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狗情未了|动物界情绪价值顶流|像狗一样活着|像狗一样死去|狗日子里的阳光|摄影师镜头里的狗是孤独的|狗是死亡
文摘
2024-10-23 22:31
北京
呸!不能提供“负面”情绪,要体现正向的情绪价值,馆长看一篇文章想了想,写下这篇文章,希望给我这狗日子来点阳光。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关注”狗呢?这位人类“忠实”的朋友。作为一个独特的物种,狗在人类历史上非常重要。看了这本《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中季羡林这一篇《一条老狗》还是感慨了一下。从馆长的角度看,狗是我们很容易见到的“死亡”其实世间万物都在给人类做参照,诞生,成长,死亡。这个生命过程或长或短,人想看还是能看到一个“完整”的过程的。狗和人又很亲近,现在人类社会里最亲近的动物了吧?猫虽然也多,但没那么“亲近”,已经有很多人把狗当孩子养了!才会有那么多的儿子,女儿的!真的比亲生的还亲,因为它们“可爱”而且几乎不会反驳,还很“听话”,又“忠诚”。骂人也这么说:骗人是小狗!狗东西!狗崽子!狗卵子!猪狗不如!不过狗的的确确帮我们抵挡了很多东西,也承载了很多角色,贡献挺大的,甚至大过很多人类,就一个情绪价值来看已经是动物界的“顶流”。记得方力均写过一篇文章还还书,名字就叫:像野狗一样活着。管虎导演的新片《狗阵》文艺的狗里狗气的,入围了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为狗子们可喜可贺。不过还是要赞叹一下导演对狗的“调度”。(要说还是要读书啊,还有馆长最近写的文章在回归“死亡”。毕竟不能总是抒发那种没有具体对象的感情,AI也不会回应,离去的人终将离去,无法挽回。在这样的时刻馆长总是用死亡安慰自己,毕竟都会死的嘛,到时候这一切都会变得不值一提,你临死前还能想一想的人就已经是最重要的人,会感慨,会遗憾,会念念不忘,直到自己也要面对死亡的时刻,才会再次想起,就这样一次次,一代代的人之间留下了这些文字,图像,音乐,影像……但对于一条狗这些毫无意义。)
也想起大话西游里对至尊宝的描述,“你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诶!”那个“人”也就是那个孙悟空,紫霞爱的和白骨精恨的,白骨精爱的和紫霞恨的是同一个人吗?但是这样一个“神通广大”的猴子在爱情面前“无能”得像一条狗!陈丹青在一次节目中也提到自己对死亡的认识:像狗一样死去,毫无意义,非常乏味!那么一个人像一条狗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呢?再怎么描述也没有用的,只有你看到了,看到过像狗一样的人,看到过像人一样的狗,才能理解那到底是怎样的人或者怎样的一条狗。馆长找来一些摄影师镜头下的狗子,咱们看看,谁更孤独,谁更可怜,谁更幸福,谁更惆怅!
死亡博物馆
每个人都有一座死亡博物馆,只是恰巧我的现在开放。