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们勇立潮头,
以非凡的勇气和探索创新的精神,
书写了行业的壮丽诗篇。
出品丨云酒头条
2024-2025年,于酒类流通行业而言,恰似一场关键的跨越之旅,步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发展阶段。
时光回溯,商源集团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已悄然走过30载风雨征程,粤强集团更是历经36年岁月沉淀。
展望2025年,华致酒行、酒仙集团、义顺集团也将分别迎来各自的20周年、24周年以及意义非凡的100周年庆典。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行业发展进程中关键的“纽带”与“桥梁”,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也即将迎来其成立3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
回首过往,这些酒类行业的商业巨擘们作为主力军,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稳健的经营策略以及不懈的拼搏精神,为酒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酒类流通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
行业浪潮奔涌向前,已然迈入全新的发展周期。
面对即时零售等新兴商业模式,以及百亿补贴等线上竞争等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些底蕴深厚、经验丰富的行业先驱们,也站在了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十字路口。
2024年12月19日,酒仙集团创始人郝鸿峰以“希望”为主题发表2025迎新演讲,对百亿补贴、厂商关系、酒类直播等当前行业关注话题,表达了自己的直观判断,引发行业热议。而在此前的8月19日,郝鸿峰“拼爆”主题演讲便已取得了“火爆”的效果。
生于1977年的郝鸿峰,今年48岁,从24岁创业至今,已经有20年的行业从业经历。在几家流通大商的掌门人中,郝鸿峰是最年轻的那位,但并不是只有他活跃在行业。
▎吴向东
12月23日,华致酒行董事长吴向东《我心中的女企业家》主题演讲再度走红网络。云酒头条粗略统计,2024年吴向东仅公开场合的演讲就多达10余次,很多时候,这些演讲内容能够在网络上收获10万+的流量。但他却笑称自己不是演说家。
▎朱跃明
11月5日,商源集团30周年庆典上,董事长朱跃明以“共好的力量”为主题进行演讲,细数商源三十年发展的同时,提出商源集团正在向平台服务商转变,赢得行业内外的一致肯定。
▎王富强
再往前,9月6日,酒业G50大会,粤强酒业董事长王富强、义顺集团董事长张秉庆等与多位同行相聚一起,共话行业新周期,同样备受关注……
▎张秉庆
“当我们过了40岁以后,才发现时间过得真快。”郝鸿峰在2025迎新演讲中感慨时光飞逝。
而如果沿着时光的河流,追溯这些大商的创业足迹,我们会发现,他们在走向成功之路的过程中有许多共同点:不仅年纪相近(出生于上世纪60-70年代),经历也很相似,均在20多岁时便涉足酒业,引领行业之先,成为改革开放的“弄潮儿”。
在广东,1988年,27岁的王富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进入酒业,成为最早崛起的酒商之一。
在甘肃,1992年,24岁的机关干部张秉庆辞职“下海”,肩负起老字号“义顺商行”的转型升级重任,他也由此成为当地机关干部下海经商第一人。
在浙江,未能一圆绿色军营梦的农村小伙朱跃明进城卖酒,踩着三轮车走街串巷送货。直到1994年,26岁的他借着《公司法》的东风,成立了商源集团的前身——浙江商业食品饮料批发公司。
在湖南,1996年,27岁的吴向东一鸣惊人,拿下了五粮液旗下川酒王的代理权,仅一年就将川酒王销量做到湖南第一。2005年,吴向东成立了华致酒行,并于2019年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酒类流通领域A股上市公司。
在山西,2001年,23岁的郝鸿峰在屡次创业失败之后开启了卖酒生涯,创办百世恒基经贸公司,从而一路狂飙:2009年成立酒仙网、踏上酒类电商赛道;2010年进军北京,2017年发力线下新零售,2020年布局直播赛道,如今已经稳居国内酒类流通品牌第一名。
岁月流逝,当年的小王、小张们,创业平均年龄不足26岁,如今已均成为行业代表性人物。
到今年,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了56岁,其中年龄最大的王富强64岁。但是他们依旧活跃在酒业的舞台上,且勇往直前,不断创新,为行业的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尽管分处东西南北,但是,这些大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敢为人先。
正是带着这份勇气,他们在酒水流通领域屡有创举。
王富强在业内素以眼光独到、研判精准而闻名。其创业之初,我国社会尚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阶段,名酒效应尚未显现。王富强却认准了名酒代理,拿下了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等多家名酒品牌的代理权,从而在市场上站稳了跟脚。
在其后的发展中,粤强酒业经历了清香热、浓香热、酱香热的行业潮流,每次都能把握正确风向。
值得一提的是,粤强酒业是最早投资酒仙网的股东之一,2019年又投资了微牛电商,成功涉足电商、AI直播、新零售等新领域,打造“中国领先的酒水全渠道运营和服务平台”。粤强酒业由此被评为改革开放40年中国酒业功勋酒商,同时担任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单位。
名酒代理也是张秉庆、朱跃明、吴向东、郝鸿峰在创业之初的共同选择,只不过,在后来的发展方向上,他们各有不同。
张秉庆在创建“名酒联销网”的基础上,推行股份制改革,先后推出了两种合伙人模式:员工合伙人、营销合伙人,将员工、客户均转化为公司合伙人,为企业的发展打开了空间。
如今,义顺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以酒类营销为主体、以零售连锁和科研生产为两翼的集团化企业,拥有10余个子公司、40多个分公司、50多个零售连锁门店,员工400多名,被誉为“西北酒王”。
朱跃明为了解决产品定价权问题,毅然从名酒代理转为自主开发专项产品。商源集团与设计公司合作搭建设计平台,从产品设计、内容设计、包装设计到酒体结构设计,形成了一条完备的产业链,专项产品由此成为了商源集团最大的竞争力。
如今,商源集团正在从供应商向平台商转变,成为以供应链为核心,集产品设计、品牌运营、文化展示、产品体验、酒文化传播、个性化定制等于一体的产业平台。
吴向东打造的华致酒行以“精品、保真、服务、创新”的连锁模式独成一派,2012年率先开启向商务与大众消费转型,实现全渠道布局,稳坐酒类流通领域第一股。2023年,华致酒行突破了营收百亿大关。2024年,华致酒行稳步推进3.0门店计划,以“名酒+高档餐饮+文娱生态”新模式创新体验空间。
目前,华致酒行已经涵盖了连锁门店、电商平台、直供终端网点等多种渠道,在全国拥有2000+门店、30000+终端渠道。
郝鸿峰则打开了酒类电商的新世界。2022年,酒仙弃“网”,一个集零售与品牌运营于一体的综合性酒业集团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3年,酒仙集团营收破百亿。2024年,酒仙集团在直播带货领域风生水起,不仅培育出酒仙拉飞哥(抖音)、酒仙亮哥(淘宝)、酒仙大良(快手)等直播明星,郝鸿峰还亲自走进直播间,“董事长直播带货”成为行业关注的标签。
纵观这些大商成长史,行业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创新
大商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其能够打破陈规、主动求变,从而走出了新路。从王富强的名酒代理,到张秉庆的双重合伙制、朱跃明的专项产品、郝鸿峰的直播带货、吴向东的3.0门店计划以及“美食+美酒”融合,无不闪耀着创新的光芒。
张秉庆曾经表示,“义顺”能够从1925年发展至今,就在于不断与时俱进,融入创新基因。2025年,义顺集团将迎来百年诞辰,张秉庆希望义顺家人们能够运用好“仁义、团结、创新”三大法宝,将义顺集团打造成为共享型幸福企业,实现义顺商号永续经营。
当下,酒业进入发展新周期,新挑战层出不穷,与此同时,电商平台“百亿补贴”、即时零售的迅猛发展等也在催动行业改变。面对这种现状,唯有创新,才有未来。
● 信心
能够成为大商者,无不是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了数十载,无不是对行业满怀信心者。
“越是行情难的时候,越是专业卖酒人最好的时代。”
笃信这一点的郝鸿峰直言,未来五年会有2-3家10000店的全国连锁酒行,全国性的大型连锁即将全面发力,这是在行业调整期最大的商业机会。
王富强认为,酒业正在经历“寒冬”,且相比以往更冷、更久,酒业人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心理准备:白酒行业是一个值得长期经营的行业,身在这个行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相反,如果对白酒没有正确认知,不能坚持长期主义,最好不要进入这一行。
● 共好
行业发展至今,愈来愈多的从业者认识到,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唯有抱团取暖,方能前行。
大商们对此的认识明显更早、更为深刻,并很早就开始了平台化、合伙化的布局。比如,华致酒行20年来持续地向上游酒企、中间的合作者以及下游消费者进行全链条赋能。
还如,粤强酒业2020年就提出了粤强合伙机制,即“粤强平台,事业合伙,成就共享,同心共享”,形成了“供应链体系+合伙公司”为战略的企业裂变模式。王富强认为,行业已经进入到竞争合作的新阶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打造行业利益共同体是当务之急。
再如,商源集团2006年就创立了“久加久”新零售平台,践行“共好”理念。朱跃明表示,随着时代变化,消费场景也已经发生质的变化,酒类流通企业要想做大、取得长足发展,必须转型,谋求共好。
……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大商们勇立潮头,以非凡的勇气和探索创新的精神,书写了行业的壮丽诗篇。
2025年,既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成立30周年。目前,国内整个酒类流通市场已经形成近2万亿规模,从事酒类流通行业的注册企业达940万家,带动就业人数超千万。
对于2025年,我们对大商们更加满怀期待,期待他们为行业提供更具创造力和活力的发展思路。
20. 目前看,精酿仍是条好赛道
欢迎文末评论、点赞、分享!
文中配图来自云酒头条
【云酒头条】原创,欢迎联系授权转载
转载/合作/投稿/咨询,公众号回复关键词
欢迎提供线索,采用1000元起:
13296381611(手机同微信)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