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州市一家公立医院倒闭了,看新闻应该二甲。这两年公立医院倒闭的也很多,宏观层面来说还是经济下行,而微观层面是医保收紧。
其实,随着老龄化加剧,病源应该不缺的。而且,卫健委在资源倾斜方面,一直以来都是扶持基层、小医院为主。
这两三年公立医院倒闭,还是运营的问题。运营也分两个层面,外部与内部。
(一)外部:1\大型三甲床位扩张:目前国内大型三甲,特别是全国排名前二十的医院,都在全国扩建床位。这是在十年前,国家卫健委是明确发文制止过的,但后来估计也是不了了之,可能掌控力在减弱。全国前二十的大型三甲,行政级别是很高的。有绝对的话语权。
2\城市化:现在很多地方的村小学都关了,没有学生。记得小时候,还有什么希望小学,如今也关了很多。主要是没有学生了。在城市能够谋生的,大多都举家去了大城市。现如今也放开了限购,能在大城市定居的,也多去定居了。
3\交通便捷:不管是城市内、还是乡村,现如今交通很便捷。如果,大型医院的能够看病,多还是选择大型医院。加上医保可以跨区报销,就接到大城市看病。
4\信息化:现在看病就医,全靠信息化处理。信息化是效率工具,信息化程度越高,医疗效率和质量就越高,现在都在追求电子病历结构化、AI化。过去大家担心的男女性别写错,未来不会出现了。但信息化这个东西是有边际效应的,你服务患者人数不够,平均成本就高得吓人,大多一套系统几百万,一家二甲医院如何负担得起。反过来,全国收入第一的郑大一院,就没有这个担心。
5\互联网医疗:这个实际影响也很大,很多大型三甲就这个部分日活可以抵小半个门诊了。边远地区,看北京三甲顶级医生,并不是难事。而顶级三甲愿意参与其中,也不并全为了这个收费,限额了30元。主要是为了从中发现有手术价值的,吸引区域外的病人。
(二)内部:
这个不愿多说,怕粉丝中有同行。医生这个群体,是在不断迭代的。还是有不少存在一些瑕疵。积少成多,逐渐就影响患者的就医取向。
给我们从业者的启示:
1、没法躺平,公立医院的能倒闭。哪还有什么医生越老越吃香。还是要不断精进,做好自己的增量。
2、医院会在控制成本方面下狠手。哪些是成本,哪些是价值。大家都不傻,所以,我们要成为核心价值,避免陷入形式主义。
3、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还是经济。最近提及三明医改很多次。医改包含两层,事权和财权,财权在医保,事权在卫健。医保是医院的直接甲方,这个没有办法。未来医保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而卫健这块有些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