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可下载
思维导图是什么
思维导图,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又有效,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使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可以激发联想和创意,从而将各种零散的知识用图片的方式串联起来,孩子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就相当于二次复习、图中的绘图和文字的结合、还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会感觉到枯燥。绘制思维导图还能让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孩子们通过图像的连接能够认识到事情发展的经过与结果,能够充分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为什么做思维导图
新课标明确指出思维导图在学科学习上的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思维导图的应用指引中,语文、英语、信息科技课程中明确了对于思维导图应用学习的要求:
1. 结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思考的方法,尝试运用列提纲、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表达故事中的道理。
2.“ 借助图表、思维导图等工具归纳、整理所学内容”为认知策略。
3. 借助思维导图等方式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支撑自己的观点。
可见思维的发展明确地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
利用思维导图学习数学,可以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查漏补缺,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本单元的知识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学会用发散的思维去学习数学,同时使学习变得轻松,思考问题更加系统化。
如何制作思维导图
数学思维导图就是把你学过的知识点进行科学有序的梳理,形式不唯一,可以画出你喜欢的图形:比如树的形状,也可以是你喜欢的动物的形状,还可以是你喜欢的图形。
方法/步骤:
首先:建立框架
先找到核心关键词,写在最中心位置。可以是章节或知识点作为中心词。打开数学书,选择一个单元的标题,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第一步不要翻书,根据回忆建立框架。
其次:开枝散叶
根据主干继续去画枝干,并且填充好细节。过程当中尽量不要翻书,要使劲地去唤醒大脑的记忆。
然后:补充修正
打开课本,把这单元知识点从头到尾再看一遍,并对刚才制作的思维导图进行修正。
最后:举例讲解
拿着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给家长或小组同学讲一讲这单元有什么知识点,尽可能的要详细,并且可以根据这个知识点举例常见的考点和典型的例题,或者要注意什么,保证充分的吃透了课本的知识。
思维导图形式多样:可以是气泡图、可以是剪头式、还可以是大括号式等,结合所教年级,汇编了三年级整册书的单元思维导图,形式不一,喜欢可在文末下载,也可点击下方链接进入,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期末复习|《周长》单元思维导图及易错题分析(附专项训练及综合训练)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二单元:万以内加减法(一)
第三单元:测量
第四单元:万以内加减法(二)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九单元:集合
第十单元:总复习
声明 | 图片来源网络,后期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存在图片等使用不当的情况,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