰华丽,不仅是一件实用器物,而且还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在使用它的时候,只需要把它的尾部轻轻一扳,器物的盖儿就会打开,设计构思巧妙,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晋国霸业

5关于晋国,有一个美丽的历史故事“桐叶封弟”。它讲的是,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周成王和它的小弟弟在一起做游戏,成王随手从地上拾起一片梧桐树叶,对弟弟说:“封你去做唐国的诸侯吧!”。史官把这段话记录下来,请成王兑现诺言,并说“天子无戏言”。于是成王就封弟弟叔虞到了唐国作了诸侯。后来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将国号“唐”改为“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今天的山西人仍骄傲于这段辉煌的历史,将这片神奇的黄土地简称为“晋”。

这件鸟尊的主人就是改唐为晋的燮父,它是一件祭祀时使用的酒器。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在凤鸟的腹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凤鸟的尾部一只可爱的大象探出了脑袋,长长的鼻子恰到好处的与凤鸟的双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保证了鸟尊的稳定性。鸟与象是当时最流行的装饰图案,它们的完美组合,使鸟尊成为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

面对着这件精美绝伦的鸟尊,我们似乎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活力,似乎能感觉到当年的燮父励精图治的雄心壮志,于是,我们将不难理解为什么经过几代晋侯的发展,年轻的晋国能够迅速强盛起来。

6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晋侯稣钟的故事。

晋侯稣钟全套共16枚,现在14枚大钟藏于上海博物馆,2枚小钟藏于山西博物院。其间,晋侯稣钟还经历了一段传奇性的故事。

1992年8月,晋侯墓地的考古工作因当地的秋收而中断,已经探查到晋侯稣墓的发掘工作也停滞下来。在这样一个空档里,疯狂的盗墓贼将黑手伸向了晋侯墓地,并将从墓中盗掘到的14枚编钟偷运出境。

同年冬,晋侯稣墓清理结束。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盗墓者遗漏的两枚编钟,也就是先在展柜中陈列的这两枚。它们整套编钟中最小的两枚。可能是由于形制较小,才得以幸免于难吧。

同年12月,上海博物馆馆长、中国著名的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慧眼识珠,在香港认定了其余14枚编钟,并在香港中文大学张光裕教授的帮助下斥巨资抢救编钟回国。

经过专家的除锈处理,奇迹出现了:在这套编钟上刻凿的文字,完整的记录了周厉王三十三年晋侯稣率军随周王巡视东土,并受王命征讨叛乱的少数民族部落,立功受赏的故事。

今天,这套历经劫难的编钟在中国的土地上重逢,并随晋侯墓地出土的其他精品文物一起先后在上海、澳门等地巡回展出。

7史记中记载,晋国刚刚建立时,是一个方圆不足百里的小国家。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称霸一方的大国。展柜中您所看到的这些青铜器,就是晋国在军事扩张中的战利品,其中有董国、陈国、虞国、旬国等国家的重要器物。这件就是虞国国君政所使用过的铜壶--虞侯政壶。关于虞国,在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成语故事--唇亡齿寒。

公元前655年,晋国为攻打虢国,向虞国借道。虞国大臣宫子奇劝说虞君不要答应。他把虞国与虢国比喻为唇齿相依的关系,说晋国灭了虢国,肯定也会灭虞国。但是虞国国君贪图重礼,答应借道。结果晋国灭虢后,果然在回途中顺手把虞国也灭掉了。于是有了“假道灭虢”和“唇亡齿寒”的成语流传后世。

8晋国晚期,晋景公将都城迁到新田,也就是今天的侯马。今天考古学家在新田遗址中发现了5000余件圭形玉石片,每一片上面都有一些模糊的文字,这些恍若天书的石片究竟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古文字学家经过仔细研究,终于为我们揭开了这一奥秘:原来,这是晋国权卿之间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打击敌对势力而举行盟誓活动的盟书。

原来,当晋景公将都城迁到新田之后,曾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逐渐衰弱了。晋国政坛上出现了赵、魏、韩、智、范、中行六位手握大权的公卿。六卿之间为了争夺权势而相互斗争。这些盟书记录了韩、赵、魏、智四家联合灭掉范、中行两家的历史。

根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的政治结盟活动都要举行很隆重的仪式。举行仪式时,先割下祭祀动物的左耳,用盘子盛起,然后取血盛在器皿中,参盟人依次饮一点牲血,称为“歃(shà)血”,意思是天地神明监督。结盟的内容都写在盟书里,盟书一式两份,一份由主盟人藏于专门的机构,一份埋入地下或沉到水中。想必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盟书就是当年挖坑埋入地下的那一份了。

通过图板中所翻译的内容,我们可以想见,当年的权卿们是怎样毕恭毕敬,信誓旦旦,而在各自的心里又在盘算着各自的阴谋呢!


9 1988年,考古工作者在太原金胜村发现了春秋晚期的赵卿赵简子墓,墓中仅青铜器的出土就达到1400多件,其规模在同时期的晋国墓葬中极为罕见。

请看这件酒器,它的名字叫匏(páo)壶。整个器物的形状是一个葫芦形。壶盖上是一只小鸟。专家考证,匏壶与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匏瓜”星有关。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对于匏瓜星就有了一定的认识。

各位观众,下面我再为大家介绍一件大型的青铜器,它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春秋时期最大的青铜鼎。它的名字叫镬鼎,重达500斤。镬是古代的一种大锅,镬鼎是一种煮肉的炊具。据史料记载,镬鼎根据大小可以分为牛镬、羊镬和猪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件鼎,能蒸煮一头整牛,是一件牛镬。在赵卿墓中能够发现成组、成套大型的青铜器,足以证明墓主人赵简子的权高位重,同时也体现出当时晋国先进的生产力水平.

观众朋友们!在赵卿墓中,不仅随葬有丰富的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坑,而且还有一应俱全的生活用器。您看,随葬品中有这样一件虎形灶,它由青铜铸造而成,灶体装饰为虎头造型,并且可以拆卸和组装,使用方便,可在行军作战或游猎时使用。灶体内有许多用于搪灶挂泥的小凸齿,它们既可以保证炉膛热量集中,又能防止灶壁过热烫伤人体。如此精巧实用的青铜灶,是东周时期罕见的炊具,在国内青铜器中也是第一次发现。

10晋国青铜器以中原风格为基础,吸收北方草原文化的活泼浪漫,在浑厚肃穆中添加灵巧秀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面貌,在列国青铜文化中自成体系,是中国青铜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件精巧别致的青铜器叫做蟠蛇纹镂空鼎,鼎腹部位装饰镂空蟠蛇纹两周,采用“失蜡法”铸造:将主体部分制成蜡模,浇注时,蜡受热挥发,其空隙由铜液代替而成型。到了春秋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青铜器上纹饰也随之变化为精美华丽具有较强艺术性和欣赏性的青铜器纹饰,并且成为当时的主流,蟠曲交缠的各种纹饰开始盛行,这种蟠蛇纹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纹饰。

最后,我为大家介绍的是这件铜牺立人擎盘。牺是古代对祭祀所用牲畜的称谓。这种牺综合了多种畜禽的特征,性格温顺,纹饰华美。在它的背上站着一个女俑,手握着镂空转盘,就好像在做杂技表演一样。这种独特的造型风格,在国内十分罕见。

观众朋友们,我们今天看到许多精美的青铜器,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大家请看,在晋国遗址还发现了当时制作青铜器的工厂,这些模具就是在遗址中发现的。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精湛的青铜制造工艺已经达到了当时国内的领先水平。

各位观众朋友,《晋国霸业》展厅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

下面请大家上三楼的展厅继续参观!















民族熔炉

11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民族熔炉》展厅!大家请看,从这幅汉代北方中国的疆域图上,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山西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北接游牧文化,南连中原文明,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的前沿。

大家请看这对胡傅温酒樽,它们像孪生兄弟一般,一模一样。在这件器物的表面装饰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有老虎、羊、牛、猴等,他们或是悠然自得,或是惊慌的奔跑在草原上。使用鎏金技术,使它们显得富丽堂皇,把中原的器形和草原文化的装饰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继续参观下一个展区。

您请看中心展柜的这件汉代的雁鱼铜灯。这件美丽的雁鱼铜灯,整体设计是一个鸿雁回头衔着一条鱼的造型,当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和雁的脖子导入体内,在的体内储存着水可以防止油烟污染空气。原来早在两千年前人们就已经具有了环保意识。另外,灯的照明方向还可以随意调整。一盏小小的油灯都精细到这种程度,汉代青铜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12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出自于北魏王朝的贵族墓葬——司马金龙墓。

魏晋时期,在不断的政权更迭与权力斗争中,一支少数民族逐渐强大起来,并最终统一了北方,这个民族就是拓跋鲜卑。他们从盛乐,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和林格尔,迁都到现在山西的大同,在这里建宗庙、立社稷,使其成为北魏王朝的政治中心,开创了繁荣的平城时代。司马金龙夫妇合葬墓的发掘更是映证了这一时期的历史。

司马金龙原是司马懿的后代,为东晋皇族,后因宫廷斗争而渡江北上,归降北魏,并封琅玡王,取北魏公主为妻。司马金龙夫妇合葬墓中出土大量的珍贵文物则是当时民族融合的集中反映。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司马金龙墓中出土的这件精美的石雕柱础。从柱础的大小和出土时的位置推断,学者们认为这是一件屏风柱础。这件柱础顶部雕成莲花形,周围是高浮雕的蟠龙和山形;方形底座上雕刻有忍冬纹、连珠纹、还有一些伎乐正在击鼓、弹琵琶。从雕刻技法上来讲,它在继承和发展秦汉雕刻艺术的同时,还大量吸收了佛教文化、西域文化及其他外来文化的丰富艺术,将中国雕刻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通过这件屏风柱础,我们可以想象墓主人当时生活的奢华程度。

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请大家继续参观。


13各位观众大家好!我们知道,太原古称晋阳,自古就是一个军事重镇。在南北朝时期,晋阳是北齐的陪都。近几年,在太原连续发现北齐高级官员的大型墓葬,充分说明当时的太原是一个高官云集、商贸繁荣的大都市。比如,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北齐东安王娄睿墓的情况。

这里所展示的是北齐太尉徐显秀墓出土的珍贵文物。

这一时期,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各国的使者和商人纷纷来到太原,带来精彩的异域文化,大大的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1999年7月,山西太原王郭村发现了一座隋代的大型墓葬。这座沉睡了一千四百年的墓葬,犹如一座大型的宝库,散发出浓浓的异域风情,华丽而神秘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在各类随葬品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这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椁。这座石椁采用了上等的汉白玉,整个石椁的外壁布满了精美的浮雕装饰。再细看,我们惊奇的发现浮雕上所有的人物都是深目高鼻,绝非中原人种,找遍石椁的50多幅画面竟然没有一个中原人!

墓主人叫虞弘,中西亚的鱼国人。出使北齐时被留任,掌管入华外国人事务。59岁死于太原。目前,这座石椁的真品正在国外巡回展出,非常遗憾我们今天只能看到它的复制品。

    各位观众,关于《民族熔炉》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请大家继续参观!


佛风遗韵

14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了《佛风遗韵》展厅!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它诞生在公元前六世纪,大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山西是佛教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地区。这里有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还有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云岗石窟,更有众多今天我们大家所看到的这些丰富精彩的佛教造像。

首先展示的这部分是北朝风貌。北朝时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人们对现实生活无助,把希望寄托在来世,形成了北朝时期--佛教文化在中国的第一个发展高潮。今天我们大家在展厅中所看到这些石刻造像集中展示了山西当时精美发达的造像艺术。

我们来看这件汉白玉质地的释迦头像,透露出浓郁的印度造像艺术风格。您看,佛祖螺发高耸,脸庞轮廓圆润优雅。轻合的双目,劲挺的鼻梁,柔美的薄唇和微微内敛的嘴角,堪称北齐佛教造像中的极品。

观众朋友,我们都知道,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峰。佛教文化艺术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各种佛教造像显得丰美典雅、雍容华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15大家好!我们来看这尊菩萨立像,虽然她的头部和手臂已经残缺,但是她体态丰满,肌肉骨骼刻画生动,身体造型采用富于变化的“S”形,自然而优美。您看,丰满的肌肤,微凸的髋(kuān)臀,流畅的线条,富于变化的衣纹,体现出了薄如轻纱的衣服质地,让冰冷的青石充满青春的活力和生命的质感,可谓盛唐佛教艺术的代表作。她被称为东方维纳斯。

再看中心柜中的这件菩萨头像,头上挽着金代贵妇所特有的高发髻,脸庞丰满圆润,弯弯的眉毛,眼帘下垂,小巧的嘴巴和鼻子,全然是现实生活中一位可爱的少妇形象,是金代佛教文化走向现实的代表作品。

16观众朋友们,唐僧西域取经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然而,经书被唐玄奘从西域取回之后的事可能就很少有人知道了。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馆内珍藏的一级文物《赵城金藏》。

《赵城金藏》因刻于金代,后被供养在山西赵城,由此而得名。

相传,《赵城金藏》是一个断臂女尼崔法珍用25年时间四处募化,集资刻成。《赵城金藏》是唐玄奘从西域取回的梵文经文经过翻译之后的集大成者。目前,《赵城金藏》共存5383卷,全世界仅此一部,被视为稀世瑰宝。

  1933年,《赵城金藏》在广胜寺弥陀殿的藏经柜中被发现,引起社会的轰动。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天皇手谕岗村宁次:无论花多大的代价,都要将《赵城金藏》抢回日本。1938年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赵城。为保护经书安全,在当时的太岳军区政委薄一波指示下,1942年4月,军分区、县游击大队和广胜寺僧众配合紧急将《赵城金藏》运出。直至1949年北平解放后,《赵城金藏》运至北平,移交当时的北平图书馆,也就是今天的国家图书馆收藏。

如今,根据《赵城金藏》影印成书的《中华大藏经》摞起来可达三层楼高,面向全世界发行,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戏曲故乡

17大家好!欢迎参观《戏曲故乡》展厅!

山西被称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摇篮”,尤其是山西的晋南地区,自古经济富庶、文化发达,成为宋元时期戏曲成长的一片沃土。

戏曲从最初的祭祀活动,到宫廷宴享,逐渐发展成为教化民众、反映社会百态的综合表演艺术形式。宋代由于理学的影响,孝子故事在民间盛极一时。民间还选择了二十四个典型的孝子故事汇编成册,广为流传。这一组山西稷山县金墓出土的雕塑,表现的就是当时流传的二十四孝人物故事。其中,许多故事,如闵损单衣顺母等现在仍在山西晋剧和蒲剧等剧种中上演。

闵损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才知道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了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后,悔恨交加,从此对他如亲生儿子一般。


18观众朋友,宋元时期,一种新颖的戏曲形式--元杂剧在山西南部逐渐成熟,流传开来。在当地发现的许多戏曲文物说明了当时的戏曲表演活动非常兴盛。我们来看侯马晋光制药厂金墓中的发现。这座金代砖雕墓的墓室结构和装饰很有代表性。墓室体现出中国北方建筑南厅北堂,东西厢房的布局思想。墓中墓主人夫妇端坐正堂,旁边站有侍者,他们目光对着前方,注视着对面的这幅砖雕。在这幅砖雕下有护宅狮子两个,狮子中间雕有表演杂剧的戏俑五个。这个墓葬真实的再现了金代杂剧演出的真实场景。墓葬是人类比照现实生活,刻意经营的未来长眠之地,是定格的历史。戏曲表演在墓葬中的出现反映出戏曲在当时的繁荣程度。

我们再来看山西洪洞县广胜寺的这幅元代壁画。上面绘有演员与司乐共11人,前排五人是演员穿着戏装,后排五人是乐队穿着蒙古人的服装。在这张刻画入微的壁画场景上部有一条横幅,写着“尧都见爱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的字样,忠都秀应该是当时当地比较有名的一位戏曲表演者。这幅壁画为我们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元代正杂剧的现场演出情况,为我们了解元代戏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各位观众,《戏曲故乡》展厅的参观到此就结束了,请大家继续参观下一个展厅!


明清晋商

19观众朋友们,现在我们参观的是历史文化专题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明清晋商》。晋商俗指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他们崛起于明初,鼎盛于清代,是明清时期中国最大的商邦之一。

公元14世纪,明政府刚成立,为巩固边防在北方设置了军事九边重镇,通过这张沙盘,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九边重镇的位置。九边重镇设置以后,为了解决边镇屯兵的军饷,明政府开始推行了“开中”盐法,就是让向边镇输送粮草的商人获得贩运食盐的特权。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商人积极向边关纳粮。

山西商人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开中盐法的机遇,走西口,出塞外,输粮贩盐,渐渐崛起于商界。后来,山西商人在纳粮输盐的贸易之外,开始走上了多元化经营的道路,积累了雄厚的商业资本,开始称雄于商界。

随着市场做大,经营作广,山西商人将如何发展,请大家继续参观下一个展区。

20大家好!晋商的历史应当是非常悠久的,中国最早的山西商人在在《史记》里有记载,他是靠经营畜牧和河东的盐池致富的。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我们复原的大院的模型,最典型的是以乔家为主,乔家是以商起家,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是晋商乔氏家族的宅院,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大院四周为全封闭式砖墙,墙高约10米,是一座城堡式建筑,整个建筑群历经乾隆,同治,光绪和民国扩建增修而成,乔家大院尽显的清代北方民居的风韵,被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这个是常家大院的模型,常家大院从康熙年间始建经过不断增筑扩建,到光绪年间常氏住宅在车辋(wang)村整整占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常家大院占地200余亩,房屋1500多间,仅楼房就有40余座,常氏宅第当年的建筑规模相当于祁县乔家大院的5倍以上,最具特点是;院落于院落之间和院落后边,大多建有花园,果园,菜园,并与正院相通,曾经素有北京御花园平民版之称,最特别的是客房的“暖气”装置,它整个院落是再地面下边生火炉,保证了屋内冬季温暖如春,它的取暖方式也就是相当现代的地暖,这一建筑真可谓是独具匠心。


21观众朋友大家好!晋商从最初的商品经济,逐渐积累起雄厚的财富,走上了多元化经营的道路。在经营过程中,他们逐渐发现货币的运输是经营中一大难题。于是,公元19世纪,清道光初年,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晋商票号在山西平遥开办起来,这就是日升昌票号。它的创始人是平遥商人 “西裕成”颜料庄经理雷履泰。总庄设在平遥,在北京设有分庄。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到民国初年衰亡。日升昌票号位于今天平遥城内西大街,这里我们展示的就是日升昌票号的部分场景。票号,主要是办理商业汇兑和存放款业务,通俗的说就是早期的银行。票号的创办,是山西商人对于世界金融业的一大贡献。

经过山西商人的精心经营,晋商票号逐渐在国内形成了金融汇兑网络,并开始向国外发展。通过这张地图,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到当时晋商票号的发展规模。因此,在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麻雀飞过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

最后,我们以梁启超的一句评价结束我们的晋商之旅:

“我在海外十余年,对于外人批评我国商业能力,常无辞以对,唯有历史,有基础能继续发达的山西商人,我常常自夸于世界人之前”。晋商不仅是中国人昨天的自豪,更是我们今天的骄傲。









22各位观众:大家好!

现在您看到的是一组清代康熙年间烧造的豇豆红瓷器,它们是各种铜红釉器物中最精妙的一种。豇豆红的釉面幽清浅红,匀净细腻,釉面上又晕散着天然星星绿色苔点,这种釉料在高温窑中的变化,形成了一种天然变幻的情趣。它恰似豇豆的红色,又红中泛绿,似朝霞中的桃花,又宛若美人醉酒时的肤色,故别称为“美人醉”和“桃花片”。 

由于豇豆红烧成难度很大,只能由官窑少量生产,所以仅供皇室内廷使用,器物多是小件文房用具。

如这件豇豆红太白尊造型轻灵秀美,通体施豇豆红釉,釉层变化丰富,在浅浅的粉红

色中掺杂着密集的深红色斑点,深红色斑点又逐渐晕散为浅红色,匀净细腻,娇柔可爱。底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是康熙官窑中的精品。 

而这件豇豆红菊瓣瓶,造型轻巧秀美,釉色淡雅,给人以深远的意境,更是一件难得的珍品。

23大家好!春秋战国时期,众多的诸侯国都使用本国的货币,这给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货币,大大便利了全国各地的商品交换和经济往来。这里的一组货币就是秦始皇统一货币的实例图。秦始皇废除了那些带有原始形态的刀币、布币、蚁鼻钱等诸侯货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使中国货币进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因为钱币表面铸有“半两”二字,所以史称“秦半两”。另外秦朝以24铢为1两,半两钱重12铢,是名符其实的“半两钱”。(以现代重量单位计算,一般在8克左右)。

半两钱在形制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有人说:秦始皇把天命、皇权溶铸在半两钱上,外圆代表天命,中间的方孔代表地方,象征皇权。由于这种圆形方孔钱容易贯穿,携带方便,磨损率低,从而成为中国封建王朝铜币的主要形式。在中国通行了二千多年,在世界货币史上也堪称奇迹。

方孔圆钱,不仅在我国源远流长,还对邻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于唐代的日本(铸造和同开宝),北宋时的安南(铸造太平兴宝)和朝鲜(铸造乾元重宝)都铸造了这样的钱币。直到20世纪40年代,这种圆形方孔钱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24欢迎您参观“方圆世界”展厅,这个展厅向大家介绍了我国历代古币的发展和珍贵的古币文物,再现了中国古代货币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国古代货币历史悠久,它是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产生的。

夏商时货币已经产生,根据资料和考古发现,天然海贝由于自身的特点而具有了货币的职能,成了最早的货币,以下我们看到的就是1971年在山西保德县出土的商代的海贝和铜贝,我们看到这些外形规整、大小均匀的贝币是由天然海贝打磨穿孔而成的,而铜贝则是一种仿制贝,我们可以看到中间的齿槽为直型,是模仿自然物海贝而形成的一种早期货币,它的发现在货币史上有很重要的意义,使作为实物货贝的贝有了质的飞跃,至少可以认为是实物货贝与后来铜铸贝之间的一种过渡。好了,感谢您的参观,接下来请听下一位为您讲解!


25唐代建筑——南禅寺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观土木华章展厅。唐代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其建筑规模宏大,朴实雄浑,豪放壮丽。代表和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山西民风淳朴,信仰虔诚。许多地形闭塞的偏僻山乡,战火难及,因而不少其他地区已绝迹的唐代建筑得以幸存。目前,全国仅存的四座完整的唐代建筑都在山西境内,它们分别是五台的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芮城广仁王庙大殿、平顺天台庵大殿。虽然规模都不是很大,远不能代表唐代建筑的整体风貌,但其朴实大气,雄浑舒展,凝练规整的结构,正是那个时代伟大精神的完美体现,可谓弥足珍贵。下面我重点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这座最早的唐代建筑南禅寺大殿。

南禅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冶镇李家庄村,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禅寺大殿距今1200多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该殿面阔、进深各为三间,单檐歇山顶,其屋顶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平缓的,整个建筑比例均匀,造型雄浑古朴。


26鸱吻

   大家好,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件琉璃制品叫做鸱吻,琉璃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色泽以绿、黄、蓝为主,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琉璃产地,琉璃烧造技术源远流长。素有“琉璃之乡”的美誉。早在汉代时琉璃是用来制作随葬明器的,到了北魏时,由于琉璃既美观又防水耐用,才开始被用于建筑顶部构件的装饰。发展到元代,山西的建筑琉璃业开始兴盛,存世作品十分丰富,其造型较宋、金更加潇洒自如,山西琉璃匠师从元代起,走向全国各地。元大都时烧造琉璃的官窑和西窑,就是山西赵姓匠师主持经营,延续700年之久,元、明、清三代皇宫和陵庙的建筑琉璃,皆出自其世家。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件鸱吻是元代烧造的,它是芮城永乐宫建筑上的一件鸱吻,鸱吻是装饰在建筑正脊两端的构件,通常为龙的造型,它源于中国古代传说龙生九子中的老二螭首,据说螭首能吞万物,主要负责看护房屋建筑横脊,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吞脊兽(屋顶两边的大兽),这件元代鸱吻造型生动,色泽艳丽、体量巨大,是国内极为罕见琉璃构件。

27大家好!展柜当中成列的是晋国赵卿墓出土的玉器,1988年在太原市南郊金胜村附近发掘出一座春秋时期的墓葬,墓主是晋国正卿赵简子。墓葬内随葬器物非常丰富,其中出土玉器有290余件。《礼记》中有:“玉不琢不成器”的记载。一块美玉只有经过琢玉艺人的巧妙构思和鬼斧神工般的琢磨,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现在您所看到的是赵卿墓出土的一组剑饰。青铜剑始于商代,那时候剑身一般较短,形状就像柳树的叶子,制作也比较粗糙。春秋晚期以后,青铜剑的制作达到成熟,“越王勾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此时的青铜剑,剑身普遍被加长到五六十厘米。一把青铜剑主要由剑身和剑茎两部分组成,所谓剑“茎”就是剑的把手,在剑茎和剑身之间还有一块凸起来的隔板,叫做“格”。比较讲究的青铜剑上面都有一些装饰物,以此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这些装饰通常使用玉质材料。这种剑因其用玉料制成的附属物,缀饰于剑和鞘上,所以古人也称为“玉具剑”。 古代玉具剑上的饰物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剑首、剑格、剑璏和剑珌。剑柄端饰称“剑首”,剑身分界处称“剑格”。剑鞘中部用以穿剑带的钮称“剑璏”,剑鞘末端的端饰称“剑珌”,本来用铜制作,此时则用玉取代。

玉具剑是古人在防身佩带武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装饰意义的宝剑,剑上的玉饰最早发现于春秋晚期,开始只镶嵌有剑首和剑格,随后又在剑鞘上出现玉璏和玉珌。它不仅是帝王贵族标榜身份地位,显示尊严气度的配饰、礼器,而且还是礼尚往来、互相馈赠的一种高贵礼品。所以,剑上的玉饰琢制得相当华丽精致,不失为中国玉文化中的瑰宝。   



28观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看到的这件器物是山西博物院瓷苑衣葩展厅当中的一件珍贵文物,元代的青花缠枝牡丹纹罐。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元瓷的深入研究,元瓷的收藏热也持续升温。2006年7月11日,号称“天下第一拍”的伦敦“佳士得”拍卖行,一只31厘米高的元青花鱼纹罐以约合280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拍出,成为继2005年以2.67亿元人民币成交的“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后的又一件高价拍品,中国元青花珍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可见一斑。

  随着几件元青花的天价成交,国内民间对元青花的热情急剧升温,我院的这件元青花罐也随之倍受瞩目。它体高28厘米,罐肚周长32厘米,造型浑厚敦实,色泽浓艳深沉,器身绘饰精美的海水,缠枝石榴,缠枝牡丹和莲瓣纹,画面饱满而不拥挤,装饰繁而不乱,是难得的元代青花杰作。

  元青花以景德镇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然而历史上,景德镇瓷开始是以素瓷著称的。从晚唐五代至元初,都是如此没有太大的改变,虽宋时的影青瓷有一定的影响,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但尚难成大的气候。只有元代烧出了一种有青色纹饰的瓷器,这种青色令世人称奇,这就是青花瓷器。元代青花釉料有国产料和进口料的区别,进口的苏泥勃青料色泽浓艳饱满,大气华美,层次清晰,明净素雅,纹饰以花卉缠枝为主,突出人物故事,元代青花完成了中国画技巧与制瓷工艺的结合。就是今天,我们观赏这些被称作"元青花"的瓷器,无一不为之震撼。那些景德镇在元代烧制的青花瓷器尤其受到伊斯兰国家的珍爱,至今被奉为国宝。

苏泥勃青料的这些特征,在作为青花瓷绘画材料时,被中国景德镇的匠师发挥得淋漓尽致,景德镇也从此为世人所注目,成为举世公认的"瓷都"。苏泥勃青料已被开采完了,但它赋予中国瓷器的那一份美,却永远的留了下来,人们仿效、尊崇这种美,使它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最具世界意义的一种艺术颜料,它对景德镇、对中国瓷器的制造和影响是深远的,是不应该被人们遗忘的。

29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的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佛宫寺释迦塔。它位于山西省北部应县城内的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始建于宋辽时期,是我国最著名也是世界上最高大的木结构建筑。用于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以及佛家经典,同时又具有军事瞭望的作用。木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通高67,31米。从外面看是五层六檐,而内部实为九层,有楼梯可登临塔顶便于瞭望和赏景。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它的主体竟然是纯木构件,完全通过榫卯构结而成,塔身细部包含数十种花式的斗拱,这些都成为建筑设计师们学习的典范。而历代名人、帝王的题记、墨宝也同样在述说着它近千年的历史。木塔饱经战火、风雨、大地震而主体依然完好,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土木建筑的翘楚。它不仅是我们古人劳动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的民族骄傲。并且已经成为山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而我们山西博物院,其内部结构设计原型便来源于应县木塔的外形轮廓,佛宫寺释迦木塔与现代建筑艺术融合在一起,将山西千百万年来的文明展示于世界人面前。 

      

      

30一、站在这姿态各异,生动形象的复原场景前,大家是否感觉自己也置身在这制瓷的工厂中。使原本无华的泥土,在辛勤劳作的汗水与智慧的结晶下,使其成为那绚丽多彩瓷器的巧工能匠呢?

那么这个从朴实变为华丽的制瓷过程主要有九组,分别为:采石、淘泥、镟坯、画坯、吹釉、满窑、烧窑、彩器、烧炉。对不同场面,各种人物的神志动作,穿着服饰,生产工具的描绘,真实再现了御窑厂的生产情况。

二、一路观来,我们看到无数的精美瓷器,在这里我们看到是瓷器的制作流程,在手工作坊内,瓷工运用古代的制瓷设备,进行炼泥、拉坯、印坯、镟坯、修模、雕塑、上色、满釉、荡窑、烧炉、开窑等操作。从线条粗犷的青花粗瓷大碗,到比人还高的陈设瓷器,整个生产过程均采用传统手工工艺。这是我国晚清时期遗留下来的最完整的手工业制瓷体系。

   三、现在我们大家看到的是景德镇御窑厂瓷器生产的主要过程,共有九组构图。

第一组:采石。又称取土,即开采制瓷的原料。工匠们要对开采的瓷土用水碓粉碎,以提高坯土的细度和生产效率。

第二组:淘泥。制造瓷器需要瓷土非常精纯,工匠们把初采、粉碎之后的瓷土浸入水中簸动或加水搅动,以除去杂质。然后把淘洗压滤的泥料反复翻打,或切成小块反复堆打踏练。练泥可使泥料致密均匀,提高其致密性、可塑性,并改善其成型性能。

第三组:旋坯。又称“利坯”,拉坯制成的器坯,粗厚不平整,必须进行旋削。旋时将坯体扣合桩上,拨动轮盘使之转动,用刀旋削器坯,使之内外平整光滑、厚薄适当。

第四组:画坯。把预先设计好的纹饰与图案绘划于已成形的坯体上。根据需要,用刻划工具对坯体进行刻、划、剔、雕等装饰技法,器底的铭款也在此步骤中完成。

第五组:吹釉。用竹筒蒙上细纱,醮釉后用口吹,吹釉的遍数视器物大小而定,多至17—18遍,少则3—4遍。

第六组:满窑。又称“装窑”,是将坯件装入匣钵后,按不同的烧成要求安放在窑室内不同的位置,并按焙烧要求在匣钵间预留出适当的空间以通火路。

第七组:烧窑。将生坯或半成品装窑后在高温下处理,使其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制品因此获得固定的形状、坚硬的质地、适当的釉色以及在使用上所必需的性能。

第八组:彩器。把各种彩料研细调和好,在已烧好的半成品上进行五彩绘画,调彩者必须非常熟悉各种颜料的火候、呈色。彩料绘入器上有多种方法,有的配以香油,有的配胶水,有的用清水调拌,总之需便于涂抹绘画,形成不同效果。

第九组:烧炉。白瓷加彩后,再装进窑炉进行复烧。将彩料成品至炉内烧至熔融、烧固或半熔融状态。复烧可使色剂与溶剂融合更好,使颜料色调加深,光泽增强。

31 悬空寺又名玄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距县城约5公里,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它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15年(公元491年),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

悬空寺为什么会建在这千尺峭壁上呢?据说,以前这里是南去五台、北往大同的交通要道,悬空寺建在这里,可以方便来往的信徒进香。其次,浑河河水从寺前山脚下流过,常常暴雨成灾,河水泛滥,人们以为有金龙作崇,便想到建浮屠(塔)来镇压,于是就在这百丈悬崖上悬空修建了寺院。

当地有一句民谣:“悬空寺,半山高,三根马尾空中吊。” 是用来形容悬空寺寺的“奇、悬、巧”的。(1)所谓值得称“奇”的是,建寺设计与选址,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这里的山势好像一口挂起来的锅一样,中间凹了进去,而悬空寺恰好建在锅底,石崖顶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山下的洪水泛滥时,也免于被淹。四周的大山也减少了阳光的照射时间,据说在夏天的时候,每天只有3个小时的阳光照射悬空寺。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悬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2)“悬”是悬空寺的另一特色。悬空寺共有殿阁40间,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据说在悬空寺建成时,这些木桩其实是没有的,只是人们看见悬空寺似乎没有任何支撑,害怕走上去寺会掉下来,为了让人们放心,所以在寺底下安置了些木柱。而真正的重心撑在坚硬岩石里,人们把岩石凿成了形似直角梯形的样子,然后插入飞梁,使其与直角梯形锐角部分充分接近,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再加上悬空寺飞梁所用的木料是当地的特产铁杉木加工成为的,据说用桐油浸过,所以不怕白蚁咬,也有防腐的作用,所以悬空寺“悬”而不 “危”,乃是祖先的智慧的结晶。 (3)悬空寺的“巧”体现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审形度势,顺其自然,凌空而构,看上去,层叠错落,变化微妙,使形体的组合和空间对比达到了井然有序的艺术效果。

我们看到在岩壁上的“壮观”二个大字是公元735年诗仙李白在游览悬空寺后留下的墨宝。

32“一刀平五千”,也称“金错刀”,它分为环柄和刀身两部分。环柄为一方孔圆钱,上有“一刀”二字,字为阴刻并采用错金技术填平。王莽把黄金错在钱币上,是一种独特的创举。刀身上铸有阴文“平五千”三字,“平”意思是“值”,一刀平五千,就是说一枚一刀平五千值5000枚五铢小钱。值得注意的是,这枚刀币的造型独具韵味,丝毫未拘泥于春秋战国时代刀币形制,古拙稳重,并透露出秀美气息。币面铭文“一刀平五千”五字书写流畅,气势生动,毫不呆滞,承袭了战国时期币面铭文“一笔过”的特征,新莽钱币,钱文纤细,工艺讲究,古代的文人雅士也为金错刀留下了许多赞美之词。东汉杰出的文学家、科学家、思想家张衡,在《四愁诗》中就写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然而,王莽称帝后,非常迷信,一直担心汉朝刘姓势力东山再起。认为“劉”字含有“金刀”凶气逼人,因此在建国元年的第二次币制改革中,把含有“金、刀”字样的“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和五铢都废除了。


山西旅游词典及攻略
用于山西地接导游交流学习,着重于导游讲解词和热门景点的小知识,加点购物技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